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广天地]紫色马铃薯栽培技术(20130401) ![]() 紫色马铃薯是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表皮乌黑,富有光泽,果肉紫黑色,营养价值比一般马铃薯高,除含有普通马铃薯所拥有的淀粉、蛋白质、有机酸外,而且富含花青素、VC、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素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之称[1],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体,为世界马铃薯高端科技产品。紫色马铃薯最大的特点在于富含花青素,含量高达42.80 mg/kg,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抗癌、美容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目前,紫色马铃薯在国内栽培面积尚小,市场价格12~18元/kg,相当于普通马铃薯的6~8倍,一般产量22.5 t/hm2,经济效益超过15万元/hm2。 甘肃省定西,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强,昼夜温差大,蒸发量大,平均温度低,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具有适宜马铃薯生产的自然条件,且长期以来具有种植、食用马铃薯的生活习惯。 1 品种来源、品种选择与处理 1.1优质脱毒紫色马铃薯种薯,从甘肃圣容公司购买。 1.2 紫色马铃薯选用优质种薯 选择脱毒紫色马铃薯作种薯增产效果明显,紫色马铃薯种薯分层散光贮藏是培植优质种薯的良法,在播种时选择具有该品种典型特征、中等个头、完整、均匀、无病虫、无损伤的脱毒种薯作种,剔出带病虫、破烂、畸形的薯块。 2 紫色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1选地 紫色马铃薯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通气良好的土地,以呈微酸性或中性的砂壤土为宜。前茬作物为青稞、小麦、玉米和豌豆,尽量避免前茬连作,连作作物茬口不能超过2次。 2.2 整地施肥 在紫色马铃薯播种前先要深耕整地,耕层深25 cm左右,整地要求细、匀、松,创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条件。深耕前撒施腐熟羊粪农家肥22.5~37.5 t/hm2作基肥的基础上,播种时撒施过磷酸钙1 500 kg/hm2、尿素375 kg/hm2、硫酸钾375 kg/hm2。 2.3紫色马铃薯播种方式 温度常是影响播种期的主要生态条件。春播一般在10 cm土温6~7 ℃以上即可播种;秋播一般在日均气候25 ℃以下时播种。川西南山区和盆周山区紫色马铃薯春季播种最佳时期是1月下旬至2月上旬,平坝丘陵区秋季播种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为宜。采用人工点播的方式进行,整薯播种,株行距为25 cm×80 cm,垄高15~20 cm,www.cyone.com.cn保苗5.25万株/hm2左右。 2.4紫色马铃薯 田间管理 马铃薯幼苗出土5~10 cm时,结合除草进行第1次中耕,深度1 cm左右。10~15 d后进行第2次中耕,宜稍浅。现蕾时,进行第3次中耕,更浅,且远离根系,以免损伤匍匐茎。 齐苗后进行2~3次中耕培土除草定植,保持行间土壤疏松,保持地温稳定,培育壮苗促发棵。当植株高度达15~20厘米时用15%的多效唑10克对水15公斤喷雾,可控制植株徒长、抗倒伏。现蕾期块茎开始膨大,开花盛期块茎迅速膨大。因此在这个时期应摘除花蕾,减少植株地上部分对养分的消耗,促进地下块茎发育膨大 马铃薯出苗1个月左右第1次灌水,必须灌足。薯块膨大期浇二次灌水,这时是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所以必须浇透灌足。以后根据墒情确定灌水时间,在收获前7~10 d停止浇水,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治田间积水、马铃薯腐烂。幼苗期(齐苗后)追施氮肥,结合中耕培土用尿素75~120 kg/hm2对水浇施。 2.5紫色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非化学防治手段。病害以预防晚疫病为主,雨季来临后10 d左右喷1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喷2~3次,以喷叶背面为主。 2.6 紫色马铃薯适时收获 待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呈现枯萎,马铃薯块茎表皮老化,匍匐茎末端易脱离主茎时为生理成熟期,也是最佳收获期。收获时采用竹筐或纸箱装运,防止损伤紫色马铃薯块茎,将病虫伤害和机械伤害的薯块挑出,按种薯大小分级[3-4]。 2.7 紫色马 文章: 紫色马铃薯栽培技术
网址: http://www.cyone.com.cn/cfsp/2286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