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稿是如何变成纪念币的?(含精美币图)

 红豆居士 2016-02-05

雪,一种自然现象,在诗人笔下是浪漫;在画家笔下是意境;在雕刻师笔下则是感悟与创造;在摄影师镜头之下是敬畏与赞叹!有人说纪念币的价值在于炒作,但在小金看来,纪念币的价值在于不断地挖掘,无论题材、设计、工艺,在方寸之间,亦在方寸之外。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浮雕手记,看看一副平面的图景在雕刻师手中是如何变成层次分明的石膏模,其间亦是一次艺术的升腾和享受。


浮雕手札——以景抒情
曹雪芹诞辰300周年1盎司银币



(曹雪芹诞辰300周年1盎司银币背面图案   拍摄/丁杰)


在制作曹雪芹诞辰300周年银币浮雕之前,我仔细揣摩了图稿并阅读了《红楼梦》。对于画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进行了分析。单纯看这只是一幅略显平常的景致,但其中却隐喻了曹雪芹的人生,从中折射出一些情绪与思想。

(曹雪芹诞辰300周年1盎司银币石膏模)


在浮雕创作过程中,首先我要表现雪中景色,作为画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想可能隐喻了曹雪芹名字中的“雪”字吧,同时更渲染了整体气氛,隐隐地折射出主人公这一家道中落贵族的晚年命运。只见那些落于树枝地面上的积雪,“菱花空对雪澌澌”。寒冷落寞,它们覆盖于物体之上,堆叠在一起,虚虚实实地透射出底部物体的轮廓。正所谓“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在制作中覆盖白雪的形体,不能处理得太实,尤其是地面从实到虚,最后融为平面,渐变显得比较微妙。由于画面来自一幅照片,因此在艺术处理的过程中,我运用了一些化繁为简的手法,省去了一些没有必要的繁杂细节,最终使对象显得更整体,效果更空灵一些。


(银币局部特写  图/丁杰)


画面中第二个吸引人的元素就是树木,其在画面中占到很大的比重,那棵历经沧桑弯曲生长的老槐树,在我看来,就如同曹雪芹本人一般,体验着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看到了封建贵族家庭由兴到衰的过程,内心的痛苦与现实的幻灭感伤,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如同盘绕、苍凉的老树与后方那些密密麻麻的枝干一样,在这寒冷的冬季,不会呈现出一丝的温暖。尖锐的树枝,仿佛能刺进每个人的内心。在树枝的处理中,我有意将其表现得更尖锐、更苍凉,更多地运用直线条来塑造这些形体。对于前方老树,我着重细细刻画树皮上的纹路,就像历史留下的痕迹,深深地刻印在了身躯之上。整个画面在树木的包围下,更显萧条与挣扎,这就是画面带给我的感觉,而我要做的就是,将它更强烈地表现出来。


(银币局部特写   图/丁杰)


处于画面右边的《红楼梦》线装书,作为整个画面的又一个重要元素出现。看似游离于景致之外,却与之紧密不可分。曹雪芹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创造了不朽巨著,其实整个故事就是他人生的缩影与写照。“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的感叹、无奈、苦涩与炎凉,都深深地浓缩其中,看似淡淡而过,却给人难以磨灭的震撼。在书籍的处理中,我严谨地还原线装书的质感。表面的材质与纸的质地,我参考了大量的图片,力求以完全写实逼真的手法,来塑造对象。从而与画中景致相辉映,共同诉说这久远的往事。


(银币局部特写  图/丁杰)


浮雕制作过程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过是镜花水月梦一场,最终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我对于《红楼梦》的大致理解与概括,现在通过浮雕的再创作,将原本图稿画面中的情绪进一步强化渲染,使得原本单纯的景物变得更为耐人寻味,抒发情感,从而赋予它更多的象征意义。(作者单位: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延伸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