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作品集[ 入展二]

 昵称30512885 2016-02-11


牛超群




创作自述

牛超群

行草书是一种浪漫而又饱含激情的书体,是五体书法中最抒情达意的,它与作者的审美观念和内心感受息息相通,是作者审美理想的外化形式,是作者心理波动的心电图,能够最大程度地与读者产生最直接、激烈的共鸣。所以,行草书的创作对于作者基本功的要求也更高,要在高速运转的笔画之间达到一种矛盾的和谐统一,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水平的行草书作品是天人合一境界的体现,正所谓“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行草书就是最体现一个人真性情的书体。


古人能从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等自然物象中悟得草书笔法,怀素观夏云变幻、黄鲁直见船夫荡桨、张长史看公孙大娘舞剑、雷简夫听江瀑声涨而草书精进,皆发于物,感于物,此自然形态的律动暗合了艺术家的心灵轨迹感应、共鸣后的结果。韩退之有言:“观于物,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花实,日月星汉,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以上种种皆反映了行草书变幻莫测的艺术特质,自然万象于行草书、于书家皆能有所启迪。


行草书是行书与草书的杂揉,草书的比例偏多,要于古朴、闲雅、奔放、激烈之中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就要谙熟其创作的内在规律,我觉得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线质。行草书的线条要体现出作者对行草书笔法的体悟,要表现出符合书法审美的高质量的骨力内含、转换合理、浓淡自然、圆浑厚重、充满弹性、有着强烈立体感的线条,这就要求作者在笔法相对熟练和情感激越的前提下,掌握对于毛笔性能的一种合理精准的把握能力。


二是分组。书法作品中的对比关系,不是一个字和另一个字的对比,而是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的对比,一个块面和另一个块面的对比,要增加对比的关系量,这就要变字为组,一组字与另一组字进行对比和变化,组可大可小,或三字一组,或五字一组,根据作品面积大小,调整组的容量,但不要每组字数一样。由于对比关系明显,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对比关系的反差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强,作品就越显得大气。


三是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反映在书法上则是轻重快慢、浓淡疾徐,就是书写的力量与速度。行草书中书写的力量与速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不但体现在点画、结体中,也体现在字组、每行和整幅作品之中。千万不要力量、速度均匀,从头到尾一个状态,这会产生“平”的效果。节奏靠力量和速度的不等式快慢交叉而形成,“平”不会产生节奏。一行中,有快或慢的组合,加上第一要素交替出现,形成大小、粗细、欹正、浓淡、开合、聚散、轻重的对比。有了变化,行轴线就不会始终垂直,作品才会生动活泼,给人以美感和愉悦。


四是贯气。贯气即指从头到尾浑然一体。一幅作品,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顺势瞻顾,行与行之间交相映带,打成一片,那么,整幅字意气相聚,精神挽结,给人一种笔势流畅、气息贯注、神完气足的艺术享受。贯气关系到书法作品是否气韵生动、神采飞扬。汉蔡邕说:“书之大局以气为主”,就是论及贯气的重要性。


五是对比。指两种事物的比较,对比越强烈,艺术效果越精彩,对比双方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对比是平面构成的核心。艺术的魅力就是不断制造矛盾又解决矛盾,点画主要强调粗细与方圆对比,结体强调大小及正斜对比,墨色上强调浓淡及枯润对比,章法强调疏密及虚实对比,行草书作品不要点画粗细一样,字体大小一样,墨色浓淡一样,章法布局一样,这样就脱离了对比,也就脱离了书法艺术丰富性的本质。


五体之中,草书最难,唯其最难,也最具魅力。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而行草书正是在于书道险远、人皆畏难之处,有志于攀登行草书高峰的同道们,再努一把力,瑰丽风景就在眼前。





毛    磊




创作自述

毛  磊

自幼受家父影响,热爱书法,大学期间学的是美术,都说书画相通,书法是最抽象的绘画,西方绘画的学习让我对形体线条有了独特的认识,因为是在美院学习,课余常去书法系玩,偶尔也去蹭蹭课,结实了许多书法好友,经常在一起讨论艺术,虽不像古代先贤那般雅致,但也十分畅快。也就是在学校里初学行草,那时拿着王羲之的字帖爱不释手,到处请教求学。毕业回来后遇到了现在的恩师张琛义老师,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开始正式踏入书法之路。


我最钟爱的是王羲之和米芾的行草书,临习成为每日的必修课,每每翻开经典观看,都怀着一种虔诚的态度,逮着空隙便拿出手机翻看这些作品,不时用手比划。对米字情有独钟,喜欢那种畅快,飘逸,创作时以米字的感觉和二王结合,作品尺幅较大,若整张书写难免会有些单薄,效果并不理想。于是翻看国展作品集,寻找灵感,小行草不适合整张书写,几经思考从形式上采用拼接。平时书写的都是小篇幅内容,所以书写起来轻车熟路。形式有了,选什么内容呢?尝试之后选用范仲淹《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上学时学过至今还记忆犹新,每每读起便朗朗上口。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不能只是单纯的写字,书法艺术承载着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写好字,是一方面,用我们手中的毛笔将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和文化继承发扬下去,更是每一名艺术工作者的最高理想。


好的文章,最易打动人心。在进行书法创作之前,认真读了好几遍《岳阳楼记》,沉浸在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之中,按耐住兴奋激昂的情绪,平时大多数都是在临写,开始创作时心里难免没底,调整好心态,便开始书写,寻找感觉。


深夜,夜幕降临,四周都静悄悄的时候,拉开了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刻。临帖和创作都是在这个时候进行的。在创作前,仔细研究学习了二王和米芾手札,记得有位大师说过:“一日临帖,一日创作”,只创作不临帖便会落俗。创作的时候不像平时书写时那般随意,刚开始写多少会有些拘谨,这些情绪随着毛笔在纸上呈现,一遍一遍追求完美,不光是为了参展,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孜孜不倦,力求上进。平时的学习就是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创作,才能把平日所学整合起来,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能参加这次展览,由衷地感谢评委老师的抬爱,和诸多师友的指导和帮助。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我还是个新人,今后会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程中,做出一点微薄之力吧。





田华璞




创作自述

田华璞

笔者以为学章草要追源。近些年出土了大量的汉代简牍,其中很多是草书,如西汉《居延汉简》、东汉《永元五年简书》等。这些都是章草的源头,其多有古朴、自然之趣,而魏晋时期很多章草名帖大部分是黑底白字的刻帖,不容易看出其用笔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多找一些这时期晋人残纸中的范本,来学习其笔锋运用。


