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年画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可真有很多门道,很多讲究。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年画和门神,最早是一路,在门上贴“神荼”、“郁垒”门神像,后来到唐朝后是秦琼尉迟德,都是为了辟邪,后来一度流行美人图,灶君、关老爷等门神也纷纷登场。 到明清之后,历史故事的“孟母教子”、“岳飞枪挑小梁王”、“牛郎织女”、“白蛇传”、“三国”、“水浒”以及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除此之外,还有“老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纷纷登场。 空城计 赵云截江夺阿斗 穆桂英挂帅 赵子龙单骑救主 哪吒闹海 白蛇传 因地域划不同,年画又划分为不同流派,最著名的中国“年画四大家”:河南朱仙镇、潍坊杨家埠、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其中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最为悠久,可谓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和发祥地。 朱仙镇年画《刘海戏金蟾》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黑白画和套色画两种形式,手工水印。形式有文武门神、神像图、戏出和挂笺等二千余种,线条粗犷,形象夸张,左右对称,色彩艳丽。 朱仙镇年画《灶王像》 山东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所在的杨家埠村在潍坊市东北15公里处,最大的特色是与时俱进,每年春节的题材都不一样。桃花坞在苏州北,他们的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 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天津杨柳青版画全盛时期,全镇连同附近的30多个村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可是文革中,杨柳青年画改为胶版印刷,传统工艺濒临绝迹。
年画的收藏,也渐热。现代中国最早注意收藏木版年画的是鲁迅先生。鲁迅所藏的开封年画,现藏于鲁迅博物馆中,这些年画都是孤品。 在海外,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荷兰图书馆、德国莱比锡图书馆都有专门收藏,相信这些民俗的小玩意会得到更多的人的关心和研究。 生活即艺术 艺术即生活 阵风 微信号:artgu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