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姑\尼僧”的由来

 陋室书屋2 2016-02-14

尼姑是汉族地区对信佛出家的女子的俗称。确切的称谓应是“比丘尼”,这是梵语的译音。佛教第一个出家女子是摩诃波奢波提,她是释迦牟尼的姨母。释迦牟尼出生后7天,生母摩耶夫人去世,由姨母抚养成人。释迦牟尼成道后,摩诃奢波提随释迦牟尼而出家。
    “摩诃波奢波提”汉语意译为“大施主”、“大爱道”,所以,我国汉族地区又称佛教出家的女信徒为“爱道堂”。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当时由于佛典传译不广,一般人只知剃除须发即为出家。直到区晋末年,我国尚无符合戒法的比丘尼。
    直到南北朝宋元嘉六年(公元429年),才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8位比丘尼乘海船到宋都城建业(今南京)。她们是最早到中国来的外国比丘尼。元嘉十年,又有狮子国比丘尼铁萨罗等11人来到中国。她们在南林寺筑戒坛,为中国尼众慧果、净音等三百余人重新受戒。从此,我国才有如戒如律的比丘尼。

    佛教自汉朝传入我国。第一批世界女尼是以释迦牟尼的姨妈摩诃波闇波提为中心形成的尼姑僧团。我国第一位尼僧是西晋时期的净检。净检是彭城(徐州)人,父亲是一位地位不低的官,有文化,曾为贵族子女教授过琴书。开始不被正式认可为尼姑,后结二十四人于竹林寺修行,至公元357年才登坛受戒为正式僧尼。与净检同时,北方十六国也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僧尼,如后赵的安令首、前秦的智贤、东晋的昙备、道容、妙音等都蜚声一时,颇受当朝的器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