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时春节 | 黄苗子

 青梅煮茶 2016-02-10

 

新春大吉,头一句话是恭喜多福多寿多财。

   

大年夜守岁,一般是过了午夜才就寝,但初一例须五更起床,盛服焚香礼天地,祭祖考,拜尊长亲友,爆竹从半夜起日夜不停,如激浪轰雷,时远时近。这种只有过年才有的噼啪声音,增加了年节感和喜庆感。

 

特别是北方寒地,积雪来晴,这种特别响脆的爆竹声,打破了清静空气,使人浮想联翩。

 

南方,初一一早饮莲子桂圆甜茶,食甜年糕,取甜甜蜜蜜,连年高升之意,北方早餐吃饺子,是除夕前包好的,东北人更把包就的饺子千数百个,放在门口瓮缸内冰冻,逐日取食,要吃十日半个月。饺子煮就食,叫“水点心”。北京旧家贵族,还把小金、银锭或宝石包在饺子内,看谁吃到,以卜一岁之吉。小孩们则在起床后急于找到枕头边父母给的压岁钱。

 

南方旧俗和全国一样,年初一例不动扫帚,谓之聚财。北方自初二起扫地,也都要从门口往家里扫,意思是“招财进宝”也。

 

正月初一至初五,店摊都不开市,大商家或至初八、初十才开门。人家饮馔,都要在年底时准备充足。但近年有的初一或初二,就已开张,商品社会的竞争,往往改变传统风俗。

 

初一早上一早出门,按历书指定本市吉利方向,朝前漫步(富贵人家,也以车马代步),上海人谓之“兜喜神方”。也有一早到寺庙争烧头炷香以祈一年之福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城隍庙附近里巷一小破庙,每至正月初一早晨,妇女云集,争到庙里烧香,名妓专用的双灯打铃、金边绣垫的黄包车,是晨麇集庙门,粉白黛绿,奉香致诚。

 

风俗习惯,因时因地而异,现在许多城市,因地狭人多,不方便放鞭炮已有多年。但电传吉语,或越洋电话、或网上电邮向远方亲友恭贺新禧,却是前人梦想不到的喜事。这是时代前进带来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