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一性危机及亲密感

 tuzididie 2016-02-11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所提出的诸多心理学理论及观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来自科学研究的质疑和挑战。而由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则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得到了实证研究支持的一个理论(Erikson, 1959)。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变化贯穿我们的生命。所有的人在生命中都面临着八种主要的心理社会危机或冲突。无论某个特定阶段的冲突成功解决与否,个体都会在生物成熟和社会要求的推动下进入下一阶段。尽管没有一种危机可以完全解决,但个体必须充分地化解每一阶段的危机,以应对下一阶段的要求。反之,则会影响其后各阶段的完成。
埃里克森八阶段
埃里克森八阶段

在八阶段理论之中,最富盛名的概念莫过于发端于青春期的“同一性危机”。在这一时期,青少年试图弄清楚自己的独特性,他们努力发现自己独特的优缺点,以及在未来生活中能扮演的最好角色——决定此生要做什么并为之努力。这一过程中常常包括尝试不同的角色或选择,用以发现这些角色和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能力和理念。他们通过在个性、职业、性和政治的承诺方面缩窄自己的选择来试图理解自己是谁。即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阶段。

出于这一阶段所面临的压力,青少年往往会通过“心理的延缓偿付期”来探索各种角色和可能性。这一时期,他们通过上高中或大学,来对各种同一性进行相对自由的探索,可以暂时不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

马西亚扩展了埃里克森的理论。他认为可以根据两种特性——危机或承诺来看待同一性。在对青少年开展了深度访谈后,他提出了青少年的四种同一性类型(Marcia, 1966)。
马西亚四阶段
马西亚四阶段

已经达到同一性获得阶段的青少年往往是心理最为健康的,相比处于其他同一性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的成就动机更高,道德推理也更强。而同一性早闭类型的个体往往是自我满足的,他们有对社会赞许的高度需要,不过也有可能并不快乐。同一性延缓类型的个体则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焦虑,并体验着心理冲突,幸福感也最低。最后,同一性扩散类型的个体看上去无忧无虑,但很难建立亲密关系(参考《顽主》里的仨主角)。

但青少年并不局限于这四种类型(或阶段)中的一种,有些人会在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两个阶段之间摆来摆去,即使在成年期也可能出现重新探索同一性的情况。另外,即使一个人在同一性早闭阶段中过早自认从而确定了职业道路,但他仍可能在将来重新评价这个选择,而进入另一阶段。

接着讲埃里克森的理论。在获得同一性之后,进入成年早期,主要处理的是亲密对疏离这一心理社会冲突,也就是获得亲密感、寻找另一半的时期。老埃认为,一个人必须先获得个体的同一性,才能够致力于与另外一个人分享同一性。也就是说,在你爱某个人之前你必须先了解你自己。大部分男性走的是同一性—亲密感的路线,他们只有在职业开始确定下来之后,才在心理上为一种认真的关系做好了准备,也就是咱中国人通常所说的“先成业,再成家”。而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一项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形成了同一性的毕业生比没有形成同一性的毕业生更可能处于一种真正的、长期的亲密关系中(Stein & Newcomb, 1999)。

总之,老埃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尤其是他对青少年的同一性问题的概括得到了广泛的验证。不过,正如精神分析的理论通常存在的问题一样,它对过去的行为能提供很好的描述,却很难对特定个体的行为做出明确预测。嗯,又是一个事后诸葛亮。另外,他的理论也有一些缺陷和不足,下面会谈到一些。

【个体差异】

为了获得同一性需要花费多长时间?一般从18岁开始,同一性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明显。扩散期很快地消失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进入“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在一项研究中,有20%的18岁青年、40%的大学生及刚刚超过一半的24岁青年在慎重选择的基础上获得了稳定的同一性(Meilman, 1979)。

同一性在不同领域形成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某些方面比起另外一些方面形成得更早。在职业选择、性别角色态度、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等四个领域对青少年进行的评估显示,只有5%的青少年在所有四个领域获得了一致的同一性水平(Archer, 1982)。

【性别差异】

埃里克森的理论和弗洛伊德一样,主要考虑的是男性。他认为女性往往是直到选择了一个配偶并适应了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之后,才能完全地解决同一性问题。受到传统性别角色期望的影响,这种看法至少是部分正确的。不过对于少数具有男性性别角色倾向(呃,和性取向是两码事)的女性来说,她们走的也是和男性一样的同一性—亲密感的路线(Dyk & Adams, 1990)。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逐渐脱离传统角色而和男性一样参加工作,同一性和亲密感在发展上的性别差异可能会消除。

【文化差异】

埃里克森的理论是在现代工业化的西方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没有考虑跨文化影响。很多传统社会里的青少年仅仅是接受了别人期望他们接受的成人角色,没有任何心灵的思考或实践。对于他们来说,早闭很可能是通往成年的最适合的路线(C?té & Levine, 1988)。而即便是在现代西方社会,一些个体看起来也是直接从早闭阶段直接达到同一性确立。有研究者认为早闭也是现代社会中最适合的结果,它和幸福感及同一性获得的联系同样高(Meeus, Iedema, Helsen, & Vollebergh, 1999)。

另外,一些文化中压根就不存在青春期这么一个概念,就更谈不上同一性危机的问题了。而在经济落后或劳动力紧缺的国家,青少年往往不容自由地选择就要从事一项职业,被迫过早自认。所以针对发达国家的情况,现在倾向于用始成年期(emerging adulthood)这一概念来描述横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这一阶段,通常是18~25岁(Arnett, 2000)。

我想起来曾经在央视看到的一个《我们是光荣的八大员》的专题节目,那一集是讲不同时期餐饮行业的服务员。记得在结尾采访共和国的老中青三代餐饮行业的工作人员时,老一辈虽然当年工作容不得自己选择,但干了一辈子她觉得很自豪,如果有下辈子她还要当服务员;中一辈是从打工妹做到眉州东坡的中层经理,她觉得一路走来很充实很辛苦,但没说喜欢不喜欢;青一辈国外留学回来到德国酒店做服务生,尽管收入不错,但他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干这一行,希望找到自己最喜欢做的事。

【种族差异】

以上所讲内容主要是关于职业和价值观方面的同一性问题。而对于少数族裔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需要经历延缓偿付期来获得种族同一性。类似的,对于同性恋群体,获得性别同一性(呃,这和性取向是两码事)也需要一个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