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被誉为“四时神药”的茯苓,究竟何德何能?

 ZHENGNS331 2016-02-08


中国道医


被誉为“四时神药”的茯苓,究竟何德何能?
编辑/武当山道医传承基地



导读:你知道茯苓就是“四时神药”吗?据说,茯苓因其功效非常广泛,可利水祛湿,健脾安神,无论春秋冬夏,疗随病形,冷加热药,温以冷浆,风加风药,色脉诊评,因而有了“四时神药”的美称,您觉得茯苓的这一美称是否名副其实?


茯  苓





【别名】


云苓、松苓、白茯苓、安苓、伏灵、不死面、伏菟、松腴、松木薯。


【来源】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性状】


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性味与归经】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0~15克,治水肿大剂量可用至30克;或入丸、散。生用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力胜,用于水肿,呕吐,泄泻;朱砂拌用宁心安神力强,用于不寐,惊悸,健忘。


【临床应用】


1.茯苓酒:健脾理气,燥湿利水。主治脾虚湿盛,气短咳嗽,浮肿等症。茯苓30克,白术60克,黄酒1000毫升,将两味药放入酒坛中,密封浸泡10日即可。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5毫升)。


2.芝麻茯苓粉:补益肝肾,滋润五脏。黑芝麻500克,茯苓25克。将黑芝麻炒香与茯苓一起磨成细粉,用瓷罐收贮。每日早餐时食用20克左右,可加适量白糖调服。


3.治伤寒,心下悸,四肢不温,口不渴,小便不利属胸阳不振,水气内停证。茯苓12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生姜4片。水煎服。(《伤寒论》茯苓甘草汤)


4.①水湿内停。症见小便不利,舌苔滑润。②外有表证,内停水湿。症见发热烦渴欲饮,水入即吐;以及水湿肿满,泄泻,痰饮等。茯苓9克,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桂枝6克。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伤寒论》五苓散)


5.治痰饮病:症见胸胁满闷,眩晕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伤寒论》苓桂术甘汤)


6.五皮茶饮:利水燥湿,健脾理气。主治脾虚湿盛,肢体困重,心腹胀满,小便不利等症。桑白皮9克,陈皮9克,生姜皮9克,茯苓皮9克,大腹皮9克,将五味药研磨成粗末,加适量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百味草药妙方》)


7.七白膏:润肤增白。白芷30克,白蔹30克,白术30克,白茯苓9克,白附子9克(生用),白及15克,细辛9克,研成细末,以鸡蛋调丸如弹子大,阴干,每夜洗净面,温水于瓷器内磨汁,涂面。可用于正常皮肤的保健,干性、粗糙、皱纹、晦暗皮肤亦可用之。(《御院药方》七白膏)


8.美容:脸上出现黄褐斑,黑斑者,可用白茯苓10克,白芷10克,碾成细粉,调入白醋50毫升中,三日后早晚涂斑处,可使色斑减淡。


9.用于脱发,毛发稀疏脱落,形体偏于肥胖,舌淡胖,苔上布满津液或白滑,脉弦滑。单味茯苓研细,每次10克,日两次,开水冲服。


【使用注意】


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