学习章草首先要区分开章草与今草的字法。章草有其自身的规律,其继承了隶书的某些特点,如明显的波磔,但又不全像隶书。学习章草还必须要有篆书、隶书、汉简的丰富知识做基础,细心体会,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严格学习单个字的草法。


王羲之之后,世人多用今草笔法写章草,不复有古穆浑厚的气象了。章草收笔多是“雁尾”,在汉简草书中此姿态不多见。章草中连笔较今草要少,连笔只是一个字之内的事情,有提按,有转折,连笔更重视厚重、浑朴的艺术效果。所以,章草至圆转时,不能过于轻滑,要有遒劲之势。章草书法艺术之“点”“线”是颇有趣味的,举笔落墨成“点”,行笔运转便成“线”,笔短意长。在其书写过程中必须要沉得住气,把握好运笔节奏,而不可一泻千里。如果不懂得章草的特征,不擅运笔、笔力且弱是写不好章草的。笔者以为学习章草的同时,也要多临习一些行草书善本,以求线条婉转流动。再临习篆隶碑帖,以求线条厚重,结字古朴。清代刘熙载《书概》对书法之骨气之说,于章草书创作也尤为可读。其曰:“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达透为达。洞达则字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精熟章草单个字草法后,就会明白字与字之间,左右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文字规范,文句规范的基础上,利用字形的大小,笔画的多少及欹正、粗细、长短,或借让、或紧结、或端正;根据作品的需要而统一安排,从而寻求章草结字谋篇的艺术效果。于此,章草书其字形于书者初具,再求书卷气,其在于人矣。


时下有些人既不知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真正规律,也不识现代书法的本质意义。在他们看来,向古人学习就是“保守”、“放不开”,所谓“创新”才是时代的话题。其基本技能尚未掌握,基本字法尚未精熟,就急于求变。最终走向“伪书法”之不归路尚不自知。


余常想,内心并不反对“创新”,但书法之创新,定是在对文字学、书法史、各时期文化及诸多艺术知识熟知后,而厚积薄发,方可谈创新之道。真正的书法创新也决不会脱离汉字之基石。书法如果脱离汉字,一味追求其表面之“用墨”、“线条”,过分夸张的结构形式,其只能是水墨画之范畴,何谈其书其法。更有些“江湖派”以书法为名,扭捏作态,装疯卖傻,手未残而用其脚、其口、其各种夸张肢体去表演,令人不解,吾为其耻,笑其为“行为艺术”,呵呵……


笔者书此篇庄子《逍遥游》作品,先通篇进行字法的求证,有些平常未见之字,进而查阅大量碑帖和章草书字典以求字法正确无误。自知学习浅薄,妄言此篇,请诸位老师批评指正。






史志伟




创作自述

史志伟

我一直认为,一名书家不会写行草不能算一个合格的书家。但现实中确实有一些作者篆隶或楷书在国展和兰亭奖中多次获奖入展,可一写行草便非常业余,有的甚至“提不起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虽然说写何种书体在一定程度上和一个人的性格和修养有关,但单纯从技法学习来讲行草书有其自身的一些要求,下面我浅谈一下我个人的学习心得。


一、写行草必须“提得笔起”。我见过好多作者过年写春联在红纸上写的龙飞凤舞、苍劲有力,可一但在生宣纸上写立马便判若两人,变得不会写字了。他们大都把笔重按,笔肚卧在纸上。字写的臃肿拖沓,墨洇成一团,拖出来的线条薄、燥,转折时笔锋绞转到一块,笔画根本拉不动,俗气满纸。一般初学者或老干部多犯此毛病,这主要是笔锋没有提起所致,可以说能否“提得笔起”是专业和业余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所有的技法和理论都是建立在“提得笔起”的基础之上。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多次强调提得笔起:“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发笔处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米芾《海岳名言》亦曰“不可一字不提笔”,米芾董其昌都是菩萨心肠。


二、关于执笔法。对于执笔法,我认为只有把字写的好没必要定一个标准,非常认同苏轼的执笔无定法。执笔法因人而异,根据书写的环境和书写字体及字体大小灵活应变。写小楷悬腕肯定不行,枕腕肯定写不了八尺榜书。我认为坐下来写小字用“五指执笔法”较好,站起来悬腕写字用“三指”“五指”均可。但悬腕时手腕一定要通顺,不能折成接近九十度。臂力、腕力、指力要传送自然,所有的力能合成一个对笔锋的控制力。写行草,执笔一定要活,不能用机械的蛮力。传说中王献之写字,王羲之从背后夺笔不得的故事不可靠。这故事主要目的是告诉学生写字要专心而已。


三、关于临摹和创作。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修课。任何一个学书者不论资质再高、笔性再好,若不临摹古帖则必是俗书。因为历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法帖是集体选择的智慧成果,一个人的天赋资质不可能和大众智慧相抗衡。临摹只是学习书法的一个方法,但不是最终目的,不能转化为创作的临摹意义不大。不过有好多作者临帖功夫一流、几乎乱真,但一创作便无可适从。写篆隶和楷书的这个情况不多,写行草的多。我想这主要是在临帖学习中没有加入“有我”式的思考。严格来讲没有绝对的实临,所有的临帖都是意临。我的观点是,初学应以实临为主,偶尔摹一下加强记忆,实临是去掉个人习气的最好办法。但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应侧重于“有我”式的意临,根据自己的要求有所取舍。像董其昌、王铎等这些大家他们的临帖完全就是“二度创作”,这样的临帖对创作是有意的。


四、怎样学习行草。“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书法亦然,只写行草,若没有隶书或楷书的基础,则线条必油滑单薄。最好是擅长一种或两种书体,其他书体也行,五体之间互相滋养、互相提高。学行草不能只学二王或苏黄米一家,也必须得诸家都学,喜欢的反复练,兴趣不大的“到此一游”即可。也可借鉴今人学古人,都没有必要框住自己。民国杜锡五《书法秘诀》中有一段话:“终段则无他法,只是守定一家,又时时出入各家,无古无今,无人无我,写个不休。写到熟极之处,忽然悟门大开,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微奥妙,我之笔底迸出天机来,变动挥洒。回头初时宗主,不缚不脱之境,方可自成一家矣”。






