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女性歧视更可怕的,是看不到这种歧视的存在

 汉青的马甲 2016-02-05

我们从去年一些很卖座的电影的感情线讲起。有几部票房高到吓人的影片,其感情性的设定让我反感。我不是要质疑其情感设定有雷同,情感线雷同或许只能说明他们选取的社会关注点相似,这倒也无可非议。我要讲的,是他们在感情线中埋藏着明显的女性歧视设定,而大家却选择忽视。这让我心绪难平。毕竟,比歧视更可怕的,是意识不到歧视的存在。

《夏洛特烦恼》是部成功的片子,笑点足,设置又巧妙。可是我对其设定的感情线不敢苟同。沈腾原本是个事业上无甚成就,又嫌弃老婆的男人。吃穿用都由老婆一手包办,他只负责抱怨老婆,怀念初恋和怀才不遇。回到过去转了一圈后,他良心发现,知道老婆为自己付出很多。于是回到现实中后,他变成了一个天天只知道粘着老婆,依旧不做家务,没有事业的男人。《港囧》是和《夏洛特烦恼》一个套路的。影片也是拿男人的初恋情结说事儿,最后让男人良心发现,再回到老婆身边过日子。

换句话说,女性的命运,掌握在男人是否能够“良心发现”。可怕的是,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样的设定没有什么问题。我不禁在想,如果把性别颠倒,将一部影片的感情线设计成:女人对自己身边很宠爱自己、管着自己吃穿用的男人感到厌倦,进而怀念小时候爱过的男生,于是回到校园找初恋,最后良心发现,觉得丈夫为自己付出很多,于是回到丈夫身边。

这样的设定会引起怎样的社会舆论呢?为什么没有人拍这样的影片呢?原因可能很简单,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女性若有一个对自己很宠爱、又包了自己所有吃穿用的男人,一般是不会选择出轨的。社会上没有这个问题,影片就不会有所反应。

我们不妨简单讨论下这个问题的成因。为何男人总是不满现任想要偷腥,而女人只能巴望着他的男人“良心发现”再回到她身边呢?《第二性》作者波夫娃说:女性不是生而为女人,而是被社会塑造成女人。同样,男人不是生而为男人,而是被社会塑造成男人。

通俗点来讲:在我们的社会中,男人从小就听到周围的各种人说”是男人就都会偷腥“,慢慢地,他就觉得男人偷腥当真是天性、是天经地义,后来就真的要偷腥了。而女人从小也听别人说”没有哪个男人不偷腥“,于是当自己的男人偷腥了,自己也还是会原谅他,觉得他只是犯了一个男人都会犯的错误,然后等他良心发现,等他回心转意。事实上,男人偷腥不是性别特质造成的,至少不只是性别特质造成的,更重要的,这其实是几千年来男权社会的文化禁锢造成的一个必然结果。

文化禁锢是如此,社会舆论便是如此,而深受舆论影响的人们便沉溺其中,挣扎不得,不可自拔。女人如是,男人亦如是。可怕的是,大家却不自知。再重复一次,比歧视更可怕的,是人们都意识不到歧视的存在。不但意识不到,反而觉得这是天经地义。

还有那部火到爆的《老炮儿》。父子俩聊天,冯小刚说儿子是他最亲近的人。于是儿子李易峰问:“那霞姨怎么说?”冯小刚轻蔑地瞥了下眼,语气不屑地说:“女人?”而他看不起的女人,事业比他成功,脑子比他灵活,能借他钱花,还带他看病。他只是固执地守着自己那套规矩,固守着自己优越的男性身份,最终当然会被时代抛下。

最后一个镜头,冯小刚扛着刀向前冲过去。我们都知道他肯定会半路倒了。很自然的,他倒了,迎来了影片的高潮。可我实在不知道这有什么好感动的。让我流泪的是跑在后面的许晴。她跟着一帮子男人往前冲,跑向那个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她跑得那么卖命,好像自己还是当初那个小姑娘,跑向那个她心中永远光芒万丈的英雄……这是男人最希望女人出现的状态。他们希望女人永远把自己当英雄,让女人永远崇拜自己。

可我想对男人说的是,你们也要有让女人崇拜的资本啊……英雄,不是想当就能当啊……有的男人,智商能力都明显不如他的女人,却依然要求女人对他表现出崇拜和仰慕。每遇此种人,总觉甚是恶心又可怜。

还有那部我没看的《恶棍天使》,据说是丑化了一个女博士形象。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社会如此仇恨女博士,总喜欢把女博士丑化成除了学历高、其他一无是处的女人。我想说的是,我现在国内一所知名度很高的学校读研,我的博士学姐们,很多都不仅学术科研能力强,而且长相漂亮、气质亲切、性格可人。社会舆论中常出现的那种可怕的女博士,不好意思,我没见过。

我们去年如此卖座的影片,就是这般有意或是无意地物化甚至是丑化着女性形象。而影片上线后,社会舆论关注的是如何斗小三,如何笼络男人心,关注的是六爷当年打架打得多么好,影片背后如此明显的女性歧视,却提及甚少。

可是,如果我们都看不到影片中的女性歧视,那就太可怕了。比歧视更可怕的,是看不到歧视的存在。

到了去年年底,终于出现一部我觉得女性角色受到尊重的影片——《师父》。宋佳在里面很美。她站在民国的风情里,穿着旗袍,扬着头说:“天津的姑娘不外嫁。”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也不想让男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她说: “女人过的,是自己的命。”

女人过的,是自己的命。好与不好,都不该寄托到一个男人身上。而只有当人们都承认女性和男性拥有同等的权利、应受到同等的尊重时,女人才能真正地好好过自己的命。

歧视的消除,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美国黑人反抗歧视反抗了近百年,奥巴马终于当上了美国总统。女性主义从波夫娃、香奈儿那一代发展到今天,其前路依然慢慢。但是至少,我们不应再对这一歧视毫无感觉。消除歧视的第一步,是看到歧视的存在。反抗歧视的第一步,或许可以从对荧幕上的女性歧视元素说“不”开始。

鹿十七:简书原创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