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承认医生价值—吃亏的永运是患者

 昵称30633814 2016-02-13
  作者:秦永方

  现在很多患者到医院看病都不相信医生,因为看到很多对医生负面的宣传,吃回扣收红包,乱检查过度治疗等,怕医生骗他的钱,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冲突频繁,其主要原因是对医生的价值不认可,结果吃亏的还是患者。

  1、 医生才是最可爱的人

  医生学习培训周期长,投资成本大,面对医疗秩序失范,医患关系紧张,加之工作时间长,技术风险大,劳动强度高,没有固定休息时间,长期在紧急高压的状态下工作,有时还不被患者理解,在医院做绩效管理咨询访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我们每天上班只有一个心愿,就是今天能平平安安的去,平平安安的回家。我们的医生承担的太多,作为患者生命的守护神,他们在默默无闻的善尽白衣天使的使命,医生承担了许多不应该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因为他们是体制和机制的替罪羊,要为患者看病解除病痛,要担心举证责任倒置赔款风险,要为医院赚钱等等,医生才是最可爱的人!

  2、 认可医生价值让医疗价值回归患者少吃亏

  与医生价值相对应的薪酬待遇,却不能体现医生的价值,对医生价值不认可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价对医生价值的不认可--吃亏的是患者

  医疗服务定价严重扭曲,专家门诊诊疗费仅为4~12元/人次,手术治疗技术收费价格也不能体现合理的劳动价值,刺激医生通过大检查、重复检查增加收入,吃亏的是患者。

  (2)举证责任倒置--吃亏的是患者

  举证责任倒置,如果病人因为医生少做了检查,一单出现医疗纠纷,医生需要举证说明自己没有过错,于是医生只能给所有的病人把能做的检查都做一遍,所以我把检查分为两类,一类是诊断性检查,是用于疾病必须做的检查,一类是防御性检查,防范医疗纠纷和药占比过高,吃亏的是患者。

  (3)医保对医生价值的不认可—吃亏的是患者

  医保支付结算制度,按照医疗项目和预算支付结算,由于医疗收费价格不合理,医保支付对医生的价值也不认可,促使医生逆向选择,多检查、过度治疗,吃亏的还是患者。

  (4)财政对医生价值的不认可—吃亏的是患者

  财政投入较少, 90%收入都要靠自己赚,医院要运转,总是离不开钱,钱从何来,羊毛出在羊身上,吃亏的还是患者。

  (5)工资薪酬不认可医生的价值—吃亏的是患者

  对医生的价值不认可,医生的名义工资较低,与医生的付出相比不成比例,堤内损失堤外补,靠药品回扣、耗材回扣、红包等社会补偿机制发挥作用,吃亏的还是患者。

  (6)患者对医生价值的不认可—吃亏的是患者

  患者把医疗服务当成一般服务,过分强调患者满意度,误导患者是上帝的感觉,我交钱医生提供服务公平交易,还出台不签订不收红包协议,不尊重医生的结果,吃亏的还是患者。

  3、 认可医生价值患者才能少吃亏

  古语有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生职业介于上帝、佛与普通职业之间,《白岩松:医生的五重价值》:从医德到医者仁心,再到治病救人,都体现了医生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价值——生命价值。医生第二个价值就是抚慰整个社会。第三个价值是情绪价值,第四是社会的信心价值。第五是科普价值。

  奥巴马医改以按价值付费方式代替传统的按服务项目和服务数量付费方式。从2012年开始实施“价值为基础的报销”政策,利用财务激励让医院更加重视医疗质量,减少由于医疗质量造成的费用和浪费。建立以医院价值为基础的购买计划(Hospital Value-Based Purchasing Program),对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医院进行奖励,同时减少对表现差的医院的资金支付。

  我国自新医改以来,政府派与市场派一直在改革道路上争辩,目前政府派占据上风,推行行政导向的医改,但是到了医院“最后一公里”,改革几乎成了文件医改,不能触及实质,关键就是对医生价值是否认可,没有对医生价值认可的医改,不能充分调动医生积极性的改革,患者、社会都必将付出巨大的成本,因此,通过绩效制度变革,从收支结余提成绩效工资增收模式,转向《工作量效能积分绩效管理》内涵质量提升模式,承认医生价值形成全社会共识,让医生获得合理的、有尊严的名义收入。鉴于国情,目前来说不很适宜实行年薪制,因为医院事业编制行政身份没有打破,外部公平性很难调整,实行年薪制绩效考核难,需要防范高薪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导致效率下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