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极拳 缓解慢性病 研究来源:2015年9月《英国运动医学杂志》(British
有慢性病不敢运动?2015年9月《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这项研究给了很好的答案:太极拳是不错的选择! 研究对象多数是60岁、70岁的慢性病人,比如骨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或者乳腺癌。这其中有一半的人平均每周打太极拳两到三次,坚持12周后发现,打太极都带来不错的好处:比如关节炎病人打太极拳后,疼痛和僵硬明显减少,有慢阻肺疾病的人严重呼吸困难减少了。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系副教授李靖介绍,太极拳有三个特点,一是调身;二是调息;三是调心。所谓调身,是因为太极拳是一种低强度、动作缓慢、行云流水的运动,能安全地活动身体;调息,是因为打太极拳要配合深呼吸,这样可以改善肺功能,增加肺的调气量;调心能让心情平静,对于降压等都有好处。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下肢有关节炎的人,打太极时,拳架不要太低,因为越低会越加重下肢的负担,磨损膝关节,在时间上建议每天打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学非洲人吃饭 降低结肠癌风险 研究来源:2015年4月英国《自然·通讯》杂志(《Nature
近年来结直肠癌呈上升趋势,《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结直肠癌已成为肺癌、胃癌后的第三大恶性肿瘤了。别看非洲在我们印象里是“穷”的形象,他们却不容易患结肠癌!除了基因的原因外,非洲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功不可没。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的研究结果显示,非洲人吃的玉米饼、芒果片、豆汤等对结肠癌高危人群可能有帮助。空军总医院营养科原主任刘冬莉解释,这些食物的特点是低脂肪、高纤维,恰恰是预防结直肠癌提倡的食物。 作为对比,研究人员特意找了生活在美国城市的非洲人。这些非洲裔美国人经常大鱼大肉,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要少得多。检查结果显示,有9位非洲裔美国人的肠道内长有可能发展成为肿瘤的息肉。改吃以豆类和蔬菜为主的食物两周之后,与癌症有关的各项生理指标也降低了;而让那些非洲乡村人改吃香肠、薯饼、汉堡等高脂肪、高蛋白食品,他们罹患结肠癌的风险却增加了!所以,改变饮食习惯以降低结肠癌风险永远不会太迟。 从手机中解放出来 让自己更聪明 研究来源:2015年3月《计算机与人类行为》期刊(Computers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在天涯,你在海角,而是我在你对面,你却在玩手机!如果你还这样沉迷于手机,危害不仅是更容易患颈椎病,可能还会让你变得越来越笨。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究人员2015年3月在《计算机与人类行为》期刊上分析了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并研究他们的大脑功能、认知能力、数字能力等。结果显示,对智能手机依赖程度较高的人群,其认知和分析能力要低于不怎么玩手机的人。 “用得好,手机是我们的工具,用不好,我们就成了手机的工具。”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许兰萍表示,用手机检索本是很便捷的工具,然而如果是只需“动动脑子”就能想出答案,结果却宁愿活动手指、而非大脑,轻易掏出手机上网搜索,这样一来,大脑的思考能力势必会下降。 所以当我们沉迷于手机,即使不为了减少自己与周围人缺乏交流的尴尬,就算为了自己的智慧,新的一年也应适当把自己从手机中解放出来。多看书,这是增长智慧的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多站少坐常步行 安全降低胆固醇 研究来源:2015年7月《欧洲心脏期刊》(European
要变得更健康其实没想像中的难,只要简单的少坐多站!这句常听到的健康箴言,终于在2015年7月《欧洲心脏期刊》上,给出了活生生的数据! 研究显示,只要你每天用站立取代坐着2小时,空腹血糖值可平均减少近2%,三酸甘油酯(血液中的脂肪)也平均降低11%。而且,与体内“好的”胆固醇含量增加也有正相关。若把这两个小时用来步行、慢跑,结果则会更好。 久坐的危害很大,会诱发腰椎病、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等。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系副教授李靖表示,从消耗能量上来说,站的能耗也肯定比久坐要多。有研究显示,人站立时心率平均每分钟加快10次,就会使人体每分钟多燃烧0.7卡热量。所以,站立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的热量积存,减少体重增加,对健康非常有益。 这样的微运动可以变成一种习惯。你可以利用午餐后的时间“罚站”、“做操”,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让自己多站站,缓解身心疲劳。不过,研究中说的两个小时,并不是连续站两个小时,因为久立伤骨,可以坐一两个小时,然后站5分钟左右。 孩子母乳喂养 长大后智商高 研究来源:2015年3月《柳叶刀》(The
追踪3500名新生儿,追踪的时间超过30年,只为了证明一件事——母乳喂养有多重要! 2015年3月《柳叶刀》上的这项研究发现,与喝母乳不到1个月的孩子相比,喝母乳至少1年的孩子,在30岁时平均智商多出4分。这是因为母乳对智力的好处可能在于母乳中所含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DHA),对于大脑发育相当重要。 “我们定量出母乳中的133种营养成分,发现了它们在免疫、代谢调节、抗癌等方面的奇妙功用,可预见的是母乳中还有大量活性分子有待发现。”正如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吴圣楣教授所表示,母乳喂养的好处不胜枚举。比如,母乳喂养的婴儿不仅免疫发育好、心理也更健康、成年后的“三高”发生率也更低,另外它还可使母亲患乳腺癌的发生率降低。 世卫组织建议,婴儿至少纯母乳喂养6个月,在婴儿满6个月后,应该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甚至更多。不要相信世界上有任何奶粉能好过母乳!毕竟,全世界的婴儿奶粉都在极力模仿母乳! 