代志德




创作自述

代志德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书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擅长行书、楷书,开创尚意书风,在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书法少时学兰亭,取法魏晋,及壮年倾慕于颜鲁公忠厚之人品,又对颜真卿书用功尤勤,其书法取二王书风之俊妍、挺拔、萧散,又兼颜鲁公书法之厚重、苍润、朴拙之气,加之苏轼满腹经论、诗文书画才情横溢,其书法遂成自家面目。


苏轼的书法给人的第一直觉就是用笔丰腴,笔力劲健,给人整体视觉是以肥厚为美,其作品中极少看到飞白、枯笔,而是字字丰润、字形多呈扁平,结字笔画舒展,都有一些向右上倾斜之感,呈现出左低右高之笔势,结体欹侧紧密,体势雄伟、笔意豪放、姿态百出。正如其概括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轼是富于创新的书法大家,艺术风格也是多样的,《归去来兮辞》笔画秀劲、粗细对比鲜明、结字端庄;《答谢民师论文帖》书法与文学主张交相辉映、通篇一气呵成,有势来不可遏之势;《天际乌云贴》书法古朴、厚重,是学习颜体又有创新的典范;《黄州寒食诗帖》章法精绝,其内心感情迸发于外,寄情理于其中,被誉为继《兰亭序》、《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2011-2013年我在中书协王忠勇导师工作室学习,在临习一年的篆隶书之后,转而又临习了王羲之尺牍、手札、十七帖、《圣教序》,孙过庭《书谱》,米芾的尺牍、手札等大量经典行草书作品,并兼习近现代陆俨少、白蕉等名家行草书。但我写出的书作中,总觉得线条过于纤细、单薄、缺失厚重之气,于是我就把目光投向了苏轼行书,其取法二王又兼颜真卿古朴厚重之体势,经过一段临习后,发觉这正是我内心想要追求、表达的东西,就毫不犹豫的爱上了苏轼书法,一写就是将近三年的时间,期间我又买了大量的苏轼尺牍、手札等字帖和有关后人为其写的传记、文章,我想我不仅要在其书法上得其形神,更要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中去汲取营养,全面的去了解其人、其书、其文、其高尚的艺术追求。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波澜壮阔,几经被贬、流离,但其生性豪放、内心坚韧豁达,其作品在平和之际突然会有几个特大字形出现,但在整体法度上又不显突兀,这种字形大小的变化到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冲击,也表达了苏轼情绪上的起伏变化,有情而发、有感而书,从而达到了“无意于佳乃佳”的至高境界。


我们现在习其书法,唯有深入临写、追其形神,方可窥其书法之堂奥,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收获……





冯岽智




创作自述

冯岽智

对于行草书,我一向是心生欢喜而又视为畏途的。


也许是性格木讷的原因,我更倾心于静态的书体。在师范学习期间,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学习颜柳欧赵,而是选择了汉碑。冥冥中,那折射出泱泱大汉王朝雄强国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及先民们自由洒脱的创造力的碑拓更能吸引我,使我悠游玩味,深深迷恋而不能自拔。在主习《张迁》《鲜于璜》《石门颂》的同时旁涉清人隶书,并上溯高古幽远的金文《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反复锤炼线条的柔韧性和骨力,感悟汉隶的简古苍远、朴厚宽博、雄浑壮美,大篆的古奥自然、神秘诡谲,每天临池日课,如此坚持研习达十年之久。


应该说刚参加工作时买的周俊杰老师编写的《临帖指南》深深地影响了我今后的学书之路。于是我决定先从章草入手学习。因为有了比较扎实的篆隶书其础,所以就很快地上路并初具面貌。主习《平复帖》《出师颂》《月仪帖》《急就章》及王遽常的《千字文》,因教学需要,又旁涉《怀素小草千字文》和《书谱》《十七帖》,一方面体会《书谱》和《十七帖》的“既雕既琢”,一方面又感悟章草的简约朴厚和劲气内敛、真力弥满,同时对《怀素小草千字文》我也于反复的摹写中用心吸收禅意的空灵意蕴,在冷与热、藏与露、敛与放的反复交织训练中锻造着笔法、与古贤进行精神的对话交流。由于多年习画的原因,我对造型艺术比较敏感,在参观了数次大型国展后,省内外高手们那或恣肆磅礴、或潇洒曼妙、或连绵浑穆、或酣畅率意的大草书又深深地吸引了我,因此,自己又以《淳化阁帖》和张旭的《古诗四帖》《肚痛帖》《大草千字文》《心经》为范本,继续新的练习。灵活笔性,把握体会穿纸速度的时间感与摆字造型的空间感的交融。对于“杀纸甚安”的体验,我做的比较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掌握了张旭那种凝重肥厚又飞动刚健的线条为我今后创作大幅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时期对于沃兴华、张羽翔的形式构成美感理论我也作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试图运用来分析名作并贯穿到书法实践中去。我感到自己没有拘泥于具体的点画而超越到草书的欣赏要点。大众在观看草书时总喜欢首先在意如何释读内容,而容易忽视了其本质的形式美感和内在的运动轨迹(是争折冲撞还是同转同环等)。


中原书风经过墨海弄潮的近三十年激情鼓荡已为全国同道所推许肯定。在保持雄强旷达特色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和江浙书家于行草书有着那种天然的隽雅灵动和玲珑蕴藉娟秀可人的手感,河南书家似乎在“气壮”的同时也少了些精到,而多了几许粗疏,土气的干燥大于水性的滋润,对于篆隶易于上手写得纵逸跌宕、朴茂遒劲而对于小行草却少了些古雅清丽之神韵。当然我们不必过于追求大同,但当今社会信息资讯的发达,传播带来的地域书风模糊化使我们也完全能做到见贤思齐,不断充实自己的实力和潜力,加强积淀,调整状态,焕发新的锐气。


“认识你自己”。要深入了解多维度的个体自我。力求以娴熟的笔墨传达心绪、意念、感受等不可言说的玄妙空灵,不必执着于古典书风还是流行书风的概念之争,关键在于本真不应迷失。要克服经验化、模式化等强大的自我滞后力和艺术惰性,不断沉潜下去,萌发创作生机,开拓新的格局。


在步履蹒跚中,我逐渐靠近了自己的目标,然而因食性杂,要补的课太多,吐纳转换毁我塑我的历程还很漫长。赤裸裸的真理,变得迷人起来,使你找也找不到,忘也忘不了……


渣滓尽去,清光大来!


