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兩岸史話-歷代名人醫療外史(十之四)

 闲之寻味 2016-02-13

旺報 文/譚健鍬

李鴻章罹患肝硬化而渾然不覺,直至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導致窒息、休克而死,實在不能怨天尤人。

http://www./newspapers/20160213000774-260306


老邁的李鴻章是經常咳痰之人,一生愛抽菸,從他在天津拍的照片來看,茶几上放的是旱菸。老年菸鬼,痰必多,咳必頻。連外國人都知道他這毛病。每到一國,人家就為他特意準備痰盂。仔細觀察李的服飾,會發現他的腰部常有一錦袋。當時有人考證,袋子裡面裝著扇子、鼻煙等物,還有一個袖珍痰罐。

罹患肝硬化不自知

咳嗽咳痰、使勁排便,均可使胸腔和腹腔壓力發生急劇波動,各處血流更容易擠兌到食管和胃底的靜脈,此時的胃底動脈有如灌水汽球猛然吹脹,爆裂、激噴都在情理之中。

以上都是李鴻章病死的直接誘因。那麼,他的肝臟保養得怎麼樣?什麼原因加劇肝硬化呢?看來還得從他的生活習慣說起。

晚清大員中,李鴻章是思想比較開明的洋務派官員,對西方各國的洋玩意接觸較早,對喝咖啡、品洋酒也很在行。平時除了抽旱菸外,還喜歡喝點紅酒,特別是就餐時總喜歡多喝兩杯。1896年8月,他出訪美國,《紐約時報》就3次提到他喝酒。有記者提問:「他喝什麼呢?」隨從說:「他只是在飯後飲了一點葡萄酒,是產於法國的紅葡萄酒。」

眾所周知,少量攝入葡萄酒對於血液循環有幫助。不過,對於肝病患者來說,酒精畢竟是不速之客。因為,肝臟是酒精代謝的唯一器官。飲酒後在胃腸道很快會被吸收,90%以上酒精都在肝內被分解代謝。

它對肝臟的毒性表現在一,減低肝臟對脂肪酸的氧化,導致肝細胞膨脹乃至崩潰;二,引起肝細胞膜過氧化損害。由於酒精還會造成脂肪酸代謝的紊亂,又能促進脂肪肝的形成,儘管葡萄酒的酒精濃度一般不高,但長期攝入依然對肝臟不利,尤其是本身就有肝硬化的患者。此外,別忘了酒精是刺激性物質,容易對脆弱的食管、胃黏膜構成損傷,嗜酒的人就更容易出現胃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愛喝紅酒的李鴻章,雖每餐都有山珍海味,但仍鍾情於鹹菜和響蛋(皮蛋的一種,內含液體,略帶臭味),這大概源於合肥人的飲食舊俗。他認為飯後一小碗米粥,佐以鹹菜和響蛋,才是最可口的尾食。即使遠涉重洋到達美利堅,行李中還是攜帶了各種千奇百怪的珍貴食材,當然也不忘帶上這兩樣土產,畢竟吃慣了,須臾不能離開。

然而,皮蛋這種高膽固醇、高蛋白、高鹽又含鉛的食品,必然會加重肝臟代謝負擔,即加重了肝臟的損傷。肝臟的代償能力非常強大,很多時候只在它完全不能工作那一刻,才突然告訴我們,但那時身體已經崩潰了,再也無法挽回!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鹹菜。雖然纖維素較高的食物對胃腸蠕動、大便形成有利,但畢竟鹹菜含有很多鹽類和其他調味料,長年累月也會加重肝臟負擔。再者,這些食品本身粗硬多渣,容易磨損消化道黏膜,對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可謂雪上加霜。

如此看來,李鴻章罹患肝硬化而渾然不覺,直至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導致窒息、休克而死,實在不能怨天尤人。

客觀地說,眼界開闊的李鴻章幾乎比當時的士大夫都西化、時髦。他的日常生活融入了點滴西洋風,還為大清國引進了一大批堅船利炮,確實讓老邁的王朝「中興」了一陣子。對於現代醫學,他無疑是開明的。

1879年8月,李鴻章夫人莫氏患病,多次請郎中診治無效。據說莫氏中風導致半身不遂,中醫卻未能藥到病除。焦急之中,李鴻章想到了西醫。當時絕大多數知識分子心中,中醫仍然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認同西醫的中國人並不多。李鴻章隨即致函美國駐天津副領事畢德格(William N. Pethick),請他想辦法。

經多方協調,有位馬大夫被邀請參與了李夫人的診療過程。這個人中文名叫馬根濟(John Kenneth Mackenjie),是英國倫敦會傳教醫師。為透過行醫來救人、布道,他早年曾進入愛丁堡醫學院就讀。1875年,馬根濟受基督教倫敦會的派遣來華,先在漢口一家教會醫院當醫師,並曾到中國內地遊歷。4年後,他受命來天津接辦和主持基督教倫敦會醫院的院務。

兼採中西醫的先驅

在醫治中,馬根濟提出寶貴意見,還使用西洋醫術中的手搖電機,令李鴻章大開眼界。莫氏接受西醫療法後,病情很快好轉。月餘,竟基本痊癒。馬根濟遂名聲大噪,在北京也開始小有名氣。各地病患紛紛慕名前來。馬根濟為加深李鴻章的印象,特邀李鴻章等官員到基督教倫敦會醫院參觀其外科手術的過程。李鴻章目睹西醫的神奇療效,更對高明的馬根濟非常賞識,馬上聘其為官醫。

馬根濟建議在基督教倫敦會醫院基礎上擴建新院。李鴻章積極倡導,於是天津的仕紳、買辦紛紛捐款,共募集白銀6千兩,李鴻章又親自捐銀4千兩。(待續)

(旺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