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2-10

 
 


放鞭炮是一种常见的民俗活动。无论过年过节、结婚升学,还是大楼落成、店铺开张,放鞭炮都是人们庆祝时必不可少的项目。民间有“开门爆竹”的说法,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燃放鞭炮,既增加了节日气氛,又讨个辞旧迎新的吉利。北宋文豪王安石就有“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诗句。每当除夕之夜零点之际,新年的钟声敲响,中华大地上炮竹声响彻云霄。此时屋内灯火通明,屋外灿烂的火花和震天的轰鸣声,将过年的喜庆气氛推向了高潮。

 

然而,最初人们放鞭炮的本意却不仅仅是这样。


古时候,人们外出露宿深山野林,往往要在山上点燃篝火,这样做一是为了生火烧煮食物和取暖,二是为了防止山上野兽的侵袭。然而传说有一种野兽既不怕人,也不怕火,常常前来偷取食物。这种野兽叫“山魈(xiāo)”,可以让人得上寒热病,就像瘟疫一样,人们对它又怒又怕。后来,人们发现“山魈”虽然不怕光,却害怕声响,于是就在山上烧起竹子,竹子“劈劈啪啪”爆裂的声音让“山魈”逃得无影无踪。祛除瘟疫一般的“山魈”,便成为爆竹起源的说法之一。烧竹以驱赶瘟疫恶鬼的习俗也逐渐在民间流传下来。

 

又相传,唐初时瘟疫横行,有个叫李田的人,将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冒出滚滚烟雾,驱散了山间的瘴气,化解了疫病的流行。此后,这种装硝竹筒也受到大家的欢迎。装上硝石的竹筒就成了爆竹的雏形。

 

随着火药的发明,北宋时人们将竹筒改成了纸质或麻质,装上火药,制成小卷串起来,称为“炮仗”或“鞭炮”。人们认为燃放爆竹不仅寓意着祛除病邪,而且可以增加节日的喜庆热闹气氛。

 

明清以来,放鞭炮已经成为民间十分常见的文娱活动。如今的鞭炮花样日渐繁多,尽管鞭炮的形状发生了种种变化,但放鞭炮用以驱逐瘟疫、辞旧迎新的传统却得到了发扬,“竹报平安”的观念也深深融入国人的头脑中,特别是遇上重大喜事或过年的时候,人们一定要放上几串鞭炮,以震天的脆响增添喜庆的热闹气氛,用炮声传达对新的一年热切的期待与祝福。

 


(统筹:启正 编辑:豌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