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霞浦人如何将自己锻造成“八闽全才”?

 独钓秋江雨 2016-02-12

霞浦:“八闽之全才”——林嵩


在霞浦,

有一个人被誉为“八闽之全才”,

这是极高的赞誉。

约于公元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生于

长溪(今霞浦)赤岸,

他的名字叫林嵩

字降神,又作绛神。

林嵩自幼天资聪颖,好学有大志,

负笈前往灵山,

自己建造了一个草堂书院读书

(灵山今属福鼎市太姥山镇礼澳村)

古人的求学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图:罗 健

僖宗乾符二年(875年),

林嵩赴长安,也就是当年的帝都赶考,

以所作《王者之道如龙首赋》一举考中进士科,

成为继“开闽进士第一人”薛令之

之后闽东最负盛名的及第者。

薛令之画像

林嵩亲手构筑的草堂书院是福鼎史载的

第一座书院,

也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

因林嵩在灵山筑草堂读书,

所以灵山又多了一个名字——草堂山。

沧桑千年,草堂山依旧青翠高耸,

一缕文脉也绵延而今。

草堂书院遗址(图:冯文喜)

草堂书院遗址石径(图:冯文喜)

林嵩中举后,

第二年便依照惯例荣归故里,

除叩拜高堂,欢会亲朋外,

还带头用赶考剩下的旅费为基金,

率众人在“河流湍急,

一雨成灾”的家乡兴建蓝溪桥。

福建观察使李晦极为推重,

称赞林嵩“气擅琳琅,学勤经纬,

禀山川之秀气,占闽省之全材”,

特地上表,

奏请更改乡里旧名。


唐乾符五年(878) ,僖宗诏准,

改赤岸乡为“劝儒”,林嵩故里为“擢秀”,

同时授予林嵩秘书省正字的官职。

长溪县令遵旨派工匠在林嵩宅门前,

竖华表,构碑亭;

造桂枝亭,

比喻登科如月中折桂。


公元881年( 广明元年),

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唐都长安,

家居农村任官不久深知农民疾苦的林嵩,

弃官返乡,栖居灵山谷中。

日以吟诗作赋自娱,或以垂钓蓝溪。

在寂寞的生活中,为排遣愁怀,

常与后岐道士陈蓬诗文往返,

并纵情山水,游览太姥,

作有《太姥山记》,

还在太姥山麓蓝溪上修建蓝溪桥。

其所写“一任旁人谈好恶,

此心愿不愧苍天”的诗句,

充分表达其当时的心情。

图: 林熙

中和四年(884年),

陈岩任福建观察使,

林嵩改文就武,被聘为团练巡检官。

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不久,转为度支使,掌管军队财权,

仍尽心竭力,理财节用。

黄巢起义军撤离长安,

唐朝廷返都,林嵩被召回,

任《毛诗》博士,

后出任金州(今陕西安康)刺史,

在职期间,勤于吏治,

忠于职守,“政声感人”。


林嵩晚年无意仕途,辞官回家,

隐居于梨溪畔(今霞浦龙亭风景区),

在“梨花草堂”内吟诗作赋,

过着清淡与世无争的隐世生活,以终天年。

林嵩学识广博通达,工诗善赋,

才誉与当时名进士公乘亿相埒。

其诗赋如《华清宫》、《蓬莱山》等意境幽远,

恬淡自然,备受当时文人的赞赏。


林嵩于公元944年(开运元年)逝世,

享年96 岁。

这样的高寿,在当时实属罕见。

大概,这与他早年乐山,

晚年乐水一定有很大的关系,

仁者与智者的林嵩似乎以此来诠释那句话

——“禀山川之秀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