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天天书屋2013 2016-02-11

2016-02-10凯叔讲故事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文 | 雷虎

图 | 阮传菊

二人为夫妻档,在在长期的深度旅行中逐渐爱上了旅途中的手工艺,夫妇两人双双离职。回到农村居住,一人文字,一人摄影,6年之中采访了近百位手艺人。

微博@青鸟天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侣行记艺” ID:lvxing-jiyi,转载已获授权)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门神的职责是庇护世人,

但是当世人把你的庇护当成驴肝肺时,

你该如何应对?

你以为无怨无悔给你庇护的“门神”是铁皮铁骨,

其实他们的小心灵也柔软无骨。

当你不需要他再看门时,

他就像丧家犬一般,

不知将去何去!

【寻】:废墟里失落的风情

听说苏州桃花坞地区要旧城改造,于是就扛上相机,去找唐伯虎《桃花庵诗》中的风雅。到达苏州桃花坞大街,已迟来一步,这儿已被拆成废墟,就连唐伯虎故居也成为断壁残垣。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心有不甘,扛着相机穿村过巷,穿过唐伯虎祠堂,走过唐寅故居,终于柳暗花明——在唐寅故居旁发现一幽深院落。推开虚掩的大门,惊见亭台楼阁。抑制住惊喜,退回来看大门,门上是两个俊秀的繁体字:朴园。朴园,是桃花坞年画博物馆所在地。于是有了和桃花坞年画的邂逅。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古时,桃花坞大街是苏州才子聚集地,桃花坞是活在诗画中的风流;年画在人们心里是和春联是同一类型——桃花坞年画是贴在门上的民俗风情画。把文人画的风雅用民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述:表达祈福迎祥的《一团和气》、《花开富贵》;用来驱凶避邪的《神荼郁垒》、《钟馗捉鬼》;说时事风俗的《洋灯美人》、《苏州火车开往吴淞》;讲戏曲故事的《三笑烟缘》、《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一幅年画,就是社会的一扇窗,透过它我们能看清世间百态。难怪《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说:“假设桃花坞年画有500张图,我们的编辑需要把500张的图都解构了,带出它的能量信息,把文化的细节都抓出来,再归纳,这样你就能够看到中国人是如何表达喜怒哀乐。”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双美爱花图(海外收藏)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渔家同乐图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五子夺魁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花开富贵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姑苏阊门图

年画,素有“南桃北柳”之称。

杨柳青年画是粗犷的北方大汉,桃花坞年画是精致的江南美女。天津杨柳青,用雕版勾勒出底图,上色则全部用人工,而桃花坞年画则全用套色,故用时、用工都要省是多。桃花坞年画在清乾隆年间的鼎盛时期,每年销量达百万张,成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年画品种。不仅行销全国,还出口到日本,影响了日本浮世绘的发展。

朴园是一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苏州园林,而桃花坞年画,也是一种行将就木的民间工艺。看到有客人来访,年画博物馆馆长凌君武欣喜不已,亲自上阵为我们讲解。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原年画博物馆馆长凌君武年画作品《阳春版丽人图》

【画】:吴门画意绘姑苏

年画要表达的题材、风格在画稿时就定下了基调。唐伯虎既在文人雅士之中有才名,又在平民百姓中人气高,加之晚年唐伯虎又在桃花坞一带隐居,因而他的画首当其冲,成为了桃花坞年画“参考”。

传说最早的桃花坞年画的蓝本作,即是唐伯虎作的《风流绝畅图》。唐伯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表达的是文人雅士的审美取向,和年画的受众——普通百姓的品味有差异。于是慢慢地,桃花坞年画作坊就出现了专门为年画做画的民间画师。

今年76岁的王祖德就是曾经成千上万的桃花坞年画画师中的一员。桃花坞年画带给了他太多美好的记忆:

父亲曾经边画《三笑烟缘》的画稿,边和他讲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晚上做恶梦醒来时胆战心惊,想到门上贴有《钟馗捉鬼》的年画后就宛如拿到了护身符;反映婚丧嫁娶的年画让他懂得了传统礼仪,说民间嬉戏游艺的年画培养了他的情操和趣味——年画之于王祖德就如四格漫画之于现在的青少年,是了解社会的最重要的窗口,给他留下了太多的童年记忆。

18岁那年,王祖德成为了年画画师,一画就是50多年。唐伯虎画桃花,是用吴门画意“摘桃花换酒钱”,而王祖德画桃花坞年画,则是用吴门画意手会姑苏记忆。“画年画画稿,不是画家做画,信马由缰。要注意和下道工序配合。线条要均匀、要细。不均匀,刻板就不流畅;线太粗,印刷时就会模糊”。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刻】:拳刀岁岁刻梨木

中国的雕版印刷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后,到明初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逐渐演化出刻书和刻画两个品种。刻画开始时只是刻书的衍生品,主要用来给戏曲、小说刻插画。因为插画表现更为生动,更能为底层百姓所接受,因而慢慢独立出来形成版画这一艺术门类。而桃花坞年画则是中国版画最杰出的代表,因其精致的刻工而被称做“姑苏版”。