每天吃点坚果 防癌又护心 研究来源:2015年3月在线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坚果历来是营养专家们力推的健康零食之一!这不,2015年3月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内科的研究,又给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证据! 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和中国超过20万人的饮食,发现吃坚果,如花生和花生酱可以降低心脏病和所有其他原因造成死亡风险约20%,又一次证明了坚果有益心脏健康的好处。 空军总医院营养科原主任刘冬莉表示,因为坚果含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各式不同维生素、纤维、抗氧化剂及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营养丰富。花生、杏仁、核桃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关于坚果的研究文章,此前在世界知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有过更详细的研究结论:一周吃不到一份坚果的人死亡率降低了7%;一周吃一份的人死亡率降低了11%;一周吃2~4次的人死亡率降低13%;一周吃5~6次的人死亡率降低了15%;一周吃7次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降低了20%。 如果你是个“零食迷”,那么在零食里加一点坚果,每天吃一把,那是很好的哦! 不熬夜 少得代谢病 研究来源:2015年8月美国《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ournal
除了伤肝、伤肾,熬夜的危害现在又添了新罪证——2015年8月美国《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刊登新的研究,经常熬夜的“夜猫子”,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 韩国高丽大学研究人员们对1600多名47~59岁的韩国人睡眠与健康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男性“夜猫子”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早睡早起人群的3倍。女性“夜猫子”腹部脂肪更多,患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更大。 内分泌学专家这个研究结果其实并不感到意外,这与熬夜者睡眠质量差及更爱吸烟、深夜吃东西、久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比如,晚上该睡不睡,会造成血液中的饥饿激素增加,往往容易让人冲动下过量进食,从而导致肥胖。缺少睡眠还会拖慢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造成身体耗能处于低下状态,也极其容易发胖。 其实熬夜导致代谢疾病的研究,并不只是这一项,比如美国《睡眠》月刊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青少年如果平均每晚少睡上1个小时,他们的BMI指数就会在5年间增长2.1。所以不熬夜,尽可能在11点前就上床入睡应该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 每天午睡 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研究来源:2015年3月《学习和记忆神经学》(Neurobiology 2015年3月《学习和记忆神经学》的这项研究,为想午睡的人提供了最好的理由:日间小睡片刻,可显着提高学习功效,仅45分钟到1小时的小睡就能提升你的记忆力达5倍之多。原因是人在睡眠过程中,被称为睡眠纺锤波的大脑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许兰萍表示,午睡片刻能够让紧张半天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晚上睡眠结构就不太好,睡眠质量也不高的人,养成午睡的习惯,能够对睡眠结构起到很好的调节和补充作用。 如果是办公族,午睡不建议用手臂枕着头,趴在桌上睡觉,这样是很容易压迫到手臂神经的,还可能酿成慢性的神经伤害;而且趴着睡觉会使眼球受到压迫,午睡后通常会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会造成眼压过高,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 办公族在午睡时,最好准备一个抱枕,或者是U形枕垫,将U形枕垫在脖子上,抱枕靠在背上,这样可以让眼睛、颈椎放松。 另外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45分钟左右即可,因为时间过长容易进入深睡眠,醒来时昏昏沉沉,反而影响接下来的工作效率和影响到晚上的正常睡眠。 多学一门语言 降低痴呆风险 研究来源:2015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会期刊《中风》(Stroke)
如果你想让自己大脑老得慢一点,那么赶快学一门语言吧,而且最好是外语!如同锻炼身体一样,我们的大脑也需要锻炼,而学习第二语言就是一种很好的大脑锻炼方式。 在这个问题上,2015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会期刊《中风》杂志上,有实实在在的研究数据:只学过一种语言的脑卒中患者,中风后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占78%,而双语脑卒中患者中,这一比例只有49%,对比非常明显。这说明,与只会一种语言的人相比,多掌握一门语言是多么重要。 至于学什么语言,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许兰萍的建议是,越是有差异的语言效果越好,比如我们很多人的母语是汉语,那么可以学一些西方语言,结合我国老人们年轻时的学习经历,英语和俄语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老年防痴呆,除了学习语言,建议五官都要动起来,多看、多学、多听、多与人沟通。当大脑所有的机能都被发动起来,大脑自然就能得到更多锻炼。 在五官中,特别要保护好听力,因为老人一旦听力丧失,那么不管是学习、交流都会受限。临床上还有很多老人因为听力丧失,逐渐出现抑郁的情况,所以老人听力有问题,要及时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