我一直在路上……






吉韶斌




创作自述

吉韶斌

真正学书,是近几年的事。


上学时,曾练过几年钢笔字,竟得全校标榜,并屡屡获奖。从那时起,我的心底便播下了书法的种子。1993年考入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因工于画,书法逐渐搁浅。毕业后迫于生计,于政、商两界徒奔二十余载,期间彻底与书法绝缘……。


2011年同学聚会,当我得知当年一起练字的几位同学已是著名书法家时,顿生“如梦初醒徒悔恨,船到江心补漏迟”之感,我想:该是重新拿起笔的时候了。


自此,我将生意交予别人打理,走上了习书之路。四年多来,我通宵达旦,笔耕不缀,临池不倦,每逢赛事,亦小有斩获。于书一途,回首来时路,最慨叹不已的是择帖取法上所经受的飘摇不定和痛苦洗礼,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法书,几乎每件都是那样精美地令我激动万分,每每临习,哪个也不忍抛下,总是耐不住固守一家的寂寞。终是依了自家天性,不囿于某家面目做书艺的依托,但求百花采遍蜜自香的汲取。书契于无为,倒也精神洒落,如此举凡,诸家多有染指,尽管浅尝辄上,但渐渐的,我也似乎在众多古贤那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特别是2012年到2013年,有幸得刘文华、崔胜辉、吴行等老师的言传身教,更是受益匪浅,茅塞顿开。方知“坚守传统,取法乎上”的道理。于是,我在浸淫了苏(轼)、黄(庭坚)、米(芾)、张(瑞图)、黄(道周)、怀(素)、王(铎)等诸家之后,直追魏晋,专攻二王。我尤其偏爱二王手札,特别是《大观帖》《淳化阁》《绛贴》《宝晋斋》等,帖中那高古、清刚、淳静、文雅之气,美的让我窒息,让我不忍释卷。每临之,顿觉自己身在魏晋,与王对话。“习物能应,真积力久,学化于才,熟而能巧”,由于具备多年的美术功底,达到这一步并非难事。


然而,毕竟书道玄微,“技”只是外衣,而从心灵发出的光芒才是耀眼和持久的。起于技,终于心,进乎道。尽管平时把临帖作为第一要务,不敢轻易创作,但创作终究是要面对的。怎样将古人的东西汲为己有,运用到创作当中去,这种感受和境界用文字来表达其实是很困难的。古人说“恍兮惚兮,其中有象”,虽欲立象以尽意,但往往言不达意。这几天,我结合自己的学书体会仔细分析归纳了一下,大概有以下三点。


一是取法乎上,忠于古帖。“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书之取法宜高不宜俗,宜古不宜媚,要尽量选择品味高古的书家临习,方能得书法之真谛,亦能走的远,否则,书艺终落俗庸一路。临习时,要准确把握古帖的结字构造和用笔细节等,既要写的像,又要写的熟,“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每习一帖,必使笔法章法透人肝脯”,对古贴应有精准的把握,并通过勤学苦练取其形意,得其要领,不可妄自为之,也就是必须要过技法这一关;


二是快意抒发,自然书写。“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意思就是不做细致谨小的雕琢,不过分注重作品的形式,而要把作品的神采放在第一位,但若能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方能继承和超脱古人。“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作品要表达自己的性情,把法帖的书写规则同自己的个性情感结合起来,在自然书写过程中强调细节。


三是提高综合修养。“书之法,故当熟其手,而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如是而为书焉”。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技法、学养和性情的完美统一。余少时曾习武,亦好文学,又喜音律。武者健吾体魄,心生坚毅;文学强吾思维,通吾逻辑,塑吾修为;音乐使我悟得节奏之美,明了阴阳顿挫之理。三者于今皆大惠我书途,所谓“书外之功旁参得之也”。我想,书者唯坚守传统,勤学苦练,触类旁通,内外兼修,随性而发,方可成就。






尧远生




创作自述

尧远生

有些话,不堪直说,只宜放在一个角落,待到独处的片刻然后慢慢地咀嚼。拿写字来讲,我的经历便是如此。乙酉年艺考,监考老师见我写的毛笔字便随口一问,有多久没有练习书法。回答说,没有练习过。老师听后,喟然离去。


仅此,我第一次见宣纸,第一次听书法。转眼于今整整十年。然,在乡下,只知写毛笔字,不晓得这玩意还是书法。因此,时至今日,除非必要的场合,我还是更喜欢称此为写毛笔字。实则,亦如此而已。


虽说,十年前就接触正规的训练,而真正用心写也就是近几年的光景。负笈金陵,大都勤于习画,偶尔练习孙过庭《书谱》。结业之后,工作与书法有关,才开始写字。因为喜好,选择草书,继续写《书谱》。一个无聊的晚上,闲翻作品集子,看见里面写《书谱》的作者比比皆是。思考后,我辄放弃对《书谱》的练习,转而取法王觉斯。


而关于王觉斯草书取法的起初,便在心中产生几个方面的异声:一是王铎草书属于大草范围,练习起来费纸墨,耗银两;二是在此前的书坛早已出现过“王铎风”,坠入此道,即使幸有所成也难于入展获奖;三是王铎属于明末清初的书家,相对于魏晋唐宋来讲,宋之后的格调要低半个拍子,犯“取法乎上”之忌;四是曾阅刘共父谓朱子曰:“我所学者,唐之忠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之说,觉斯虽非篡贼,却有“贰臣”之实,有悖于“人书合一”的指归。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上述四个因素困扰我不少时日。再之后,针对四点开始找说服自己的理由。即第一,关于“成本说”——努力挣钱即可解决。第二,关于“功名说”——入展、获奖与取法哪家并无决定性的关联,再者,写字就是写字,要遵照内心。第三,关于“格调说”——真要解决可以参考魏晋法。第四,关于“人书合一说”——艺术就是艺术,不会因为破坏敦煌壁画而折损张大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不会因为依附于殷同才得以办展画画而质疑蒋兆和《流民图》的真实水准与高度。再说了,有些真话,不堪实说。写毛笔字就是写毛笔字,仅此而已。


心坎已过,首要面临的就是技法问题。可以这么说,王觉斯的草书可分为两个大体系:一是条幅体系;二是手卷体系。前者以大开大合为主,讲究线条的长拉、绞转与结体的疏密对比;后者强调单字独立后与下一单字独立之笔断意连的动荡感。言简意赅地讲,条幅之手段仅是截取手卷之高潮部分。(实则,任一草书书家的条幅与手卷之别也在于此)