如果说画稿是用毛笔在宣纸上写意,那么刻板就是以拳刀为笔在梨木上工笔。表面上看,刻板是对着贴好的画稿照本宣科,但是拳刀虽小,却并不是人人都能舞得动的。画稿基本上都是由流畅的线条构成,刻板要想把画稿的韵味展示得淋漓尽致,线条也必须一步到位。要想在木纹细密的梨木上划线拳刀要锋利,刻板者需要有非凡的定力。因为稍不留神,只要一刀刻错,整个版子就前功尽弃。

孙一波是新一代桃花坞年画刻板师中的代表人物,他第一次接触年画是在上大学时。“当时看到年画时感觉非常震惊,苏州有这门技艺,我居然闻所未闻”,于是孙一波抱报名参加了年画社。

雕版就好比在梨木上以刀为笔做工笔画。“梨木质地坚硬,木纹细密,要想在上面画工笔,得要有几把刷子。”知难而上的性格,让孙一波真正爱上了桃花坞年画。

一同进年画社的同学,最终都都没有迈过这道坎。有的同学听说一个经A4纸大小的年画,熟练的刀工都最少要刻三个月后,就当场“知难而退”了;有的同学在刻板要完工时,刻错了一刀让整个雕版报废时,崩溃了;有的同学在得知要最少练习三年才能独立刻板时,不干了。最终只剩下孙一波一个人仍坚持战斗。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印】:江南仕女贴花黄

套色工艺是桃花坞年画有别于其它年画的独特工艺。从刻板上印刷出来的年画是单一的黑色的,“就好比素颜的美女,而填套就好比给素颜美女上妆的过程”,给我们展示套印工艺的,是80后年画工艺师乔兰蓉。

“每一幅成品年画都是色彩缤纷的,而一块套板只能给年画上一种颜色。所以,每印一幅年画,都要准备好几块套板。一般简单的年画只要6块套板,而最复杂的套板则需要26块套板”

平均每填套一次用3张宣纸,而一幅年画一般要填套6种颜色,所有套色板填套下来,就要用18张。如果填套有26种套色板的年画,那就需要用72张。而桃花坞年画都选用的是最好的宣纸印刷,因此制作成本惊人。

“桃花坞年画虽然制作繁琐,但是这也让它具备了精致、典雅的特质。套色就是对镜贴花黄的过程,如果这样想的话,那么套色再繁琐也都能接受了”。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承】:年画相似人不同

王祖德还记得儿时父亲卖年画的情景:那时年画是生活的必须品,是每家每户“打年货”时的必备物件。每到腊月,父亲就会挑着货担走村窜巷。报童卖报时高呼“号外”,而卖画郎则哼着“年画歌”,把年画的内容用歌词唱出来以吸引顾客。

桃花坞年画的历史巅峰时期在清乾隆时期。无奈,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围攻苏州不下,放火烧城。桃花坞年画作坊聚集的桃花坞大街,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大量珍贵的画版被付之一炬,桃花坞年画自此凋零。

如今,就算是桃花坞年画博物馆,集全国之力,也未收集到几块老版。王祖德向我们展示了一块他珍藏的老版:一块已经开裂的《花开富贵》。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王祖德到苏北、安徽、浙江等地做田野调查。在农户家的猪圈中,发现了一个清代木板。反面已被刀砍出了一个凹槽,下面是雕工精美的《花开富贵》——偌大的桃花坞年画博物馆,仅存的一幅清代版画,居然靠着当切猪饲料的砧板这一身份才保存下来。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年画就像《小门神》中的门神,当年兽封印,人间太平时,“门神职位存在的可能性,极低!”忘了门神让他们下岗很容易。但如果最珍惜的东西,譬如文化基因断了。当野蛮人入侵时,再召唤门神就晚了。而门神,现在可能会觉得过时,但过时与时尚只不过是一念之间罢了。

桃花坞年画,因为是面向普通百姓的艺术,因而被收藏的不多。因为各种原因,存世一百多件老画版绝大部分都保存在日本的博物馆中。王祖德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带领的一群80后学徒复原这些版画。

虽然老画版不在中国,但有了这些新画板,当“年”破开封印重新在人间兴风作浪时,大家说不定就可以借这年画召唤神龙。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2006年复制 神荼郁垒(门神)乔兰蓉制作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2007年复制 民国 《合家欢》 杜洋制作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2007年复制 清代《麻姑献寿》乔兰蓉制作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2007年复制 清代《一团和气》孙一波制作(套版为合作)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2009年复制 清代 《月光美人》孙一波制作

是时候给孩子补一堂年画课了

2009年复制 清初(康熙)秋花篮筐图 乔兰蓉制作

2015年年底,苏州诚品书店开张,年画传承人乔兰蓉作为“苏工”的代表,在诚品开出了一家名为“乔麦年画”的年画体验坊;

2016年年初,王微的动画《小门神》上映,画壁画的青年张亮已经成长为人气组合“好妹妹” 主唱。

在乡村居住两年后,我们也将带领我们家3岁的“村姑”然妞回苏州定居:去朴园吊念凌君武,去诚品体验一场“乔麦年画”,看一出《小门神》,为然妞补一堂年画课。

(本文图片作者公众号“爱然影像” ID:iranphoto,分享乡村、手艺、旅行和人像等摄影作品,欢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