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怎样发掘出潜藏在中国大地里的科学“金子”?

 天函火玉 2016-02-14

怎样发掘出潜藏在中国大地里的科学“金子”?

马海飞

http://blog.sina.com.cn/gfis 20151014日)

屠呦呦的科研成果就像被埋藏在中国大地里长达40余年的“金子”,今天终于被外国人给挖掘出来了。诺大的中国,难道只有这么一块“金子”吗?肯定不是。一定还有。问题是怎样去发掘。这次该轮到中国人自己去发掘了。要是再让外国人发掘出来的话,那就太丢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术权威们的面子了。

问题是要怎样做才能有效地发掘出那些被埋没了的科研成果?我的想法如下:

第一步是把具有可能性的研究成果汇集起来。具体做法包括:

1)不问出处。不要把眼睛只盯在权威杂志和书籍中上,也不要只局限在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上。而是要洞察每个可以发表学术观点的媒体,甚至包括网路上的博客等等。民科与权威一视同仁。那些受到科学主流认可的科研成果反倒很难是突破性的。因此,那些发表在国际杂志上的成果可以忽略。如果那些成果重要的话,早就引起轰动了。相反,重点应该放在外国人不容易看到的可以发表科研成果的中文媒体上。

2)寻找与常识不一致的科研成果。“科学真理”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在刚出现的那个瞬间一定只掌握在少数一两个人的手里。虽然并不是所有独一无二的观点和成果都是“金子”,但含金量越高的科研成果就越是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当年哥白尼的日心说刚提出来的时候就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是少数中的少数,但他却是对的。这就是科学真理的独特之处。

3)要重视那些突破专家规定的红线的新理论。也就是说,那些否定经典和现有科学主流理论的观点是最值得重视的。例如“科学网”在它的网站上制定了这样一条红线:禁止散布“有违于人类科学史上业已公认并得到实践认可的科学理论”的信息。而我认为,就是那些有违于人类科学史上业已公认并得到实践认可的科学理论的新观念才有可能是最具有价值的。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当年就是这样的理论。它对那个被公认并持续了上千年之久的地心说做出了彻底的否定。是对当时最具权威性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理论的挑战。爱因斯坦对至今为止还有很多人相信的万有引力做出了否定。是对当时最具权威性的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的挑战。而这些突破红线的理论最终都带来了科学的革命性变化。如果当时的科学权威们像科学网那样把它们封杀在发声之前,今天的科学就会大大落后数百年。所以,那些冲破红线的科学理论才有可能是最具科学价值的。因此,我们应该重点从这些理论中寻找有价值的新理论。

4)具体收集过程可以通过各种不同途经。包括组织专门机构从文献和媒体中搜寻以及公开征集和寻求推荐等等。

第二步是对收集到的科研成果进行评审。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因为评审的专家如果水平不高,或抱有成见,他们就看不出重大科研成果中的意义。在中国很少有专家看到了屠呦呦做出的科研成果是诺奖级的这个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它才被埋没了40多年之久。这次诺奖的评审结果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不要看形式和外表,要看内容和本质。如果评审人员只想着从复杂的数学运算、用精密的科学仪器和阵容强大的科研团队这些外表上去审查科研成果的话,就很容易忽视那些用简单的计算方法、并不那么精确的观测数据和孤军奋战得到的重大科研成果。

仔细想想,哥白尼的日心说就是如此。他没有使用高深的微积分。连最简单的望远镜都没有。在他的理论中,天体运行轨道都是正圆的。与事实差距很大。而且,他也没有像今天的大科学家那样组织一个阵容强大的科研团队。但他的成果对科学发展来说却是决定性的。爱因斯坦也是如此。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更不可能组成什么强大的科研团队。据说爱因斯坦的数学也不是很好,不仅如此,爱因斯坦一生几乎都没有做过什么物理实验。就更谈不上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可是,他却改变了科学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论”,是与前人不同的“观点”。

所以说,对科研成果的评审不能单纯从表面现象和形式上看,更重要的是要看科研成果本身的意义。就像屠呦呦的成果并不是用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和科学方法做出来的,但它拯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因此是诺奖级的成果一样。其实,当年居里夫人的实验用现在的话说也都是土法做出来的。仪器和方法都只不过都是手段而已。

针对青蒿素和放射性同位素这些实物而言,从它们的实用性的重要程度上进行评审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传说中的“水变油”真的具备实用性,这就应该是一块“金子”。没有必要考虑它是不是由正规的国家科研团队研究出来的。当然,如果那只是一个魔术的话就另当别论了。不过我认为还是审查一下为好。我个人看了视频以后就很好奇。很想实地看看是不是真的。

对那些与实物不同的“理论”的审查就比较麻烦。在理论问题上人们争论的都是如何解释的问题。例如,关于自由落体现象背后的理论问题,牛顿把它解释为是万有引力拉动物体下落造成的现象。爱因斯坦把它解释成是时空弯曲的几何效应造成的现象。本人则把它解释为是质量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很难说服他人。

针对这类理论上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审查。

第一,从哲学的逻辑关系上审查。这是因为科学与哲学之间存在这样的原理:凡是正确的科学理论,在哲学逻辑上一定是自洽的。凡是存在自相矛盾的理论一定不是正确的科学理论。

第二,从数学运算上审查。这是因为数学与科学理论之间存在这样的原理:凡是正确的科学理论(主要是指物理学理论),在数学上一定是成立的。凡是在数学上不成立或无法表达的物理学理论一定不是正确的科学理论。

第三,从机制上进行审查。这是因为所有的自然现象的背后必定都有相应的机制。例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的自然现象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具有相应的机制。然而,产生这个现象的物理机制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另一个是地球自转。如果不是从机制上对它进行研究就很难认清客观的日出日落现象是怎么形成的。也就很难确定是日心说正确还是地心说正确。

所以,机制是解决各自用自己的理论对同一个自然现象做出不同解释的唯一方法。把产生日出日落现象的物理机制搞清楚了,日心说还是地心说的纠纷也就自然解决了。同样道理,在自由落体现象中,物体下落的机制也是一个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只有把这个机制搞清楚了,才能确定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是否正确。

因此,任何一个理论都要从机制上进行审查。理论不是实物。青蒿素的抗病机制即使不明确也不影响它治病救人的作用。但理论不同。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虽然具有实用性,但它并没有反映出万有引力现象背后的机制。如果要认清牛顿万有引力理论是不是一个正确的科学理论,就必须从机制上进行研究。同样,对那些想要用来取代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的新理论也必须从机制上进行研究,以便确定这些理论是否正确。正确的理论只会有一个。而不正确的理论可以有很多。因为一个现象只可能从一个机制中产生出来。否则,那个现象就是假象。

我真心希望中国的科学机构能在屠呦呦获诺奖的带动下认真筛选一下在国内发表的科研成果。一定会有巨大收获。让全世界看看潜藏在中国大地上的科学实力。让中国以一个真正的科学大国的形象站立在科学的最前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