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物入体警惕或会要命

 只是近黃昏 2016-02-11

提起心肌炎,相信很多人都会比较耳熟一点,这是一种由于病毒感染而导致的严重疾病,很多人都想问心肌炎的症状是什么,以及心肌炎怎么治疗,这的确是非常值得人们关心的话题,所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肌炎的诱发原因以及如何治疗等等。

心肌炎一发作起来,可不管老人还是儿童,都可能发生危险,要预防它,专家也有些无奈。

“预防上也是防不胜防。感冒人人都有,但心肌炎不是,有些人感冒好了,什么都没有,有的人就患上了心肌炎。平时不知道,有了症状才知道。”屈百鸣说。

不过心肌炎在中青年人群中更多见一些。而且“得了心肌炎后,年轻人比老年人的发病状况更加凶险。”

这是因为当病毒入侵体内,免疫系统消灭病毒的过程中,一些正常的心肌细胞也会受到损伤。

这物入体警惕或会要命

身体会对这种变化不适应,这种现象被称为过激反应。“年轻人免疫力强,身体更好,过激反应更强,更容易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心肌炎多是病毒引起的。人类对病毒的认识还很肤浅,很无知,大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屈百鸣说,可以确定的是,当感染病毒后仍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饮酒等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毒性心肌炎病情。

心肌炎的多发时节是春夏之交、秋冬之交,在这段时间里,医生的建议是这样的:

1、避免贪凉露宿,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和呼吸道感染,尽可能避免病毒性传染病。

2、长时间感冒不愈可能会引发病毒侵袭心肌,尤其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更易中招。感冒后多喝水,注意休息,保证全面均衡的营养。不要劳累,更不要剧烈运动。

3、如果感冒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并伴随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时,一定要上心并及时就诊。

心肌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多种因素如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肌损害的轻重程度差别很大,临床表现各异,轻症患者无任何症状,而重症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可获得痊愈,有些患者在急性期之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改变,可反复发生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心肌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的人群,以青壮年发病较多。对于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

不论心肌炎的病因,心肌炎的临床症状与心肌损害的特点有关,如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可出现心悸、严重者可有黑蒙和晕厥;

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的各种症状如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发生心源性休克而出现休克的相关表现;

若炎症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时,可出现胸闷、胸痛症状;有些患者亦可有类似心绞痛的表现。

常见体征,窦性心动过速与体温不相平行,也可有窦性心动过缓及各种心律失常,心界扩大者占1/3~1/2,见于重症心肌炎。

这物入体警惕或会要命

因心脏扩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杂音,心肌损害严重或心力衰竭者,可闻舒张期奔马律,第一心音减弱,合并心包炎者可闻心包摩擦音,轻者可完全无症状,可发生猝死。

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高,且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起病后心电图由正常可突然变为异常,随感染的消退而消失,主要表现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少数患者可出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如ST段弓背向上抬高和病理性Q波;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了解心律失常有重要帮助。

在许多情况下心肌炎的诊断有相当难度,例如在病毒感染的病史不明显,而心肌坏死的标志物又正常的时候,即使有明确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心脏损害,心肌炎的诊断将难以确定。

治疗心肌炎目前还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强调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和组织损伤。

伴有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2~4周,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严重心肌炎伴有心脏扩大者,应休息6个月至一年,直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脏大小恢复正常。

分别采用针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免疫抑制剂并没有获得一致公认的临床疗效,故不推荐常规应用。

激素的应用尚有争论,但重症心肌炎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源性休克者可以应用激素。必要时亦可用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给药。

愈后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不遗留任何症状或体征,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这物入体警惕或会要命

部分患者经过数周或数月后病情趋于稳定,但有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动能减退,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变化,此种情况可持续存在;

为急性期后心肌瘢痕形成所致,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急性期后炎症持续而转为慢性心肌炎,逐渐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死于上述各并发症。

各阶段的时间划分比较难定,一般可以6个月以内为急性期,6月至1年为恢复期,1年以上为慢性期,急性期不明确的慢性患者与心肌病难区分。

心肌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风湿性心脏炎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风湿活动的症候如高热,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炎,环形红斑及皮下小结等。有瓣膜病变时出现二尖瓣区收缩期和/或舒张期杂音。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粘蛋白增高及抗溶血性链球菌“O”,链球菌激酶效价增高与咽拭子培养阳性等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克山病相似点为心脏扩大、心律紊乱、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但克山病有地方性,发病常在某一流行地区,有多发季节(如东北冬春季,西南夏季为多)及年龄物点(如东北青年妇女,西南2-5岁患儿)。心电图上以ST-T改变,右束支传导阻滞、低电压者为多见;心律失常心律多变、快变,心率明显增快或减慢为特点。X线检查心脏扩大较显著,搏动显著减弱,控制心力衰竭后不能回缩至正常。急性期过后多数变为慢性。有时可因心脏中附壁血栓脱落而引起脑栓塞,发生抽搐或偏瘫。

心肌炎的治疗

这物入体警惕或会要命

对于心肌炎的治疗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疗法,因而必须强调早期、综合治疗的方法。患者一旦诊断为心肌炎,应立即采取以下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治疗的有利时机。

一般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卧床休息早期、合理的休息极为重要,可使发生炎性病变的心肌尽快修复,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一般的心肌炎患者需卧床休息至体温下降后3~4周,有心力衰竭或心脏扩大者应休息0.5~1 年,或至心脏大小恢复正常,血沉正常之后。

(2)防治诱因心肌炎最常见的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因而要预防感冒,防止病毒侵犯机体。因病毒感染往往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或相继发生,且细菌感染常可使病毒活跃,机体抵抗力降低,心脏损害加重,故而适当应用抗生素及时控制细菌感染十分必要。对于一些易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反复发炎者,必要时可进行扁桃体摘除术以去除诱因/或注射转移因子、丙种球蛋白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复发。

(3)促进心肌修复心肌炎患者可吸人氧气及应用一些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以促进心肌的修复,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语:心肌炎是一种会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无路男女老幼,都有可能是它侵害的对象,而且心肌炎一旦发作起来的话,对整个人的状态也会变得十分不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从而导致患者受到致命的威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