“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是继上届篆隶之后又一规模与影响浩大的区域大展。扪心自问,仅我的水平来说能入此展实属是侥幸:第一,我懒于展事,征稿接近尾声,听谷国伟老师说及明日是截稿日,于是大晚上写了一张,写完,一量感觉超尺寸,又致电乔延坤老师核实。得知真超了,乔老师安慰说你写得快……按要求再写一遍后辄邮寄走了。仅此而言,这就不是参展的心态。第二,我懒于书法。实话实说,我懒惰到宁愿看书,也不愿拿起笔写字……打住,有些话,不堪说,说多了,就矫情。


回到正题,参加此次展览的作品,采用腊笺纸,红星墨液,羊毫笔;内容是唐诗;风格更多的是依附于王觉斯草书手卷的结体、用笔,以及节奏感来写条幅作品,因纸质的因素,并没有采用其墨法;章法采用的是最普通、传统的形式,毕竟懒于书法,懒于制作。


借此机会,再说些与书法看似无关的话,元人有散曲: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下阙)


我是一个偶尔爱好写毛笔字的人,也因工作与此结缘。久而久之,难免会有感叹,不叹伤心秦汉,不叹生民涂炭,更不叹“美人”与“将军”。因此,顶多算是半声长叹。


而叹什么,有些话,不堪直说。







朱丽平




创作自述

朱丽平

章草从脱胎隶书到独成一体,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演变,纵观其史其势,我认为,总体表现为有两种形态,姿体不同,魅力殊异。


一是原生态章草,即章草的原始状态,我称之为汉草,笔画简直、用笔源自篆隶,其特点多体现在横画之末,依然上挑,纯留隶法。其用笔和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笔起笔和最后一笔收笔的横画,常带有隶书“蚕头雁尾”的笔调,向右捺斜挑,但不是都有,就是有则不重二。重笔多在字的末笔,收尾都比较沉稳,尤其右斜捺,凝重而长,带动整个字形既险峻又灵活。


这个阶段的章草,虽然在字法上已渐趋规范,但笔画意趣上仍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初创阶段,如济白帖和简牍中的草书墨迹。其最根本的用笔方法基本延续了篆隶书的平铺直叙,运笔过程中体现出拖和绞转的特点,注意点画线条的迟涩感,结字灵动和变化,纵横交错、常有奇趣,左向右背的弧线条用得较多,整体上有浑朴烂漫的色彩。有人将这些书体称之为草篆、草隶、隶草。总的来讲,这些书迹应该称之为篆书或隶书草化的产物,或称之为草书的雏形,它们都是草书最古老的形态,是章草艺术的源头,是章草艺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二是规范体章草,即章草的成熟状态,字势基本取横势,且每字中有明显的波折特征,虽字字独立,但每字笔画之间又加进了飞丝萦带,圆转如圜。这种索连的笔法,形成了章草独特的“笔有方圆、法兼使转、横画有波折、且简率连笔”的笔法和“字字有区别、字字不相连,字体有则、省便有源,草体而楷写”的总体特征,显然已基本衍变为一种新书体了。


这一形态的章草用笔和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字的部件之间连写比较普遍(左右结构能不连一般不连,字与字间断而不连),尤其是笔画之间联系频繁,大量使用牵丝,且笔画多为圆弧形,俯仰顾盼,相互呼应,分写的点,连势也十分强烈。一些字和行书差不多,有些和草书差不多,极少数字和楷书差不多。表现在碑帖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传承,更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如皇象的《急就章》,形独体正,端方秀美,且使转简率,不枝不蔓,并点画清正,省便有据,实乃草体楷写之范式;索靖的《月仪帖》、《出师颂》等,全帖之章草法度稳定,在简率的笔意中显现隶书的底蕴,亦为章草之典范;祝允明的《长门赋》,则以章草为主,间或参以今草,全帖仍然是章草面目;敦煌章草、孙过庭《佛遗教经》等,各字细看是今草,但全帖使用章草笔法,带有浓厚的章草韵味;杨嘉祚的《先文贞敷仁庙碑》等,全帖皆用章草笔法,但每个字的基本骨架仍然保留正楷的某些特征;王蘧常的《千字文》,是章草融入了篆书的笔意,而显得高古厚朴。这些作品都是规范化的章草,以汉隶为根基,突出隶之波磔,上追篆之圆转,旁借楷之法式,开创草之流便。它兼收并蓄,将波磔美,曲线美,端庄美,流动美,融会贯通为一体,形成了章草古朴庄穆,静中寓动的意象之美,展现出其“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欧阳中石先生说:“在我国书法史上,这种章草字既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更为我书坛艺术提供了一种字体的特殊风貌,成了一种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虽然不能用它来解决实用,但作为艺术却流传至今,尤其在行草中偶一为之,极见情致,既显得古雅,又显得深沉;既显得丰富,又显得隽逸,很能展示艺术的表现能力。”


通过几年的摹习,我觉得,章草作为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瑰丽异珍,其质朴率真、苍茫简远的格调气息和奔腾狂放、朴中蓄巧的线条韵律则是大美也。







任奎杰




创作自述

任奎杰

确定对苏体书法的学习,概因是手性和认知使然。一个主要原因是这种书写更能把我的一些想法相对自由地通过行笔落墨表现出来。


对于苏体行书,我把它概括为两大类,大字行书与小字行书。小字行书又分为偏楷与偏行两种表现形式。这是因苏体小字行书的点画表现不够丰富而形成的。行书至宋强调“意”而削弱了“法”,而在苏字里更追求这种“意”的表现,又兼字小,点画的丰富性被相对率意的书写性所遮掩,于是,当我们看苏体小字行书的时候只看到两个明显的表现形式。一是偏楷,强调顿挫的如《杜甫桤木诗》。一是偏行的,注重绕动的如《李太白仙诗卷》。但是细看此二帖,我们会发现,偏楷的《杜甫桤木诗》点画、线条虽然很饱满沉实,但表现不够细腻。反之,偏行的《李太白仙诗卷》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这也是我把他们归为一类的原因。而大字《黄州寒食帖》则明显区别于这一类。它的点画丰富,书写细腻,字态、点画尽变化之能事,故又为一类。


