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游邯郸游,主要有丛台和广府古城,这些都是以前去过的地方,但是这次是陪同妹妹、外甥和女儿,所以专门选择了邯郸作为我们旅游的第一站。 武灵丛台是古城邯郸的象征,位于市中心丛台公园内。武灵丛台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公园前325年--299年),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古称\"武灵丛台\"。 丛台之名,源于当时有许多亭台 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战国时期, 台的最上一层,门额上题有“武灵丛台”几个大字,顶台呈圆型,直径19米,距地表13.5米,原是平台,俗称“武灵平台”。明嘉靖十三年始建亭于台上,取名“据胜亭”,其意是在防御上据此者胜。 据胜亭圆拱门门媚上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个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公元8世纪末叶唐朝德宗年间,忠臣梅伯高被奸相 广府古城 广府古城,位于邯郸市东北25公里广府县广府镇,距县城临洺关25公里。十一一早,我们乘车来到广府古城,这也是我第二次来这个古城。可惜古城内一直是没有恢复,里面街道破破烂烂,没有规划,没有什么古建筑。 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府陈俎调集九县民工,历时十三年,将土城砌为砖城,城高12米、宽8米,四门筑有城楼,四角建有角楼,并有垛墙876个,殊具特别的是在四门之外尚建有瓮城相守,地道的关防深锁,固若金汤。城四周环水,自然景色十分壮观,远近闻名的平干八景便是这里景色的真实写照: 古城始筑于隋末,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永年县县城(1958年县政府迁往临洺关),因历史上曾为广平府治所,故称广府。 古城周长4.5公里,墙高10米,厚8米,城内面积1.5平方公里,分布30多条街道。广府古城原为土城,面积六里十三步,元朝增为九里十三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广平府知府陈俎调集九县民工,历时十三年,将土城砌为砖城,四门筑有城楼,四角建有角楼,并有垛墙876个,殊具特别的是在四门之外尚建有瓮城相守,地道的关防深锁,固若金汤。古城现存两瓮城、六城门,东有阳和门,西曰保和门,南称阳明门,北为贞元门,城外有护城河和永年洼环绕。 |
|
来自: 老刘tdrhg > 《十六、名胜/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