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海念谈写作习惯养成对升学找工作的帮助【2】

 tigerelax 2016-02-06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9:05 师海念语音2 来自东岸之声


我现在21岁了,爸爸妈妈常会担心我的感情生活。那我就把感情生活作为一个例子吧,如果一个男孩子把追求某一个女生作为目的而去改变自己的某种特质或生活习性,那其实是一种失败,也不一定会引得那个女孩子的倾心。反之,如果首先让自己强大、优秀、独特,才有可能吸引一个女孩子,才会更容易去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相互合适和喜欢的人。所以,做好自己最重要,至于常春藤大学是否录取,那只是证明自己的其中一种方式而已。


记得高中时候,我曾经改写过仓央嘉错的诗《见与不见》:


你拒,或者不拒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录,或者不录我,努力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要,或者不要我,梦想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英文和中文写作


那也有一些同学和家长问我,中文写作对英文写作是否有帮助?我是怎样培养自己的英文写作、怎样从中文写作过渡到英文写作?


中文写作对英文写作有极大的帮助,它们的共同点:新颖的观点,独特的观察,严密的论证,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都需要从小培养。也有不同点:表达方式,严谨性,语言的不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语言的掌握。


还记得在加拿大的第一堂英文课,老师要求我们在课堂山即兴写一篇文章。一节课下来,身边的同学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纸,我却憋了半天只憋出了两个字:那就是自己的英文名字和姓。回家我就跟妈妈大哭了一场。


到后来,我的英文课拿到全班最高分之一,文章常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


其实,这个过程也没用什么特别的技巧,就是要下笨功夫。中间有两点特别重要:一个是阅读一个就是练习。


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之后我会详细谈这个),我给大家一些书单。


推荐书单:


中学生 - 英文:

 

https://www./shelf/show/high-school-reading-list

 

中学生 - 中文;

 

http://www./zhuanti/2015/83768.html


关于练习就是逼自己写。不管写不写得出来,或者写得好不好,然后一定要让有经验的人过目、提出建议。可以去找英文老师或者找个家教。时不时给我的英文老师发些文章,让她帮忙修改,也可以加深两人的关系和了解。后来其中一封大学推荐信就是这位英文老师写的。


写作和申报大学


写申报文章的过程给我留下什么感想?我总结了三点:记录、表达和总结。

 

我想,写申报文章的那段日子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艺术家。

 

电脑屏幕仿佛一张油画布,键盘如同调色板,我的手指就像一支画笔。然而,怎样用画笔,将颜色调好,让油画布上的内容结构明确、栩栩如生,不仅需要艺术家的灵感,还要有思想家的深度、作家的细腻,乃至政治家的大局观。

 

一、美国大学的申报文章分类

 

在申报准备的那段日子,我写了很多的文章。我将这些文章分为四大类:

 

(1)通用表格所需要的短文章(约100~150字),我将它简称为“短文”,讲述我的一个活动或工作经历;

 

(2)通用表格所需要的长文章(约250~500字),我简称“长文”。长文我准备了两篇,不同的文章用于不同的学校。因为有时申报的学校专业不同,还有的时候我可以将另一片长文用于附加文。

 

(3)各学校附加报表所要求的附加文章,我们简称“附加文”。这类文章题目五花八门。当时我们遇见的附加文一般问去年暑假做了什么事、成长的环境、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专业或者自由发挥等。

 

(4)各学校附加表也有可能会要求的“Why”文章,即“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

 

二、给自己预留独自思考的时间   

 

写文章的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思考”的重要性。我爱做白日梦、爱成天胡思乱想、总是会发现自己不够时间去想东想西。所以,我决定每天给自己预留一些时间来整理思绪。比如,早上早点起来洗个澡,或者走路上学等。我利用这些时间,制定一天的计划,整理文章的思路和灵感。

 

三、将思绪记录下来、手不离笔

 

在写文章的时候,我常常有这种经历:想写的东西太多,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笔。可是,很多灵感却因此瞬间即逝。

 

因为担心这些点子一下子就跑掉,我必须把它们马上记录下来:在手机上、笔记本里、甚至手上。只有将这些想法记在一张上,有文字的记录,想法才不会丢失,才能将“片刻”化成“永恒”,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未完,请继续收听)


注明:由于没有讲座稿,文字是听录音整理出来的,与讲座不能完全吻合,敬请谅解。录音来自天目教育荔枝电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