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雪峰读书 2016-02-12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启明按:每天坐车都经过国家图书馆,最近发现国图新开了一个展览,名字叫做“宋元善拓展”,今天和对象一起去看了下,一进门我并没有奔着宋元善拓展的展厅去,而是被进门后直面的展厅里正在展出的王家新老师的“向经典致敬”的书法作品展吸引了,于是就进去转了一圈,感觉收获颇多,由衷地佩服王家新老师坚持临习古代经典法帖的精神,能够感受到他对于书法经典那种近乎宗教徒般的虔诚。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有一句名言,叫做“stay hungry,stay foolish”,也许正是因为王老师始终坚持临习古代经典法帖,不断从中汲取精华并融入到自己的书写过程中,始终对书法抱着一颗“求知若渴,虚心若愚”的初心,才得以有今日的造诣吧。
 
       以下是这次展览的代后记《四十描红》及我拍的展厅内王家新老师所临摹的古代经典书法字帖的照片。

四十描红
 
文/王家新

       我的书法启蒙老师是父亲,他把范字写在报纸的左边,填补右边的空白就是我每天的书法作业。父亲写柳体,很骨感的柳体,我大哥、二哥现在写钢笔字还有父亲那种柳体的痕迹。我上小学和初中时是有书法课的,大概每周一次,内容就是描红,同学们大多写得被动、应付,我则比较主动、认真,经常意犹未尽,回到家里接着写,还参加课外小组,教美术的男老师姓宋,女老师姓乔。这种描红写仿一直到高中,当时可以买到人美社、上海书画和文物出版社的字帖了,有《多宝塔》、《颜勤礼》、《九成宫》、《神策军》、《玄秘塔》、《阴符经》、《倪宽赞》等,这些唐楷经典是我书法开蒙垫基的主要书体范本。

       今年我41岁了,去年春节后我又开始写唐楷,仍然是描红写仿的方式。我买了上百册描红本,原大的、放大的,全本的、选字的,早晨送孩子上学后到单位才7点多,可以写上一个小时。一支有笔帽的毛笔、一个铜墨盒加描红本,简单便捷,有人敲门时瞬间即可收拾起来,中午和下班后都可以写写。出差时也带上一本,用日本产的便携式毛笔,这样可以做到全天候、可持续,一年下来,这种描红本依墙而立已有两尺多高了。而在家里,我用熟宣或硫酸纸蒙在字帖上摹写,对临也都是通临、实临,原汁原味、力求毕肖,就像学乒乓球训练一个姿势,形成肌肉记忆,实战时才能应变准确自如。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此为王家新临习的《正气歌》局部

       儿子问我这不是小孩子做的事吗?你是大人了、是书法家了,为什么还这么写?我说是你爷爷让我写的。回想起来,这些年逐渐有了点名气,以为自己是著名书法家了,就一直在创作,在想方设法地创新,不愿意坐下来临摹了,临摹也是写些行草书,还是意临。我当选中国书协理事后,父亲很高兴,但对我的字一直不太满意。他曾问我为什么不写楷书参展?我说现在不时兴这样写了,多数人也写不好楷书啦。他说尽胡扯,不会写楷书算什么书法家!我用小楷抄写自己的诗给父亲看,他说你这楷书“不在体儿”,写楷书要让人看出你是学谁的,是学王羲之还是学颜柳的,要抓特点。学柳字就要硬朗,要有劲道;写字不能拖着笔,要振着笔才精神;起笔得藏着,末笔要收得住,字里含着一团气,不能泄了;你得临摹字帖,把每个字都整明白了,不能提笔时现琢磨。这些活,当时我并不以为然,父亲从年轻时就自负得很,挨他批两句很正常。可是,我心里明白,我这字该回炉了。

       四十描红,这种书写的状态很怀旧,仿佛回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安宁、缓慢而纯粹。在北京无数个沉静的清晨和午夜,我经常会在写到某个字时,突然领悟到父亲当年所讲的道理,真实不虚,那是一位非著名书法家的书写心得。而今,父亲已经卧病三年,写不了字了,也说不了话了,但从他的目光里,我能感受到一份忠告和期许。他告诉我写字是最骗不了人的,你有多深功底、多大学问,做人老实不老实,一望便知。父亲,那我就从唐楷开始,从描红写仿开始,重新做起了哈。

                                                                                                       2008年10月于京西颐园

附本次展出的王家新老师临习过的部分经典书帖: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王家新:四十描红(附向经典致敬书展现场拍摄照片)




ps:启明再次忍不住要和您分享一段话,不是我写的,是之前在书法江湖上看到的某位前辈的签名,如下:

书法提倡骨力, ­
谈清刚,遒韧, ­
这样的美的渗透力, ­
比任何说教和提倡都显得更有力量。 ­

因为它让一个人从精神深处去认识这种力量, ­
潜移默化表现为行动: ­
为人无媚态,为言不阿谀, ­
为事不半途而废,能矢志不移, ­
就是这种力量由内而外的显现, ­
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力量的渗透对社会所起到的精神净化作用远胜于一切政治说教和艺术形式点缀。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