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序曲》赏析

 wunianyi 2016-02-10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4:17 春节序曲 来自戏剧传媒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李焕之先生于1956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这套作品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李焕之先生通过乐曲向大家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人们对这首气氛欢快、情绪激昂曲目的喜爱程度绝对是中国交响作品历史上空前的。1989年,《春节序曲》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1993年6月,《春节组曲》等作品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足见其魅力所在。

全曲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序曲”,是热烈欢快的大秧歌舞的概括描写,有闹秧歌的锣鼓声和歌声、秧歌队员的舞姿和灵巧的穿花场面,以及一唱百和的镜头。第二乐章“情歌”,象一首抒情诗,是春节中的一个插曲。乐曲开始由英国管奏出引子而带出陕北情歌的主题,象在月光如水的延河边,青年男女漫步谈心。第三乐章“盘歌”,回旋曲式的圆舞曲。作者把第一主题当作人民在节日中团结与友爱的主题,另外还有两个副题,这三部分的音调都是从不同的陕北领唱秧歌调中演变出来的。它们时而象朋友的谈心,时而又象老人同青年的幽默逗趣。这里,作者根据当年延安的周末舞会的实际情况,有意用民间风格的音乐与现代交谊舞曲相结合的写法,将这首具有民族风格的圆舞曲写得颇有新意。第四乐章“灯会”,三部曲式。主部是陕北民间队列音乐唢呐曲《大摆队》的音调,健美壮阔,句法连贯,首尾一气呵成。反映了陕北唢呐艺人连续呼吸的高度技巧。现在虽然是管弦乐化了,但仍保留这个连绵不断的特色。全部组曲的构思都带有舞蹈形象的特色,它和传统节日的风俗情调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是新的节日景象的描绘。

管弦乐《春节组曲》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经常演奏的是组曲的第一乐章,即“春节序曲”。



《春节组曲》李焕之作于1955年——1956年,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第一乐章'春节序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乐曲欢快热烈。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其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复,最后由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

'春节序曲'是按照'秧歌'的结构写成的管弦乐曲。'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秧歌'的开始和结束是大场,中间穿插着小场。《春节序曲》的引子相当于过街部分。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大场收束。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春节组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序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乐曲欢快热烈。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其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复,最后由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第二乐章“情歌”,像抒情诗,乐曲开始由英国管演奏出一首陕北情歌,像在月光如水的河边,年轻人散步谈心的情景。这首情歌反复了六次,由小提琴与大提琴以对话的形式奏出,最后回到开始的引子。第三乐章“盘歌”是圆舞曲,作者根据当年延安的周末舞会的情形,将民间风格的音乐与现代交谊舞相结合写出了这首舞曲。第四乐章“灯会”是用陕北民间唢呐曲《大摆队》的音调创作而成,这部分音乐表现出唢呐演奏的高超技巧。中间部分采用了陕北民歌《摘南瓜》、《跑旱船》的曲调,两个曲调交错出现。结束部分以热烈的秧歌锣鼓节奏再现主题结束全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