有了上述这两种归类,我又提出一个行书“三元法”的概念。也是我个人认为学习某种帖学需要掌握和突破的节点。


“三元法”即:字态+点画+秉性。


字态:即苏体给我们的整体感觉,扁平、厚重、左右舒展。


点画:组合成字的各个部位。


秉性:这是一个书家个性层面的东西,牵扯到个人的审美取向,性格的动与静,刚与柔,细腻与张扬等等因素。这决定着同学一个帖而最终会出现不同面目的关键。


我们一直讲书法是个性的体现,那么个性是什么,怎么表现?我认为节点便在字态、点画的表现形式上。而这些变化都取决于人的喜好和取舍,即秉性。下面我根据上述认知来对苏帖加以注入,从而展现出一个是苏又面目略显不同的苏帖。比如:对于行楷的苏字,我们把点画刻画的再相对细腻,动作更加外露,把线条的起收笔变圆为方,则会出现一种清新爽健的风格。又如:对于相对绕动的苏字,如果我们在笔路中稍微强调一下曲线的摆动幅度,线条的粗细对比,则会出现一种更加跌宕的姿态。


我此次的作品,则是借鉴了这种观点,更主要是从《黄州寒食帖》与小字行书的对比中得到一点启发。首先,加强了个别点画的表现力。如挑钩的加长、点的动作、纸面笔路表现、竖画借鉴颜体的厚重等等。其次,作为大字作品,我更偏重通纸书写的形式,这样更能展现一种“势”。但这种表现形式会导致篇幅过满,章法单调的弊端。因此我又注入手札的落款形式,在作品右侧留开一定位置,运用小字多行的格式加以调整,使作品呈现出主次感,同时观感上又有一定的书卷气。用纸上,为了展现点画的细腻流畅,采用七分熟的粉彩纸。笔用长锋兼毫,更能将一些相对夸张笔画写得舒展些。


总之,书法是一个渐行渐变有趋于完善的过程,要想出新,还要对其他书体进行学习借鉴,在把握好“适眼合心'的时代审美而又不失传统继承便为好。

上述观点是个人学习过程中的一点浅显认知。不当之处取方家笑。





刘灿辉




创作自述

刘灿辉

前此时日见河南省青年书协之征,活动名为“继往开来·行草书法研究展”,顿觉颇有新意及学术性,遂应征展纸一挥而就,并没有考虑太多创作中的元素等问题,入展后通知要求写一篇心得,暂就从自然书写展开,略述一二。


蔡邕在《书法九势》中开篇即写道:“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虽是针对笔势而说,但用于通篇书法创作亦颇具指导意义,即在一幅作品中要自然的表现出黑白韵律、章法节奏、虚实对比等自然因素,又不能刻意造作,从而使作品具备哲学意义及美学价值。


然而书法审美的规律性和严谨性又在某些方面限定着“自然”的流露,譬如字法,行草书的字法从古到今有着严谨的规范,特别是草书,一个点的位置偏移,或一个线条的角度转换,都可能产生或转换为另一个单字;章法也有一定的审美定式,若不遵循规律,则入野道。如斯而言,自然书写亦非易事,须得将字法及章法熟记于心,书写之时,方可如成竹在胸,自然挥写而不拘泥于程式。


当今书坛行草“国展体”颇为盛行,俨然已成为新的“流行书风”,“二王”、“宋四家”仍是主流,清代何绍基风格亦风头正劲,前几年流行的王铎、傅山、张瑞图已“被”淡出舞台。投稿的作者多呈现出一种谨慎的、反复推敲后制作或书写的一种状态,使得国展行草书中写得较为“完美”或“制作精良”的作品日益见多,而充满个性与张力,激情澎湃的自然书写之作亦越来越少见,是喜是忧,感慨颇多。


年届不惑,对于书法作品亦不再刻意追求完美,而更倾向于一种自然书写的状态。法度之内,随心而为,章法形式,随机应变,追求自然和“机趣”,“机趣”就是无意间的书写感觉和书写中的偶然效果。落笔后通篇自然呼应,有些线条是既在法度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颇具趣味,如同小说,若一眼看到结局,并非有错,但觉无趣,要有点悬疑的章节才好。自然书写可偶得逸笔,亦为一乐也。若处处设计,一丝不苟,反倒失去了书法的本意。想当年王羲之《兰亭序》行列排列的前松后紧;颜真卿的《祭侄稿》排列前紧后松,肯定没有经过设计,他们是自然书写的高手,一切那么自然,连涂改都那么有“范”,“书圣”之称毫不为过。皆发轫于自然,随意而为,无招胜有招。

以上闲聊,且当创作心得一篇,诸书友及方家一笑也。






刘    昕




创作自述

刘  昕

我个人特别喜欢林散之先生的书法,他在与庄希祖谈书法时说到:“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做不得假。可用淡墨汁或水多写写,手腕活。”临写一本字帖,首先要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熟悉这本帖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字内容、大体风格等等。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书法是与情感表达息息相关的,但是在并未熟练掌握这本帖之前,就去表达情感是十分空洞的。所以临帖的基础是熟练度,在熟练的基础上,才能注意到帖中更深层次的内涵,才能将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更好地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我以前总是渴望那种所谓“拙”“怪”“有个性”的书法,认为这才是与众不同,才是独抒性灵。但是这个年纪,基本功或许还没打牢,就好像想要发出的情感无载体依托,而四处乱跑。作品就像跳梁小丑般东扭西歪。有个朋友跟我说:“你看从古至今的书法史上,哪个女的是写这路风格的呢?它有悖于女生的自然属性。”我感到迷茫,难到这几年我所选的路子是错误的吗?抱着这个疑问,我和老师进行探讨。他问我:“你觉得你所谓的‘拙’和‘巧’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看赵孟頫的字,外行人总说他秀美。但是他的字中也有拙的体现。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你一样,想追求狂和怪。但是我们的那点‘情’,就是真的情吗?就算是真的情,也是小情,明眼人一眼就懂,根本不会在意。真正的书法情感,是含蓄的,内敛的。”


