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行生成 天高寥廓,六气回旋以成四时;地厚幽深,五行化生以成万物。数以阴阳而配。其深义,则水生于一。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初,先见于水,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万物非阴阳合体则不能化生,甘极而后淡,淡,本也。草木子实,大小虽异,其中皆有两以相合者,与人肾同,亦阴阳之兆。既阴阳合体,然后而春生而秋成,故次三曰木,次四曰金。 顺序 | 五行 | 代表方向 | 代表正位 | | 阴阳 | 尊号 | 代表实质 | 人体 | 性质 | 代表数字 | 1 | 水 | 北方 | 子 | 阳初一 | 阳数 | 太一 | 草木子实未就,人虫、胎卵、胎胚 | 左肾 | 有所属 | 6 | 2 | 火 | 南方 | 午 | 阴初二 | 阴数 | 命门 | 物之小而味苦 | 右肾 | 有所藏 | 7 | 3 | 木 | 东方(阳) | | | 3是奇数为阳 | | | | 有所发 | 8 | 4 | 金 | 西方 | | | 4是偶数为阴 | | | | 有所别 | 9 | 5 | 土 | 西南 | | | 是奇数为阳 | | 物熟则甘 | | 金木水火皆待土而后成 | 5 |
论五行生克 五行相生相克,十干十二支、五运六气、岁月日时皆自此立,更相为用,在天则为气:寒、暑、燥、湿、风;在地则成形:金、木、水、火、土。形气相感化生万物。 木 | 东 | 应春 | 言触 | 阳气触动,冒地而生 | 水流趋东以生木 | 上发而覆下 | 自然之质 | 角,民也 | 火 | 南 | 应夏 | 言化(毁) | 阳在上,阴在下 | 火无正体,体本木,木生火 | 毁然盛而变化万物,出以应物,尽而复入 | 自然之气 | | 金 | 西 | 应秋 | 言禁 | 阴气始禁止万物而收敛 | 披沙拣金,土所生 | 生于土而别于土 | 自然之形 | 商,臣也 | 水 | 北 | 应冬 | 言润 | 阴气濡润,任养万物 | 水西而东,金所生 | 水流曲折,顺下而达 | 自然之性 | | 土 | 中央兼位西南 | 应于长夏 | 言吐 | 含吐万物,生者出死者归,万物家 | 长于夏末,火所生 | 土或胜水,水乃反土 | 自然之义 | 宫,君也 |
五行相克,子皆能为母,复雠也,互能相生,乃其始也;互能相克,乃其终也。皆出乎天之性也。 《素问》所谓水生木,木复生火,是木受窃气,故水怒而克火。即子逢窃气,母乃力争,与母被鬼伤,子来力救,其义一也。故五者流行而更转,顺则相生,逆则相克。 木克土 | 土之子金反克木 | 坚可制柔 | 木得金而伐 | 金克木 | 木之子火反克金 | 烈可敌刚 | 金得火而缺 | 火克金 | 金之子水反克火 | 阴可消阳 | 火得水而灭 | 水克火 | 火之子土反克水 | 实可胜虚 | 水得土而绝 | 土克水 | 水之子木反克土 | 强可攻弱 | 土得木而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