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票基础买卖系统的构成

 道德是底线 2016-02-11

“市场的价格是否完全反映交易的信息,可以随机假定,但无论何种假定都和实际的交易关系不大。交易中唯一需要明确的就是无论市场价格是否能完全反映信息,你都必须以市场的价格交易,而你的交易将构成市场的价格,对于交易来说,除了价格一无所有(甚至成交都量可以看成是在一个最低的时间段内按该价格重复成交了数量的交易单位)。这一切和市场价格是否反映所有信息毫无关系,因为所有的价格都是当下的,如果当下的信息没被市场反映,那他就是没被市场当下放映的信息,至于会不会被另一个时间的价格反映是另外的事情。站在纯交易的角度,价格只有当下,当下只有价格。除了价格与依据时间延伸出来的走势,市场的任何其他东西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至于交易后面的任何因素,如果假定其中一种或几种决定了交易价格,无论这种因素是基本面、心里面、技术面、政治面还是什么,都会被市场筛选后提前体现在市场价格之中。”--缠中说禅

从这一点上看,无论机构、大户、散户都是平等的,因为这些信息对于所有市场中的参与者无论是否对称,最终都会反映到当下的交易价格当中并接受当下价格的支配。所以建立一个以当下价格为分析基础的分析体系才是最能接近真实市场的。

一、对于股票来说操作无非三种:买、卖、持有。

1、市场当中只有赢家或者输家,没有专家。

“没有任何股票值得追涨,同样也没有任何股票应该去杀跌。”亏损总是由于错误的买点或者卖点造成,误把中继做成了转折,把转折当成了中继。学会在下跌当中买进和在上涨当中卖出是成功的一步。任何级别的买点都是由在下跌中形成,任何级别的卖点也都是在上涨中出现。

2、在掌握技术之前最大的敌人是自身的恐惧与贪婪。

二、买、卖、持有这三种操作,仅对应的是相应的买点、卖点及对盘整走势之后的判断。为此我们建立一个由短期均线(如5日均线)、长期均线(10日均线)构成的价格买卖系统。首先在这个价格系统当中长、短期均线的相对位置构成一个完全的分类,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上(称为上位)为上涨,长期均线在短期均线之上为下跌。其次是发生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相互缠绕(长短期均线相互交缠)的情况,但这样最终也会演化为短期均线在上位或长期均线在上位的结果。由此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就生成了。例如在下跌趋势中,长短期均线缠绕后出现短期均线上位,视为下跌段的转折;长短期均线缠绕后出现长期均线上位,视为下跌段的中继;上涨时则反之。由此可知股票中多头值得介入的只有两种情况:下跌趋势中的转折与上涨趋势中的中继。

1、对于任何走势的分析,首先要判断的是长短期均线的相对位置。

a、如果是短期均线上位,一旦出现缠绕唯一需要判断的是这缠绕是中继还是转折。例如在上涨趋势中出现的第一次缠绕是下跌中继的可能性极大,如果出现的是第二、三、四次那么缠绕是下跌转折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b、在出现第一次缠绕前,短期均线的走势必须十分有力。这样缠绕是中继的可能性就极大,其后至少有一次上升过程出现;

c、在缠绕出现前的成交量不能放的过大,一旦过大骗线出现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量突然放的太大而又萎缩过快,一般即使没有骗线,缠绕的时间也会增加,而且成交量也会出现二次萎缩的情况。

图1-1:(上证日线级别K线图2015-6-12至2016-2-5)

股票基础买卖系统的构成

2、综上所述,利用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如图1-1,首先要利用长期均线上位的最后一次缠绕后背驰构成的空头陷阱抄底进入,这是第一个值得买入的位置,而第二个值得买入或加码的位置,就是短期均线上位后第一次缠绕形成的低点。而一旦买入,就一只持有等待第一个卖点,也就是短期均线上位缠绕后出现背驰以及第二个卖点长期均线缠绕高点卖出,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操作。

图1-2:(上证30分钟级别K线图2016-1-18至2016-1-27)

股票基础买卖系统的构成

a、如图1-2,对于第一个买点,买入之后一旦出现上涨时依然出现长期均线上位的缠绕一定要退出。这样做的原因是第一个买点买入的基础在于长期均线上位最后一个缠绕后出现背驰,而现在又出现长期均线上位的缠绕,意味着前面的引导买入程序启动的缠绕并不是最后一个缠绕,也就是程序判断上出现了问题,因此必须退出。一般情况下,这种退出一定是盈利的,但这样并不能成为不退出的理由。甚至不排除这种情况,就是退出之后,缠绕经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折腾慢慢变成短期均线上位,最后还大幅上涨了(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也可以根据第二买点的原则重新介入,所以真正的机会并不会失去),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因为这种可能心存侥幸。因为还有更大的可能是缠绕后出现加速下跌。

b、对于第二买点,一旦缠绕中出现跌破前面长期均线的最低位,就意味着买入程序出现问题,必须在任何一个反弹中把股票出掉理由同上。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