我之后深深反思老师的一番教导,觉得豁然开朗。还是自己对于书法本体的理解不够深刻,错误地将“拙”理解地太过表面化。观看当代一些大家的书写过程,似乎都是优游不迫、坦坦然然、轻松自得的。给人一种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感觉。再反观我自己的字,似乎是弱的,是胆怯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熟练度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我的控笔能力、线条质量。在这基础之上,估计也得先刻意为之地安排结构,过了这一关,才能心手双畅,“无意于佳乃佳”。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书写时的精神状态和心情不同,所写出来的书法作品也各不相同。我们在写书法时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书为心画”,是用感情去书写,降低感官的作用,随着自己的心走,回到最本真、最自由的状态。情感流露是不自觉的,那么只有建立在纯熟的技巧上,肌肉的记忆上,不用再花费过多的精力去想怎么安排字形、怎么安排章法、笔画怎么写才能更有力度。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将情感发挥到淋漓尽致。针对我们目前的书写状况,用清姚孟起的一句话来讲最合适:“冷看古人用笔,不贵多写,贵无间断。”






刘    栋




创作自述

刘  栋

行书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二王”秀美一路行书,二为颜真卿雄强一路行书,三为碑帖结合奇崛奔放一路行书。这三类行书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给我们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在这三大类行书中我选择了碑帖结合这路行书,这路行书既有帖的秀美又有碑的雄强奇崛,但书写起来难度较大,至于我为什么要选择这路行书,这和我书法的学习道路有很大关系。


我学书初学《张黑女墓志》,继习《石门铭》,在这期间我学习了《大开通》《袁安碑》《姚伯多造像》。我喜欢质朴无华、气势开张一路的东西,所以我选择了它们。大约在五六年前我想开始学行书,当时我第一想到的就是何绍基,因为我在学习《张黑女墓志》的时候发现《张黑女墓志》后面有何绍基题的跋,初临黑女时对这个跋并不在意,但慢慢经过几年的临习发现这个跋写得很有趣味,有篆隶的味道,看似平淡无奇却富含真趣。于是何绍基行书进入了我的视野,初对何绍基行书的印象是:天花乱坠,不可捉摸,用笔上像颜鲁公,线条篆籀之气很浓。刚开始临习是很困难的,不过好在我有几年碑学功底还能驾驭,但是我写出来的效果是:生涩有余,流畅不足。何绍基字里面碑的味道我能写出来,但他那种线条流畅圆浑的感觉我却写不出来。究其原因是何绍基初学颜鲁公行书然后转北碑,而我是直接由北碑转入,所以我在线的流畅圆浑上面有所不足。就这样临了两年,在这期间我开办了书法高考班,高考班课时量大,任务重,压力大,平时几乎没有时间临帖创作,就这样我把重心放在高考书法教学上,慢慢地何绍基的行书就临的少了。


近两年工作还算稳定,闲暇之余我又重新开始临习何绍基,这次我在临习方法上有所改变,都知道何绍基是学习颜鲁公的,我就拿何绍基临颜鲁公的争座位开始临,何绍基对颜鲁公争座位虽是意临,但对原帖的气息法度把握十分精准,精气神方面与原帖十分契合,我在临时力求做到准确,不求多,但求精。另外何绍基大部分行书线条抖动十分厉害,我在临时去其抖动以畅达爽利线条为之,这样断断续续地临了两年,感觉有所收获,用笔比前几年精到些,线条也比之前流畅圆浑许多。


本次创作的行书六尺两条屏,我以白纸、长锋羊毫、淡墨完成。创作时没有带太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就想自由自在的书写。创作内容上我选择了两首清人的论书诗,由于这两首诗的内容我很熟悉,所以在书写时我尽量放慢书写速度,意在表现何绍基行书的沉稳和静气。在章法处理上我借鉴了赵之谦一些作品的处理方式,上下字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注意了左右字与字之间的咬合关系,整体的感觉为乱而不散。在单行的处理上我采用大字带小字的方法,最大的字有二十公分左右,最小的字七八公分,大字小字互相穿插交相辉映,以在突出何字的天花乱坠。在落款上我采用了单行款,意在为作品留有更大空白。在用墨和用纸上面我以淡雅为主,墨为淡墨,纸为白纸,凸显作品的质朴无华,简约大气,尽量拉开字的墨色,这样使作品黑白对比更为分明。在选择毛笔上面,我用长锋羊毫,这样的笔蓄墨量大,柔韧性强,可以表现出丰富的线条。对于整个作品我比较追求字的气势,尽量让上下字之间气息贯通,变化丰富,力求能达到:天花乱坠,不可捉摸,当然这是我的终极目标,而现在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齐干正




创作自述

齐干正

书法,自童年起就是我的一个梦,怀揣这个梦硬生生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而今年过不惑,仍纠缠在这个近似荒诞的梦境里。                    

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脑海里憧憬着自己向往的那种苍茫恣肆、流韵飘逸书风,为之也不懈地追求着、探索着,“青春始做赋,皓首仍穷经”这句古训常年在耳畔萦绕,不甘心于方仲永之辈。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干,大都因个人原因,时至今日仍艺事平平,唯有值得安慰的也仅仅是有幸成为了中书协会员而已。


近年来,性格使然,对草书情有独钟,尝试着由小草走向大草,从《书谱》、《大观帖》转战《自叙帖》、《古诗四帖》,明清大草尚无暇顾及。我属于典型的眼高手低,虽有一眼万年之见,却无笔墨纵横之才,时时自叹空有一腔激情,挥洒后往往满眼狼藉、遍地废纸而已,焦躁、不安、迷茫总是在夜深人静之际笼罩着我,任由一颗心恣意沉沦。故,每每在古帖中苦苦寻找契合自己的艺术元素,恨不得梦求“化功大法”。我的创作一直处在顾此失彼的尴尬状态中,过于理性了就有失性情,偏重性情了又有失法度和古意,苦于做不到功和性和谐相处。还有就是顽固的书写习气,实在令人苦不堪言,我深刻体会到纠正这种习惯比想象要难太多太多。天生愚钝却又偏执,心中虽有桃花源,可就是绘不出水云间。即便事倍功半,即便长进甚微,即便处处受挫,然而对书法的挚爱却顽强地支撑着我,一意孤行地倔强地磕磕绊绊地前行着……


针对这幅拙作,我的创作理念是:通过重墨、细线、枯笔的调节运用和收放穿插,展现变幻莫测、满纸云烟的一幅完整的大草作品,然而,在实际创作中,由于功力不逮、状态不佳,再次放纵了自己的习气,致使行笔过快,油滑浮飘,理性不足,有任笔为体之嫌,和追求的效果大相径庭,但因截稿逼近,又不愿放弃此次机会,于是乎,仓促交卷,草草了事,虽不尽人意,但暴露了短板亦并非坏事,让我对自己目前状况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今后努力方向更加明晰:首先,通过对经典的研习,进一步强化技法、锤炼线质、提升古韵。其次,祛浮除躁,清心寡欲,以闲适恬淡的心境追求自然书写状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艺术的化境即为自然。其三,提高修养,强化素质,通过内涵的不断积淀和心境的日益营造,来拔高书法的格调和韵味,有了书卷气,就不怕“唯俗难医”了。


