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画 | 离我们渐行渐远的中国年味

 板桥胡同37号 2016-02-11

点击标题下‘琅沐创意年代’一键订阅关注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普遍采用透视法,突出了人物性格特征,场面繁盛热闹,增添了年画的表现力。




北方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清朝时期,杨柳青年画进入紫禁城,更是身价倍增,为森严的宫廷增添了活力和民间色彩,得到皇妃宫娥的宠爱。苏州桃花坞一带流行的民间木版画,是江南水乡的特产,图文并解,具有连环画故事风格。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勾、刻、刷、画、裱等纯手工制作。


线稿勾描



手工木刻


上墨水印


精细彩绘


注:图文取自于网络由琅沐整理编排,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联系平台授权发布

欢迎添加沐土陶瓷设计师泥人微信号: lungmo17   请注明行业/名字


缺什么也不能缺创意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琅沐创意年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