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缘何说历朝开国皇帝中难寻文人踪影?

 老刘tdrhg 2016-02-06

缘何说历朝开国皇帝中难寻文人踪影?

  

中国历经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朝代,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政权最高领导者开始称作皇帝,史学家也将秦朝的建立作为封建社会的开始。古代政权的改朝换代主要武力夺取和禅让交接两种方式,前者往往充斥着血腥风雨,而后者通常平稳过渡。 
通过禅让交接的有:
西汉→新朝公元8年,西汉的孺子婴禅让给新朝的王莽

    东汉→曹魏→西晋:公元220年,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公元265年,曹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公元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南朝宋武帝刘裕;公元479年,南朝宋顺帝刘准禅让给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公元502年,南朝齐和帝萧宝融禅让给南朝梁武帝萧衍;公元557年,南朝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南朝陈武帝陈霸先。

    东魏→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让给北齐文宣帝高洋。

    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后梁:公元557年,西魏恭帝元廓禅让给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朝文帝杨坚;公元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给唐高祖李渊;公元705年,周圣神皇帝武曌(即武则天)禅让给唐中宗李显(因李显为武则天亲生儿子,可视为“内禅”);公元907年,唐哀帝李祝禅让给后梁太祖朱温。

    南吴→南唐:公元937年,南吴睿帝杨溥禅让给南唐烈祖李昪。

    后汉→后周→北宋:公元951年,后汉李太后下诰将后汉皇位禅让给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60年,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

 而没有经历受禅直接通过武力夺取政权的只有以下几个:

 秦→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军击败项羽后称帝建汉代秦。

 新朝→东汉:公元25年,刘邦后裔、一介书生刘秀率军打败各路起义军,在洛阳称帝,光复汉室。

 南宋→元朝:1271年,忽必烈将国号改为“大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其实我们知道,元朝的前身就是“大蒙古国”,其建立者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就是忽必烈的爷爷。几年功夫,忽必烈先后消灭金朝、西夏、大理等割据政权以及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至1279年成为第一个完全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王朝。

 元朝→明朝:元朝末年,元顺帝被各路起义军赶回了漠北地区,而在1368年朱元璋击败各路好手,称帝应天府(南京)。

 明朝→清朝: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结束。不久,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降清[33] ,清朝第三位皇帝--顺治帝迁都北京,入主中原。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后来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缘何说历朝开国皇帝中难寻文人踪影?汉高祖刘邦(左)和明太祖朱元璋

 纵观中国几千年封建帝王史,我们会惊奇发现:历朝夺帝位者不在乎外两类人,一类人是豪族,如隋朝的杨坚、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另一类是流氓,如汉朝的刘邦、明朝的朱元璋,而文人几乎是没有份的。而且在历史进程中也出过不少文人皇帝,最出名的当属宋徽宗赵佶和南唐后主李煜,一个是至今都能排的上好的画家,一个是别树一帜的词曲高手,他们不幸的是都成了亡国之君。而在历朝开国皇帝中,唯有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有点例外:准确而言,西东两汉不像西东两晋、北南两宋那样的延续,因为尽管刘秀是西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到他这辈乃至他的祖辈们早已与平民百姓没有两样了,刘秀实乃一介草民和书生,最终依靠自己的能力并借助了皇室后裔的威名,得以武力夺取了政权,成功让汉朝有延续了近200年,这着实是令世人敬佩的!

 还是话归正传吧!造反起义、驰骋沙场、争夺帝位,说穿了是一场豪赌。非有超人的智慧、奇特的谋略、天大的胆子不可,然而这些智慧、谋略、胆子,又与本钱息息相关。本钱特大的敢赌,一无所有的人敢博,豪族敢赌,是因为本钱大输得起。此类案例比比皆是,比如说除杨坚和李世民父子外,还有朱温、郭威、赵匡胤等,而像曹魏文帝曹丕、西晋武帝司马炎、北齐宣帝高洋等,都有父辈乃至祖辈积攒的人脉、财政与权力根基,他们甚至不需要什么智慧谋略而水到渠成。

    然而流氓不会想那么多。流氓什么都没有,却有胆量。而且,正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只能有胆量。流氓敢博,则是因为没有本钱、输不怕,不就是失败了没好果子吃吗?我本来就没吃过好果子。干他一下,没准还能捞他两个吃吃,岂不赚了一票吗?在《水浒传》中写吴用策反阮氏三雄造反,元小七说: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也开眉展眼。”你想吧,他们没有家财,不怕破产;没有职务,不怕罢官;没有地位,不怕丢人;没有知识,不怕说错话。那他们还怕什么?怕死?笑话!谁不会死啊?不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吗?我本来就买不起棺材。不就是身败名裂吗?对不起,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只要能把皇帝拉下马,老子就挣了。就算拉不下,能吓他一跳,咱们也算没有白活。干吗不去?不去白不去。反正我是流氓,谁怕谁啊当年的刘小和朱重八,后来的刘邦和朱元璋,或许就是这种心态,他们都是拼着命去干革命,最终他们都成功了,分别成为了中国封建史上一头一尾两个由汉人统治的统一皇朝的创始人而意欲步其后尘或争做表率的还有不知其数,不过大多都以最终大栽跟斗、昙花一现甚至是魂归西里,如:陈胜、吴广、黄巢、安禄山、史思明、方腊、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

   然而,文人不敢起这个心,也没有哪个力,更缺少这个胆,即便参加造反起义,也只能攀龙附风,跟在豪族或流氓的屁股后面,当个军师、做个幕僚,使点计谋,断然是当不了皇帝的。所以说,楚汉双方的首领只能是豪族项羽和流氓刘邦,不会是萧何、曹参,也不会是范增、张良。

   文人行事喜欢三思而行!文人都是聪明人,而聪明人从来就成不了大气候。聪明人遇到事情,往往想法比较多,主意比较全,顾虑比较大。等他前前后后、方方面面、左左右右都想妥帖了,没准机会也过去了。即便机会没过去,他们也多半不会干。因为文人也是有本钱的人。这本钱比豪族少,比流氓多。他们多半有一些薄产,上有年迈父母,中有温良妻妾,下有柔弱儿女。熬一熬,或许能混个绅士。再不济济,也能混个温饱。要他们拿这一点小本钱去豪赌一把;舍不得也豁不出。所以只有吴用这样的光棍才会落草为寇,最终上梁山。而吴用辈之所以下海则又因为他们的本钱之一是知识学问。知识学问是要用的。不用就等于没有。怎么用呢?一是卖给皇帝,去当国师;二是卖给强盗,去当军师。当然最好是卖给皇帝。如果卖不出去,就卖给强盗,反正也不能闲着。更何况:成者王,败者寇过去的强盗也可以变成皇帝。既如此,岂非开国之勋?这便是起义军中又总有文人掺和的原因、总之,文人总是要的。治世,则仕于朝;乱世;则仕于野;闲世,则仕于家。挑头造反,则万万做不到的。

(以上内容由博爱慎行--乐奀根据史籍与网络资料收集整理而成)

更多精彩博文:

你可能不知的12个中国历史内幕

盘点:中国史上反腐倡廉最给力的皇帝

为什么毛泽东对唐太宗推崇有加?

让日本消停千年的第一次中日大决战

被三个女人“联手”玩完的禽兽王朝

古代荒淫皇帝为满足私欲大搞裸浴秀

话说中国历史上六个神奇预言

中国史上最有名的皇室宫廷流血政变

朱元璋为啥没有李世民那样的治国成就?

谁才是中国史上最年少的开国皇帝?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几位女皇帝?

历经五朝侍奉八姓十二帝的官场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