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成语遇上英语

 五叶春蕃 2016-02-14

                                                    当成语遇上英语

    当我们中国独有的成语遇上外来的英语,会发生什么呢?请往下看吧:

    先找两个本身就是外语血统的瞧瞧—1: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我想高中英语水平的童鞋应该都能看懂吧; 2:以眼还眼(eye for eye ),这个出自人老外的经典《圣经》,当然啦,以牙还牙,也是如此(tooth for tooth ),有点意思吧。

    在英汉翻译间的转换中,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成语“倾盆大雨”或者“大雨滂沱”,如果用英语中固有的表达方式翻译的话,就是“rain cats and dogs',怎么下的不是雨,改成猫狗了?在英语文化中,猫狗是天生的敌人,在一起往往是你喵两声,我回敬你三声汪汪,所以呢,就用它们的吵闹声来借指大雨哗哗的声音。这也够能穿越的。亏英国人想得出!

    如果,你想形容”光明正大“,而你又不想照着汉英词典记长而且复杂的词组(just and honorable或者open and aboveboard).那么,老单教你一种最简单的表达方式:play the game 。我估计你看完准得乐,这难道不是小学就学过的”玩游戏“吗?干嘛哄骗我们这些懂点英语的人呢?这么想你就错了!”play the game'最早指在比赛中遵守规则,由于准守规则必然不会搞暗箱操作,所以可以经过引申来形容(行动)光明正大。

   咱们最后来看看英语中的习语,被翻译成汉语中的成语,是否会变味儿呢?就举一个例子,英语有这么一个习语,单词都很简单,相信大家看了心中都能直译出来:have an old head on young shoulders,不过你的译法对吗?你是直接翻译成“年轻人的肩膀上长着一颗看起来很老的头”吗?如果是的话,那你又错了!这个习语一般翻译成“年纪轻轻却有见识广博的头脑”,咱们换用一个成语形容,那不就是“少年老成”吗?

   当一种语言碰上另一种语言,背后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在碰撞。希望大家在学习英语时,不妨采用老单上面比较的方法,来他个中西交流,那样的话,便是:一个成语,两分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