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1 07:51:48来源:河北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评论未来,京津冀将以“京津塘、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以京、津、石三大城市为核心,形成“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建设24条城际铁路。 日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轨道上的京津冀规划越来越清晰。 “四纵四横一环”城际网连京津冀 据悉,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将以“京津塘、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以京、津、石三大城市为核心,形成“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覆盖区域中心城市、重要城镇和主要产业集聚区。 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将一共新建城际线24条,分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远景(2050年)三期,总规模达3453公里。“四纵”:京石邯城际(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京霸衡城际(北京-首都第二机场-霸州-衡水)、津承沧城际(沧州-天津-宝坻-蓟县-遵化-承德)、环渤海城际(秦皇岛-曹妃甸-滨海新区-黄骅-滨州)。“四横”:京津塘城际(北京-天津-于家堡)、京唐城际(北京-通州-香河-宝坻-唐山-曹妃甸)、津保城际(天津-霸州-保定)、石沧黄城际(石家庄-沧州-黄骅)。“一环”:环北京城际(涿州-首都第二机场-廊坊-香河-平谷-密云-怀来-涿州)。 中部核心城市将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定位,将三地分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京津冀城际铁路规划也将围绕“四区”展开。 根据规划目标,中部核心区主要城市间要形成0.5至1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市之间形成1到2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形成0.5至1小时通勤圈。 2020年之前,中部核心区5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东部滨海区、南部功能区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都要覆盖城际铁路。 到2030年,东部滨海区远期基本现状5万人口以上城镇,南部功能区实现基本覆盖。 到2050年,东部滨海区、南部功能区的10万人口以上城镇全部覆盖城际铁路。 2020年前京津冀将优先建8条线路 据介绍,按照近期规划,2020年前,京津冀将优先建设8个城铁项目,分别为京唐城际、京霸城际、京滨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廊涿城际(涿州至廊坊段)、环北京城际铁路(廊坊至平谷段)、京张城际崇礼线、京石城际,实施线路总规模达1012公里。 此外,2020年至2030年将继续完成11条城际,分别为:白沟支线(安新至固安)、环渤海城际、津承城际、霸衡城际、环北京城际东段(平谷至密云)、津沧城际、石邯城际、定沧城际、衡沧黄城际、唐遵城际(唐山北至遵化)、京唐城际(唐山至曹妃甸段)。 到2050年之前,完成环北京城际(怀来至涿州)、环北京城际(怀来至密云)、京秦第二城际(平谷至蓟县段)、京秦第二城际(遵化至秦皇岛)。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京唐、京滨和京霸三条城际铁路计划开工建设,廊涿城际和连接新旧两个首都机场的城际铁路联络线也将力争开工。 “环北京城际”将跟河北紧密相关 此次鲜为人知的“环北京城际”也露出真容。 根据公布的大致走向,这条城际铁路主要途经涿州、首都新机场、廊坊、香河、平谷、密云、怀来和涿州,从而在北京外围画出一个圆,成为京津冀城际铁路网中的“一环”。 不过,城际铁路网分期实施方案显示,这一环将分四段建设,其中香河至平谷一段最先建设,已经纳入2020年近期规划中。 而平谷到密云一段则是安排在2030年远期建设;剩下的两段怀来到密云、怀来到涿州则安排在2050年远景建设。 追访 京津冀城际铁路功能定位是什么? 铁路部门有关专家:京津冀城际铁路是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服务于区域旅客内部的公务、通勤和生活出行,承担城市群内部的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核心区主要城市间的旅客运输。 同时,增强京津冀内城市间经济产业联系,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调整和要素流动提供基础支撑。 为什么确定这8条线路优先建设? 铁路部门有关专家:2020年前,京津冀将优先建设8个城铁项目。在项目规划中,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近期我们优先选择建设的8个项目都是最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设项目。 为何规划中不包括京张城际全线? 铁路部门有关专家:规划中不包括计划今年开工的京张城际,而是只有京张城际中的崇礼支线。这主要是因为京张城际规划为客运专线,类似京沈客专,与这24条城际铁路有一定区别。 另外,京霸、廊涿两条城际均将在首都新机场设站,而城际联络线则将连接新老机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