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旧,往往是心头舌尖念念不忘的那道菜

 nhql 2016-02-13


  宁波老味道之怀旧之味篇

  茫茫食海,何处是当年撞击舌尖的那朵小浪花?寒窗苦读之后的孤帆远别,身处异地而乡音难改,乡愁也难遣。大富大贵后的衣锦还乡之日,心头舌尖依然念念不忘的故乡旧物,竟是一碗灰扑扑的臭冬瓜,两三颗黄泥螺!红尘已老,尘埃落定,当年存储的味道,鲜美依然。


01  臭冬瓜

一碗“臭名远扬”的冬瓜

  在江南酷暑的三伏天里,住在老房子里的宁波人便将餐桌移至室外,“露天吃夜饭”,那是一道延续了几千年的老风情。暑天闷热烦躁,胃口不开时,桌上都摆满家常的“咸下饭”,其中可能就有一碗世上独一无二的臭冬瓜!它作为宁波乡土灵魂菜,味道臭香奇特,而宁波人却对它情有独钟,嗜食成癖,可谓甬城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初尝第一口,觉得艰难无比,不堪承受,莫停箸!渐渐深入进去,又觉得兴趣无穷,乐在其中。逐臭冬瓜之味,这神清气朗的上古气息,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


02  牛肉细粉

一声“细粉”,那是味蕾的记忆


  宁波人对不少食物的称呼,是比较独特的。譬如喜欢将馒头唤作“淡包”,将粉丝称作“细粉”(又作“线粉”),用宁波话喊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说到粉丝,大多数宁波人,还是偏爱本地番薯粉丝,看起来“黑戳戳”的,久煮却不糊。资深吃客都晓得:街头吃点心时,点一客生煎,配上一碗牛肉细粉就是经典搭档,多少年吃下来,清淡中透着秀雅细腻,和婉安然 ……

  做牛肉细粉的老板们是几十年的老手势了,麻利地捞起一把泡在水里的番薯粉丝,将其塞进一个铁丝网兜后,把网兜挂在大锅沿上,浸烫在牛肉汤里。没过多久,将细粉倒入碗里,丢入几片切得比纸还薄的牛肉,随意地撒点盐和葱花,匆匆端将上来。牛肉汤极鲜,粉丝吸足了牛骨大汤的精髓,油滑爽劲。

…………………………………………


03  猪油拌饭

属于宁波人的“黯然销魂饭”


  在我们的脑海里,是否有一碗饭会让人触景生情、黯然销魂呢?如果有的话,那肯定是童年的猪油拌饭!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来说,曾经的猪油拌饭是童年生活中一道独特的美食,而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儿时滋味,情独钟、意难忘。国人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然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也许一碗很土的猪油拌饭会让舌尖瞬间爆炸,猪油的喷香,带给你永世难忘的快感,即便现在想起来,舌根底下还会忍不住分泌出口水。

  蔡澜先生说过,“每个饕客心中,都有一块猪油膏”。端着一碗油亮而剔透的拌饭,在老墙门里边吃边走,毫无羁绊,一路吃去,一路是猪油拌饭的飘香;抑或全家围坐在 25 瓦的灯光下,没了往日叽叽喳喳的插嘴,换作大口大口地扒饭。一番狼吞虎咽后,还觉得吃不够。那一碗碗猪油拌饭,让人在清贫与艰难中,对生活燃起了一个又一个希望,营造了直抵内心的温暖。

…………………………………………


04  宁波?菜

做菜像做人,耗时、耗力,但有滋味


  藤花古屋下的弄堂人家,擅烹家常,有一门独特的烹饪技法,那就是“?”(方言音“ kào”)。这种传统的烹饪技法,并非将食物置于明火中?制,而是用文火收干食馔中的汤汁,待汤汁全部渗入食材后,才起锅装盘。这种烹饪技法,费时、费柴,?一个菜起码得个把钟头,但咸鲜入味。

  一碗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浓油赤酱,工夫烧足后,入口即化,不必费力咀嚼,上了年纪的老人最爱吃。用它“过”泡饭,呼噜呼噜地会多扒上一碗。即便是外乡人,也对这道菜颇为推崇,吃过后会称赞不已,不胜吃惊地连叹:“喔唷!你们宁波人,怎么连青菜都可以红烧得这么好吃 ……”


来源:《宁波老味道》

图片:网络

实习编辑:小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