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象,假象,错觉的区别

 释怀斋 2016-02-11

真象,假象,错觉的区别

时间:2011-06-28 11:27:07 字体:[ ]

真象   假象   错觉

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个别的、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事物的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这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事物的现象虽然真真假假、鱼目混杂,但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错综复杂的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还是能够区别真假,并透过现象(包括假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从而获取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能把假象与错觉区分开来。

一、真象与假象

1、区别。二者的含义及其表现方式不同。真象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例如,帝国主义扩军备战的真象,就是直接从正面表现了它侵略扩张的反动本质。假象则是指那些从反面以歪曲的、颠倒的或否定的方式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例如,帝国主义制造的“和平”、“友好”的假象,就是以反面的方式表现它侵略扩张的反动本质;又如,海市蜃楼的假象是从反面表现大气中光线折射的本质。

2、联系。(1)真象和假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只是表现事物本质的方式不同罢了。(2)真象和假象具有同一性,即都有共同的本质,都是表现同一本质的现象,因而都由同一本质所决定。例如,战争中的“声东击西”这种现象,“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两者有着共同的本质,那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例如,帝国主义无论是实施扩军备战还是高唱和平战歌,都是由它侵略扩张的反动本质所决定的。(3)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的实际条件造成的,是一种客观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因此都属于客观范畴。

二、假象与错觉

1、区别。由于假象是从反面以歪曲的、颠倒的方式表现事物的本质,所以很容易混淆假象和错觉。所谓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个别特征的主观反映,是错误的感性认识。错觉既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也不是客观事物本质的某种表现,它所表明的是客观事物与主观反映之间的认识关系,因此错觉属于主观范畴。而假象则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的实际条件造成的,是一种客观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因此属于主观范畴。

2、联系。错觉与假象也有一定的联系,任何假象都可能造成人们的错觉,但不是引起错觉的唯一原因。引起错觉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人们已有的知识错误,主观态度和方法;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客观事物自身的复杂性等等。

三、例题与解析

1、作家丛维熙曾写过一篇中篇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但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教授克鲁姆研究发现雪落有声。雪落在水中的声音频率在50——200千赫间,鱼类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音,而人类却只能听到20千赫以下的声音。

“雪落无声”正如中国古语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们所体现的哲理有(  

1现象与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2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因此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       3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4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A.123       B.124         C.134           D.234

解析:人们对于有无声音的认识,充分说明了现象和本质并不是合二为一的。现象与本质之间有区别,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样才能更好的认识事物,才能在更深的层次上更深刻的把握事物。因此,123正确。4本身观点错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能说谁可靠谁不可靠,要看在什么条件下才行。正确答案为A

2、“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典故反映的道理是(    

A.事物有真象与假象之分   B.真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假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C.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D.没有现象就没有本质。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的,都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所以B、C都是错误的。D项与材料无关,只有A合适。正确答案为A

3、有的领导干部干实事不积极,一门心思虚报数字夸大“政绩”,群众称之为“官出数字”;有的地方考查干部不看实绩看数字,群众称之为:“数字出官”。

这种做法,说明的哲理是(   

A.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毫不相干的,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

B.事物的现象是个别的,对人们的认识毫无意义

C.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因此认识事物应排除现象抓住本质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解析:“数字”乃现象,“实绩”是本质。被夸大的虚报数字,不能真实体现领导干部“政绩”这种本质。有的地方考查干部不看实绩看数字,没有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正确答案为D。A、B、C本身都是错误的。

4、下列现象中,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分析错误的是(    

A.“明修栈道”和“暗度陈仓”有着共同的本质

B.“明修栈道”是假象,“暗度陈仓”是真象

C.“明修栈道”是现象,“暗度陈仓”是本质

D.“明修栈道”和“暗度陈仓”都是本质的表现

解析:“修栈道”和“度陈仓”都是感觉可以感知的现象,一明一暗不过是表明了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真象和假象都表现了事物的本质,故A、B、D三项的分析都是正确的。C项分析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C

5、“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认识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哲学的上看,“门道”和“热闹”分别指(  

A.现象和本质    B.本质和现象    C.物质和意识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解析:“门道”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热闹”即事物的现象。A把现象与本质颠倒,C、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