如果说书法是笔墨在纸上舞蹈的话,这舞姿摇曳的是书法家的心性,也是时代的精神气象。所以,我个人认为,做书仅仅是我书我心、我抒我情,不为名而书,也不为利而书,即使偶尔与名利有关,也仅仅是顺便捎带而已,决不是目标和目的。爱她,就要义无反顾!爱她,就要虔诚执着!哪怕真的是挥霍生命,也无怨、无悔!我坚信,失去的再多,终究心境会呈现出一片澄明的。






阮李妍




创作自述

阮李妍

余生于三国故都许昌,在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都,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原地区书家,无不带着雄强、厚重、稚拙、质朴、豪放的艺术风格。余幼时学书初以唐楷开蒙,后渐临习北魏碑版,受中原人独有的豪放博大风格的感染,为之后学习行草书打下坚实基础。学书十余年,虽学业不精,也初有体会,故结合自身书法学习及本次行书作品创作,谈几点粗略的理解。


首先,书法创作是以临摹为前提的。若非建立于临帖之上,创作便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临摹即分对临、默临、意临等方式,其作用都是于古人经典作品之中汲取营养,也是对日后进行创作积累素材,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有机会能够面对古人原作,直观感受古人作品的气息,更能够提升眼界于内心的直观感悟。余在北京求学期间,曾多次到故宫观摩古代经典作品,尤其对于其中大量的行草书作品倍加留意,故而对行草书的临习与创作多了一份思考。在此基础上,余于平日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二王”、米芾、黄庭坚、董其昌、王铎等名家行草经典从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方面悉心揣摩、反复临写,深切感知其中精妙,为自身书法创作从实践的角度做了铺垫。 其次,我认为学习书法很重要的就是从点画用笔上去找古今一脉相承的规律,又要有所创新。历代大家都很重视这点,因此我们学习书法要做到“师古而不泥古”。“师古”的意思是“以前人为师,学习前人优秀的东西”, “泥古”的意思是“拘泥于前人的常规,而不思变通”。学习书法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先“师古”,先不要以批判的眼光来学习,对古人的东西要完全地接受,先“拿来主义”,把东西学会了,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才能做到不泥古。所以我在学习行草书时,首先是打好基础,打好基础就是要学好古人。然后要做到“不泥古”,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并且努力地体现到创作中。不管写哪种书体,行笔要自然,动作连贯,笔势流畅,整个动作就像打太极一样,动作要有节奏,并环环相扣,又融为一体。苏东坡曾言:“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一件作品的成功往往不仅在于作者的有意处,更在其无意处。 最后,关于此次作品的创作思路,有几点在创作伊始是我希望达到的。


1.风格取法


此件作品为本科大三学习行草书时的课程作业,在学习米芾,王铎等行草大家的大字行草书期间,深感其书风潇洒奔放,天真自然,甚是喜爱,因而创作此件行书作品。我在创作该作品时,想要体现米芾“刷字”的恣肆奔放,又想融入苏东坡的厚重,因此,在作品风格表现上希望传达出一种豪放的气概,也算是我在学习行草书的一种尝试。


2.章法形式


此作品我在章法形式上有一定的思考,主要是采用手卷的形式,竖幅拼接,当时主要是参考米芾大字行书,例如《多景楼帖》《虹县诗帖》等的章法形式,每行两到三字,偶有单字成行,注意字大小穿插变化,意在增加字间疏密关系。


3.气息传达


在整件作品的气息上,意在模仿追求古人意味,因此尝试着作品稍作旧色,特别是最后结尾部分着深色过度,以加强古旧效果,同时也稍微填补落款部分的空白。落款部分采用一单名字处理,与整篇书写内容的大小一致,做到与整体气息和谐统一,其间穿插小字做跋稍作补白。印章形式也仿效古人钤印方式,例如古代骑封印,鉴藏印等。开篇部分用唐宋九叠文样式印章,中间用小印补白,落款部分多用闲章,与开篇呼应,使整篇作品完整统一 。


4.书写内容


此作品内容摘取《东坡书论》数句关于论述行草书的内容,如“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等这些古人对行草书的理解与诠释,让我在书写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行草书的体会和理解。





孙    立




创作自述

孙  立

2015年11月,由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策划主办的“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不仅是对河南行草作者的一次盛大检阅,更是对今年全国书法大军的现状失语演绎了一曲妙音,感谢周斌主席对河南书法辛苦操劳与坚持不懈,作为一名河南的青年作者我感到心生欢喜。


在高度提倡主旋律、正能量的今天,书法人似乎对雅俗共赏、正能量、富贵气、情有独钟,貌似也有了新的理解与诠释。画廊、拍卖行、私人收藏,一下子都奔到上面去了。难道只有赵孟頫,只有细腻与平整,只有欧褚规范才能算堂正?那么何谓雅俗共赏?给谁赏?赏什么?何谓富贵气?你富贵吗?你在内行眼里富贵吗?作为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书法爱好者,不要被画廊、拍卖行所左右,我们要以内行的做法而去鄙视外行人的吹捧法。


自秦至魏晋,自唐宋至明清,自民国至当代,各门各派,争奇斗艳。秦汉庄严,钟王立派,盛唐守法,康赵碑风,每个时期都有极具影响力的典范模式。作为当下书法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作为一个青年书法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块儿试验田,寒来暑往,种瓜得豆,各有所乐,辛勤的刻意经营,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好的收成,那就要看自己的智慧灵光了!


我这次所作的这件六尺整纸章草作品,集各家章草体式,并以汉草法化之,打破人们眼中的传统章草典范式样。生动与幽默,率意与端严,力求笔笔中锋,草法严谨,大胆落墨,线随心走,强化线质不中怯,线形起止清晰利索,搭接分明,在细微处经营,内容取晋,书风取汉,两者协调统一,不计内容之长短,随性写去纸尽意完,漫无目的,整纸铺满交卷,待展出后,他日会将余文以小楷在卷轴旁补出。这样也算是依计而行吧!







《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作品集》

由天扬文化设计制作,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