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为什么喜猿不喜猴

 闲庭斋阁 2016-02-14

    屏幕快照 2016-02-12 下午3.35.46

《仿易元吉槲树双猿图》-张大千 

  张大千在论画说中写道:“我爱画马、画猿、画犬,因之也爱养马、养猿、养犬。猿是世界上最有灵性,最有感情,但最怕伤感的动物。猿与猴子是不同的,一般人总是分不清。猴子性淫,难分好歹,你喂猴子的东西它乱咬乱丢,明明吃饱了,也要啃一口来吐掉,接过来再抛掉;猿就不同了,饱了之后就不要,还有小孩子手中的食物猿不会抢,猴子可就会乱来,所以我是喜欢养猿而从来不养猴子。”

  传说在张大千出生的前一天晚上,他的母亲梦见一位白髯长者托着一只黑猿交给她,并叮嘱道:“要小心照顾黑猿,它怕荤腥,怕拘束。”次日,张大千诞生,人们都说他是黑猿转世。而张大千自断奶之后,确实不能沾一点荤腥,一沾荤腥就会呕吐。家人们更加相信梦兆之说。

  1949年,张大千迁居澳门朋友家居住,花重金买来两只长臂白猿养在园中,朝夕相处,仔细观察猿的一举一动,对猿写生,使他熟悉了猿的生活习性。此后,最多时他曾饲养十余只猿。后来在他摩耶精舍的画案边,总有一只白面猿陪他绘画。张大千外出时,喜欢戴着高高的帽子,怀抱一只猿,甚至还抱着猿去坐飞机。

  张大千终生画猿,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作《仿易元吉槲树双猿图》,直到81岁时又作《攀猿图》。六十年间张大千曾画过不少猿画,其中应以敦煌礼佛后之《槲树双猿图》最负盛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