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还是总结一下 人类文明来源于苏美尔文明。苏美尔文明根据其苏美尔神话记载似乎应该来自于外星文明,这个是另外一个话题,另外讨论。而苏美尔人智慧之神代表象征是鹰蛇手杖。而汉字中殷巴两字与鹰蛇有不解之缘。而人类文明与世界国家分布似乎也与殷巴有不解之缘。 根据与好友sswn的进一步讨论,不仅存在向东方传播的殷巴现象,也存在向西欧方向传播的殷巴现象。以下进一步总结殷巴代表含义: 鹰-殷:代表了国土,代表了母系传承(母字来源),代表了阴,代表了月亮; 蛇-巴:代表了首都,代表了父系传承(爸字来源),代表了阳,代表了太阳; 殷巴在一起代表了生殖。世界国家分布目前已经总结出六大殷巴区, 其中古代5个青铜文明代表全部都在殷巴区内。 向东传播: 第一个,大本营,文明产生地,中东殷巴区,苏美尔-古埃及文明
第二个,南亚殷巴区,古哈拉巴文明
第三个,东亚殷巴区, 三星堆-殷商文明
第四个,美洲殷巴区, 印第安奥尔梅克-印加文明
向西传播: 第五个,东南欧殷巴区, 古希腊青铜文明
第六个,西欧英法是最年轻的一对殷巴,已经跳过了青铜文明,直接进入了铁器时代了。向西传播的殷巴有可能走中北欧的波兰-德国-英国线路,一路留下以b(p)开头发音的地名(波斯尼亚,布拉格,布达佩斯,巴伐利亚,波恩等)。
这些殷巴似乎都是“比翼齐飞”,成对出现,但现在有些地方“殷巴”为争夺土地(殷的地方,巴的地方)却成了仇敌,比如中东以巴,南亚印巴,西欧英法。所以当初巴人要向周人献比翼鸟,期望与周人和谐共处。那么鹰蛇(殷巴)有没有合二为一呢? 有! 那就是苏美尔人的最辉煌的一个分支:古埃及-夏-周。 《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本来炎黄也是一对殷巴!而且是最直系的殷巴。炎黄占据中东和古埃及,炎帝部落以蛇(巴)为保护神,黄帝部落以鹰为保护神(殷)。后来炎黄部落统一,这是个重大事件,代表了鹰蛇(殷巴)合一了。鹰蛇合一的结果有两大象征,一是鹰蛇合一人为地造出了一种鹰头蛇身的动物,后来这种动物就演化成了龙。二是古埃及鹰蛇合一保护神标志又演化成了黄帝的姓-姬。而女字旁其实是侧向站立的鹰的形象象形,而鹰也是母系代表。所以后来周人的很多姓氏都带有女字旁,表示是鹰(殷)的传人。所以龙和姬是殷巴的统一。 古文有一个“母”字就象猫头鹰: 而另有一些“母字”又象眼睛蛇: 有可能母字在古时候,象炎黄统一后戴冠类似,有时戴白冠,有时戴红冠,这个母字可能有时候代表鹰-黄帝一方,有时候代表了蛇-炎帝一方。
而到了禹时,可能是统一了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所以夏启的“启”字就代表了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统一,殷代表了中东地形,下加个口代表埃及地盘。 最后最为重要的就是“夏”的统一了,这种统一在“夏”这个字上也是有体现的。 好友新伊林人又发现了夏字来源证据: (这个字的出处是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拉美西斯二世纪念碑(公元前1250年),古埃及人用这个字称呼自己的民族,西方考古学家解读它叫做Kmt)
让我们来分析: 首先, 从古埃及文可以看出, 夏与鹰也有关,而鹰正是原黄帝部落的保护神。 其次,“夏”字从“首” ,或理解为从“面” 。“首”与“面”中均含有“自”(人鼻),而这个图画也说明“夏”上半部果然来源于鹰首或鹰面。 再三,从古埃及文左上部分一个圆圈里面呈现一个白底大X形,或十字架,可能代表了“日”,与“巴”代表“日”含义相近。十字架是远古就存在的普遍符号,代表了太阳。巴比伦太阳神,通常与外接圆组成太阳轮。另外十字架也象征了生命之树,是一种生殖符号。(十字架也出现在墨西哥、秘鲁,最为重要的是出现在中美洲)。所以“夏”也是阴阳(鹰+日)复合体,也是殷巴的复合体。同时,日又代表了日华,所以夏又叫华夏。 至此,鹰蛇合一的三个典型代表全部都找到了证据:即(1)黄帝-夏-周人的姬姓来源,(2)夏朝的夏字来源,(3)龙的来源。 赞叹! 从分子人类学上以目前的数据也能推测中国人的母系几乎有一半以上应来自于炎黄部落。如此地玄妙,感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