分享

要么你跟教育体制走,要么你滚! 懂?丨深度

 昵称29886550 2016-02-04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的结局是中国老师所教的班级三科成绩都更好,也是让很多人不开心。网友们纷纷在新闻下面捉对厮杀。有人说:“后来我才明白,所谓兴趣的培养并不能靠天生的,而是真真在年幼时的严格培训而成的,多少知识分子都这么过来,最后都很感谢父母的少时的严格培养。就像《霸王别姬》里的小豆子泪流满面的说,‘他们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啊!’”


就有人跳出来反驳Ta:“请你注意,成角是挨了不少打,不过他是在不断的实践当中,不是应试教育那样,让你不断实践,最后成了考试机器,中国教育就是为了课本上那些老掉牙的落后科学知识,对于学术兴趣的探讨为0,所以说现在考大学选专业,许多人不知道选啥,没有自己的兴趣,早被应试教育扼杀了,懂?”然后就又有人反驳Ta的反驳:“那你意思是现在这些在社会上的中流砥柱都是考试机器?他们不是考试出来的?还有不要把实践和理论分开,少了一个都不行,实践的前提是理论。中国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实践不足,但是在大学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过硬的基础从事他们想要各类实践,可以补足的。不要搞得中国教育到高中就打止了一样。”


这条反驳—再反驳的逻辑链条可以延续很长,围绕究竟哪种教育方法更好网友们也是操碎了心,可是他们的脑洞完全是在自行生长,和BBC的纪录片已经没什么关系了。BBC的这部纪录片只告诉我们一件事,你追求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能达到目标。


中国的教育体系就是一切都量化的体系,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数据够漂亮,连体育课都要量化测试。既然目标这么单一而明确,那么没有理由老师不动员着学生们一起朝这个目标努力,就算换成外国老师,只要是这套体制,这种目标,他们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来,这已经和如何理解教育没有关系了。中国教育不讲教育的哲学,那都是扯淡,考到一百分老师夸你,次次考一百,老师管你叫义父,在次次考一百的同时还不给老师添麻烦,不给这套机制的动员能力增添一丝一毫的负担,爸,麻烦收一下今天的作业。


这套体制和英国那套放任的体制相比,谁优谁劣?比不出来,体制都有缺陷,任何系统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这就是外部性。但体制本身可以修正、补充、完善,在发现有意想不到的低效率现象时,要及时改善。那么问题就变成了,谁来监督?谁来发现?谁来反馈?谁来修正?


如果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那就会发现,那些在网上反驳—再反驳的网民,接受教育的孩子的家长,每一个普通人,面对这套体制时,系统并没有开放那么多选项给他们,他们要么按照系统提出的要求进行动员,要求孩子们按照既定的轨道前进,要么滚蛋。他们约束不了体制,不能给体制提要求,提意见,那是庞然大物。每个普通人面对它,都是不得其门而入的K,只听说有它,却走不进它。


那中国教育制度最大的弱点不是一目了然吗?它最大的问题就是你拿它没辙。它不讲道理,不叫人性,不讲关怀,它只讲量化和动员。它的量化标准哪来的?层层加码从上面来的,跟你有关系吗?跟我有关系吗?体制面无表情地看着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淡淡的说,要么照我的规矩玩,要么滚。


于是真的有人滚了,他们去国外念书了。其余不得不接受国内教育体制动员的孩子们翘首以盼,国内月亮真的比较圆吗?他们等啊等,发现这个问题不仅他们在问,外国人朝着中国的月亮看过来时,也在问,问的结果是他们发现要提高孩子们的成绩的话,重复训练,集体动员,课余补习这一套更有效。


那当然更有效,如果你被动员花一天十几个小时来学习,还没提高的话那就奇怪了,从这里就能看出英国孩子的淳朴,老师逼着他们学习,他们就真的学了,没有跟老师对着干,而更多的中国孩子是彻底放弃了,你就是把他关在房子里120个小时,他一样不会学,他们是彻底被体制放弃了,也彻底放弃了体制,这样的孩子过去就坐在我的教室的后面,站在教室门口,或者趴在水泥讲台上,他们透露的信息无比明确。我们的教育体制的核心根本不是教育,不是你学了他妈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技能,而是你学习的那些他妈的破烂可以他妈的在量化体系中拿他妈的高分,你要么被动员要么就他妈滚。


在受教育者有权决定自己要追求什么目标,并可以选择自己究竟要如何被量化之前,一切教育体制都比中国教育体制好。


以上。


张彰:“十五言”撰稿人。文章来自于“十五言”。



文丨张彰

整理 | Kosan

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菜园青年往事
普通人的故事,用文艺·脑洞战胜无趣

微信号:Ostories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