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行(3):印度人的行色人生

 小天使_ag 2016-02-12
在我来印度之前,有一件事儿是让我最为困惑的,为什么在英联邦国家中印度的发展最慢?此次的印度之行,让我的脑袋清晰了很多。我理解,这其中最主要的缘由恐怕只有一条,就是印度的宗教。在印度,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信奉印度教,差不多百分之十三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人信奉佛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但信奉佛教的人却不到百分之一。
印度教大概是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由当时的雅利安人传入的。也就是说,在释迦摩尼诞生的十个世纪之前,现在的印度教就已经传到了那里。当然,印度人对释迦摩尼也是顶礼膜拜的,并奉释迦摩尼为保护神。当时,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属于俄罗斯民族的白人族群,而当时的印度人却完全同现在的非洲黑人一模一样,而且是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过着原始的生活。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后,为了统治这片土地,他们便在印度教中植入了种性制度,也就是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种姓制度不断进化的结果,就形成了四个阶级,第一阶级叫婆罗门,第二阶级叫刹帝利,第三阶级叫菲舍尔,第四阶级叫首陀螺。雅利安人认为自己是优等民族,自然就是第一和第二阶级,印度当地人当然就是第三和第四阶级了。在我看来,种姓制度在印度人心里的渗入,完全阻碍了社会进步。即便人类文明走到了今天,这种种姓制度依然是制约印度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原因。
上面照片里的这位大胡子老哥是为我们开车的司机,他是印度教的一个分支锡克教徒。创立锡克教的教主原来也是印度教徒,并属第二阶级。因为不喜欢印度教里的阶级划分,便于公元十五世纪在旁遮普邦创立了锡克教,教徒基本都是第二阶级的人,而且他们的家也都在旁遮普邦。锡克教与印度教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有五个规定,蓄长发,留胡须,穿长袍,戴金镯,挂腰刀。而且头发和胡须从出生到死亡都不能理一次,头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包一块头巾。从这位老哥的装扮就可以看出一切吧!没有穿长袍可能是开车的原因。锡克教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男人无论干什么都会出去工作,不会呆在家里。
在印度人心里,他们一般把种姓制度中的四个阶级用人的身体来比喻。第一阶级的婆罗门,他们比作人的头颅,也就是支配人行动的中枢。把第二阶层的刹帝利比作人的双臂,也就是最能打能干的部分。把第三阶级的菲舍尔比作双腿,把第四阶级的首陀螺比作双脚。直到今天,在印度那些他们认为的上等职业,比如,医生、教师、律师等基本都是由第一阶级的人来做,第二阶级的人特别能干、能打,那么,政府、军队、警察、法官这些职业就有他们来做,尤其是管理国家的人。上一届政府总理辛格,本届政府总理莫迪,都是第二等阶级的。第三阶级的人只能从事农业、畜牧业,当然也可以从商。第四阶级的人差不多就只能干佣人这等伺候别人的事儿了。在印度还有一个阶层,就是被他们称为“贱人”的人,大街上的乞丐基本都是这类。据说,贱人出身的人似乎从出生开始就认为自己就应该做乞丐,他们不想上学,不想工作,不想明天,只要今天能过去就OK。
  在印度,还有3亿多苦行僧,这些苦行僧是什么都不做的,再加上乞丐和第四阶级的人,差不多有二分之一的人是不创造财富的。也就是说,在印度的12亿多人口中,有6亿人多人是不为国家做贡献的。我就想,有这么多人吃闲饭,国家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呢?印度的贵族说,菲舍尔和首陀螺的人只会生孩子。也正是因为这群人只想生孩子,才使得印度人口基数不断膨胀,而且穷人越积越多。当然,印度政府也在积极想办法,比如,现在印度全国的学校教育都是免费,而且都提供免费午餐,就是希望那些穷人的孩子都能去上学。在公务员任用方面,如果试卷100分,只要第三和第四阶级的孩子能考过30分就录用,而第一和第二阶级的贵族必须考过90分才可以。对于那些乞丐,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给他们分配房子,但这些人会把房子卖掉,继续睡在大街上。
在印度旅行,一想到种姓制度划分的阶级,我心里就不知是一种什么滋味,是伤感,还是困惑,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很多时候似乎还带了些恐惧。一个人,出生以后基本就决定了这个人一生能干什么,这是一件多么悲哀和无奈的事儿啊!如果生在第四阶级的家庭里,女人可能一辈子只能干佣人,男人能干什么还不知道。此次的印度旅行,为我们导游的是一位会说汉语属于第一阶级婆罗门的小伙子,他家里雇佣了两个第四阶级的佣人,一个负责打扫卫生带孩子,一个负责做饭。每个月,两个佣人的工资加在一起是10000卢比,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我对他说:“印度的这种种姓制度确实太可怕了。”他却笑呵呵地对我说:“这样很好啊!”我的一位朋友了解了这件事儿之后说了6个字,“存在即是合理。”想想这6个字,还真有些哲学思想在里面。或许我的观念里确有需要清理的东西,因为要我现在理解这件事,真有困难。
说实话,种姓制度这件事在我们国人的思想观念里是绝对无法理解的。印度的免费教育、免费医疗是令人羡慕的,但这依然改变不了人们的旧有思想,似乎处在每一个阶层的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无论哪个阶层的人似乎都觉得他们就应该过他们该过的生活。
    此次印度旅行为我们做导游的小伙子,曾在我们中国的浙江大学留学一年,而且专攻中文。让我特别欣喜的是,这哥们对印度历史基本达到了熟知的程度,而且还有自己的思考,这是我此次印度之行最感幸运的。从我们见面到与他拥抱分别,我可能向他提了100个以上的问题,小伙子耐心地、不厌其烦地一一给我做了解答。对于我,前往印度似乎只有一个疑问,同样是英联邦国家,同样是联邦制的民主国家,为什么印度发展的不好?这位小伙子把我心中的这个疙瘩解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