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英国人又来聊中国教育。(一)

 chnydy 2016-03-17

去年8月,英国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一定让你记忆犹新,《中国老师来了》是后来中文翻译给出的名字,而这部纪录片的原始英文名字叫做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意思则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讲述5位中国中学老师在英国中学教授50名学生一个月的教学实验。

继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英国人又来聊中国教育。(一)

那么,今天我CA就从这部《中国老师来了》为起点,谈一谈中英教育以及英国公立与私立教育。纪录片播出以后,我CA看到了两种理念的碰撞,中国教育强调纪律,鼓励竞争,英国式教育崇尚个性,因材施教。这让很多看过的人大呼过瘾,基本可以看作是英国版的《变形记》。

那么,英国的教育真的就如你看到的那样自由散漫吗?

曾于1997年-2008年期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r如此评论: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一样严格,大部分私立中学也是寄宿学校,而英国私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结果就是: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

继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英国人又来聊中国教育。(一)

那么,英国本地人都在说什么呢?

继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英国人又来聊中国教育。(一)

“Jonathan Speller说:不幸的是,这个节目从开始设置就是一个失败的实验。怎么说呢,中国的教育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英国实施。中西方的学生学习的态度你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转变吗?谁又想东方的教育系统失败呢?现在的英国政府主持金融救济制度,这种制度让孩子缺少追求成功的渴望。在许多国家,你真的不会得到任何经济补偿,而是需要自己去努力赚钱生活。

更个人一些的观点就是,我对那些不尊重来访老师的行为感到非常的恐惧。学生们完全没有关心理解老师,反倒认为粗鲁是理所应当!如果将来我的孩子像他们一样,我会感到非常尴尬。

提问,勇于犯错并纠正,这是我认为的优秀的学习方法。但是,在课堂上,不断打扰老师授课,不受控制的行为以为质疑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的权威,是这个实验的失败之处”

继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英国人又来聊中国教育。(一)

“Phil Jones说:我们的英国学校都太宽容。节目中的一些学生非常地爱搞破坏,但是很清楚地看到其他学生还是非常地专心。并不是只有中国学生非常专注,遵守纪律,其他的国家其实也是一样。你将永远不会看到当老师教课时,其他学生在交头接耳。我出生在英国,但是我不赞同我们的行为不受约束。其中有个学生竟然在上课的时候刷睫毛膏,我的孩子永远都不会这么做,我也希望我的孙子也不会!”

其实,从以上的评论中不难看出,英国本地人其实对纪录片中学生不守纪律,不受控制也是充满愤怒,并且认为这并不是他们所有的教育状态。正如开篇我CA说的,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所以可以想像,纪录片中只是片面的反应了英国部分公立中学学生学习的状态。所以说,英国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奉行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

继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英国人又来聊中国教育。(一)

想了解更多

加真人陪聊小秘书微信【wenlanguoji】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

继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英国人又来聊中国教育。(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