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对策探究
2013-07-01
点击率: 188
荆州市军休办课题组 孙晓云 郭新武 吕莉 雷青华 陈筠
近期,我们按照市民政局党委关于“下基层,访民情、转作风、抓落实”的统一部署,遵循“问计于民”思路,成立军休课题组,在市直军休干部中开展“大走访”活动。孙晓云主任、郭新武副主任分别率队深入市直两个军休所,走访每位在家的军休干部。现场察看休干家庭生活现状和身体状况;当面聆听休干的需求与呼声;侧重了解休干对军休办、军休所工作人员、军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请军休干部为军休服务工作把脉支招。这次我们实地走访了72人。通过与军休干部面对面的交谈,加深了与军休干部的情感交流,耳闻目睹了许多在办公室不曾听闻的东西,对军休所的现状与问题有了更为透彻地了解,军休干部的特征与需求有了更为深刻地感受。 一、新形势下军休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课题 军休工作关乎离退休军人的切身利益,关乎军心士气和现役干部的思想稳定,关乎部队长远建设发展,与“强军梦”息息相关,是巩固国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党的老干部工作和国家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给军休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任务与新要求: 一是随着军队一切为了实战、为了打赢的战略实施,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和“强军梦”的拓展和深化,伤病残退休军人的接收安置不容丝毫懈怠,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越发重要; 二是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发展迅速,需要我们加快探索社会化、全方位服务军休干部的新路子,需要我们主动作为,更多地引进和利用社会优质资源为军休干部服务。 三是随着信息化日新月异,大数据平台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提高工作效率、实施精细化服务提供了条件,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及早建立电子信息服务平台,为军休干部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军休工作整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作重心由接收安置向服务管理转变,需要我们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五是军休干部进入高龄期步伐加快,荆州军休干部呈现高龄老人多、分散安置多、能力缺失多(空巢失能半失能多、身患多种疾病)、个性需求多的“四多”特征。从年龄结构看,入户调查市直72名军休干部,年龄最长的89岁(有3人),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52人,占72.2%;从居住方式看,分散居住的占多数,达42人,占58.3%;从行动能力看,空巢老人7人,占9.7%;失能、半失能的13人,占18%;从身体状况看,常年住院有4人,经常住院的12人,患多种疾病的35人,占48.6%。面对这群当年叱咤风云为党为国和军队建设建功立业,如今成为耄耋老人急需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时候,作为身居特殊岗位的军休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要把特别的关爱献给这群值得关爱的特殊人群。这就需要我们创新观念,以更多的精力思考解决分散居住、疾病高发的高龄老人的实际需求,为不同年龄结构的军休干部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二、荆州军休工作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市军休工作总体形势良好,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医疗保障得到全面落实,组织机构完善,硬件设施配套,工作机制运转正常,在接收安置、服务管理、发挥军休干部作用和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军休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引起各级服务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探究。 一是对规范化建设认识不足。总觉得荆州军休块头不大,地位不显,经费有限,底气不足。在管理层面上,讲客观因素多,找主观原因少,等待观望思想始终束缚着荆州各级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的手脚。在部分军休所长眼中,军休工作只求两个待遇落实到位,军休干部不上访,保持了稳定就是成绩,谋事不能敢为人先,做事不敢主动作为,缺乏担当意识、锐意进取和奋起直追的思想。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些年来,荆州在创建和谐军休家园活动时有过较大投入,各军休所环境面貌有较大的改观,各项硬件设施基本齐全,但与兄弟地市军休所相比,差距明显。在“双和谐”创建中,我们荆州始终处在第二方阵,3届评比表彰,荆州没有一家全国和谐军休家园。当前规范化建设和“三先”创建评比细则对所容所貌、电子信息平台、荣誉室、活动室、办公室等都有明确规定,如果荆州仍然按部就班,使不出大手笔,荆州与兄弟地市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三是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服务态度亟待改善。工作人员做得怎么样,服务态度好不好,老干部心中自有一杆称。有的工作人员对军休干部缺少感情投入,以应付的态度对待老干部。老干部反映,所里制定的“一帮一”联系户制度本意是好的,但流于形式,没有长期坚持。个别工作人员刚开始还来一下,后来就不来了,年底结账时要老同志补签评议。老同志说,你来都没来,我签什么字呀?这件事折射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反映出所里的责任制不落实,缺乏执行力。 四是规章制度不完善,缺乏执行力。通过20多年的实践,各军休所建立了一系列管人管物理财的制度,应该说军休工作的方面都有相应的制度支撑。