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老百姓、患者最好也要学点脉诊基础知识?

 yzqhx 2016-02-04

-> 为什么老百姓、患者最好也要学点脉诊基础知识?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您可以做如下考虑:


自贫号开号以来,经常有些网友来问诊,“望闻问切”里,除了切脉,其他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通过拍照片,看舌苔,讲述交流症状,至于脉诊,就很难搞定了,而且绝大部分网友都不具备切脉的基础能力,最简单连脉象反应的是浮是沉都难以知晓,容易误诊或者增加诊判难度,以贫号的经验,脉诊不敢说占到诊病的半壁江山,至少和脉象不符的诊疗方案贫号是基本不用的。


其次,很多时候脉象往往走在身体疾病反应的前面,打个比方,发烧脉浮,如果服药后虽然症状还在还发烧,温度没下来,但是把脉发现脉象已经不那么浮,开始走平和路线了,那基本也就可以等着温度下来痊愈了。


最后,技多不压身,普通老百姓都懂一点脉诊,其实是对健康最大的珍爱,每天起床把把脉,看看身体有什么异常,提前做个准备,真有毛病了也是辅助检查的重要手段,不学才真是亏呢!可以想象一下,哪天碰到个不会把脉的中医,淡淡的来一句,“我左关肝脉略弦,请医生看看”,会是什么情景?


这次,贫号只就脉诊的初步阶段做了个大概说明,贫号才疏学浅,一定有讲的不妥的地方,望各位朋友关注贫号公众号“仰望岐黄”指导交流,脉诊后面还有很深的学问,诊出了一些常见的病脉,比如: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分别代表了什么情况,在疾病的判断中有什么意义?贫号今后会在公众号里继续讲解,敬请关注,这里也做下预告,以后对不同脉象,贫号文章出来之后,各位网友可以直接回复贫号不同脉象,就能看到不同脉象对应的说明介绍了。


也希望各位网友看了此文,不要光看,开始起来,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脉诊里,一点不假,贫号就算把脉诊经验全写出来,你只是读一读,相信也没啥用,一定要自己揣摩、感受、理悟,谨记!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学习一下,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仰望岐黄

YangWangQiHuang

每天自学中医,了解更多中医实用知识,为自己、他人排忧解难、益寿延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