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养生】有了这些,宝宝春季健康快乐成长!

 长沙7喜 2016-02-04

今天立春啦!我们可以和冬天说拜拜了,在屋里憋了一冬的孩子终于可以在温暖的阳光下撒欢儿了。可春季也是各种病毒、细菌活跃的时期,尤其是流感、水痘、流脑、过敏性疾病等最易在此季节发生。此季节预防疾病总的原则是:多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多喝水及吃蔬菜水果,适当锻炼身体。



流感:6个月至3岁婴幼儿最易“中招”

  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是流感的高危人群。5-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流感的高发年龄组。流感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部分流感患儿还可表现出急性喉炎、气管、支气管炎等症状,小儿流感还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中耳炎、鼻窦炎、腮腺炎、肺炎、脑炎、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

  对策: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洒房间,并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可适当吃些酸甜的食物,另外还可选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孩子的被褥、衣物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毒;注意让孩子多做户外活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教育孩子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水痘:易跟春天一起“发芽”

  春天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飞沫经空气传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物、玩具、用具等传染,具有高度传染性,十岁以下的小孩最容易传染,占发病总数的90%以上。水痘起病可能只是流鼻涕、打喷嚏,许多人以为是得了感冒,两天后通常肢体会隆起了一些红色小疹,之后会变成高粱米粒大小的水滴状痘疹,里面充满液体,很痒。

  对策:流行期间,可用金银花20克、板蓝根20克、生甘草5克,煎水代茶饮用,有较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孩子患水痘后无需特殊治疗,一般1-3天内痘疹从中心开始干枯、凹陷、结痂,如果不被抓破,1-3周后痂皮自然脱落。家长对患病孩子要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可用炉甘石洗剂擦涂,破溃的地方可涂复方龙胆紫药水预防感染。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皮肤要保持干燥,衣被、床单质地要柔软,避免疱疹被弄破引发感染。

  此外,麻疹也易在春季流行,但多数儿童已接种麻风腮疫苗。


过敏:飞絮花粉是“元凶”

  春季空气干燥,加上风多、风大,花粉、飞絮的扩散量也大,过敏体质的孩子很容易在此期间诱发过敏性哮喘、皮炎、结膜炎及鼻炎等。

  对策:过敏体质的孩子要远离过敏原。对食物过敏的,要避免再次摄入过敏食物。有吸入性过敏原过敏的,如花粉过敏,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在草地上玩耍;回家后应马上洗手、洗脸,更换衣服;室内避免种植花草;不要玩毛绒玩具。有哮喘的,要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不要吃生冷和辛辣的食物。


流脑:发热、腹泻别小看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通过飞沫、咳嗽、呼吸等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6个月以上特别是2~4岁的幼儿最易发病。儿童出现发热、颅内压增高等要小心。别小看发热、头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这些上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接踵而来的可能是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如患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表现出淡漠、迟钝、烦躁、嗜睡等意识障碍,严重的患儿还可能出现昏迷、颅内压增高等,这些都是流脑的典型症状。

  对策:若孩子的玩伴、同学有近似流脑情况,爸妈可预防性地给孩子服用一些青霉素类药物或复方新诺明;春季尽量少带宝宝到人群密集、通风效果差的场所去;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洁和流通,可采取每次只开一间屋子通风的方式,10分钟就可以让室内空气流通;合理饮食,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出门戴厚的、鼻梁上带夹子的口罩,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春天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活跃,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给机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饮食则应遵循养肝明目、减酸增甘、通利肠胃的原则。可以多吃点豆子类的食物,或者韭菜、香椿、海带、瘦猪肉、山药等食物。由于春季气候开始转暖,风干物燥,应多吃些多汁蔬果,如西红柿、萝卜等,也能为人体补充水分。
1
菠菜
解毒、防春燥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2
萝卜
消积滞、防感冒


冬春交替时节,吃萝卜再合适不过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特别是到了傍晚,气温明显降低,体质虚弱之人,此时容易感受寒邪而引发感冒。再加上过节期间肠胃负担重,多少有些积滞,也是容易诱发感冒发热的原因。萝卜中含有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消除体内的废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巧用萝卜煲水当茶喝,也可防治感冒,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萝卜性寒,脾胃虚寒或阴盛偏寒体质者不宜多食。

3
韭菜
健胃、提神、强肾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胃不好的人应少吃。

4
红枣
美容养颜、补血养脾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5
春芽
消脂通便、抗氧化


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6
蜂蜜
补中益气、润肠通便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立春是冬春之交的季节,气候乍暖还寒,大风常至,风气通于肝,外风引动内风,促使肝气亢盛,所以血压经常呈现大波动,应避免过分紧张、焦虑。掌上青岛提醒各位小伙伴要注意避风寒,大风天不宜外出,还要调养精神,少生气,不要过度疲劳。入春后,要由室内逐渐走出户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适应冬春之际多变的气候。

多吃萝卜少吃辣,护肝养阳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注意保护阳气。因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在春季养生上主要是护肝。中医认为肝主情致,因此护肝要从心情着手,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情绪不宜过于激动、兴奋,要保持愉悦、平和,这有利于疏肝理气。

运动:剧烈运动耗阳气


随着气温回升,立春后人们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春捂:防风寒衣物要挡风



春天是由冬寒向夏热过渡的季节,冷暖气团交替活动频繁。立春后昼夜温差较大、早晨气温较低,由于人体对春季风向多变的气候特点适应性较差,加上随着大地回春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逐渐开放,但天气乍暖还寒,而且春天风大易伤阳气,人也很容易受风寒。因此立春后是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易发期,发病人数较多,心脑血管疾病也处于多发期。立春过后要注意保暖防病,一定要春捂秋冻,春天里的衣物一定要保暖、挡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