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许多制度还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产物,没有与时俱进及时修订,与现实要求不相符;有的形同虚设,没有约束力;有的违背资产管理制度、经济合同制度,缺少责任追究;有的方面制度缺失,缺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问题一旦发生,将会手足无措。 三、荆州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对策思考 部省确定2013年是军休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年。军休工作由接收安置向服务管理转变,管理与服务以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针对新形势下军休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结合我市军休工作实际和军休干部高龄老人多、分散居住多、能力缺失多、个性需求多的“四多”特征,对荆州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应对措施: 第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军休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军休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延伸,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明确军休工作重点转移,服务管理服务为先,目的就是一切为了军休干部,一切服务于军休干部,一切让军休干部满意。这是党和国家对新形势下军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军休服务规范化建设,就是把广大军休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好的理念、好的做法、集体智慧上升为集体意志,成为统一规章,目的是更好地为军休干部服务。所以,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责任感,克服等靠要和无谓作为的思想,加快规范化建设的步伐,更好地为军休干部服务。 第二,加强内部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军休所领导班子建设。打铁尚需自身硬,没有好的班子,就不可能带出好的队伍。要培养所领导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善谋事,会做事,能成事。要充分发挥军休所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保证军休所的服务方向。通过党的组织活动和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使广大军休干部退休不褪色,热爱公益,奉献社会,发挥正能量。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军休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工作人员业务要精、政策要通,知识要广,协调能力要强,要学会报告工作,争取领导重视和政府部门支持,同时,还要懂得老年心理学、护理学,善于与军休干部心理沟通,寓精神慰藉于服务之中。随着形势的发展,军休工作需要引进素质高、服务态度好,爱岗敬业的专业型人才。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让工作人员熟悉政策法规,提高服务技能,打造爱岗敬业、服务精良的职工队伍。对应聘的公益岗位人员,也要一视同仁,重视职业教育。 第三,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提高规范执行力。没有规规矩不成方圆,订了制度不落实也等于白纸一张。军休所要在修正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按照新形势下军休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安置对象高龄、空巢、失能半失能多需求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服务管理规范。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预防高龄老人摔伤、突发病症和庭院防火、防盗、防煤燃气中毒事故。要重视安全防范措施。要重点加强军休经费和资产管理,保证专项经费不出任何问题。要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廉洁自律,坚决防止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第四,切实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质量。突出服务个性化、人性化、亲情化、精细化。随着社区网格化功能的逐步健全,社区养老托老组织、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工作者队伍、扶老助老产业蓬勃发展,为军休干部融入社区提供了便利,我们要引进社区的优质资源,为军休干部提供服务,探索服务社会化的路子。军休干部无小事,要做到事无巨细,有求必应。只要是军休干部需要,都要主动去做。走访中,许多老同志语重心长地说,“军休所是服务单位,切莫把军休所办成机关”。要改变过去那种高高在上,什么活动都是靠打电话的做法。对集中居住的地方,要设置服务值班室,有专人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为防止高龄老人摔跤,可在楼道安装扶手,军休干部学习、健身等活动场所尽量设在一楼,不要让老同志爬得太高。要倍加关注空巢家庭,倍加关心居住分散的高龄老人。对路途较远、身体有病,或行走不便的老人不能参加集体活动的,或采取送精神上门,单独补课的做法。服务前移,主动上门,少喊口号,多做实事,帮助军休干部做实实在在的事,让军休干部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要切实改进服务态度,对军休干部服务态度要和蔼,要带着感情去做。不要板起个面孔,事情做了效果不好。为军休干部提供的服务可以是有偿的,军休干部可以不选择,但需要的时候不能没有。 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按照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军休文化的理论探讨,努力进取,不断创新,为军休干部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让军休干部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