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明

 月升馆 2016-02-14

 无明

无明并非简单的无知,或者错误的认识;无明实际上是认识的错位,从根基上讲是对哲学本体的不了解,导致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错位。它把阿特曼与身体、感觉器官以及内部思维器官等相互附托,通俗地讲,就是把人与阿特曼等同,把命我等同于真我,

最早出现无明这一概念是在《广森林奥义》第四分中,一共出现了三次。[15] 通过对《广森林奥义》第四分中的无明的解析,可以看出无明一词有三重意味:

(1)、对某种知识的欠缺,也即无知(《广森林奥义》IV.3.20)。同时,这种无知并非单纯的、消极的,而是具有积极发挥作用的因素,因此,也可以说是可以生起结果的一种原因。根据商羯罗对《广森林奥义》的注疏,无明是因为潜在印象(vasana)的缘故才生起了误知,[16] 换言之,梦中所见诸现象,本非实在,而是由觉醒时所得潜在印象所引起,这是一种误知。

(2)、无意识的状态(《广森林奥义》IV.4.4)。杜依森(Deussen)认为,奥义书说人在逝世后进入轮回时,他会蜕去肉身和去除无明,这个无明实际上指的是人的"全部的经验知识"(entire empirical knowledge of things)。[17] 因为在《广森林奥义》(IV.4.2)中曾说在死亡之时,"知"(vidya)、业(karman)、前世之识(purvaprajna)三者会伴随阿特曼轮回,那么,这个知显然是一种对经验世界的认识,而不是对梵的认知,因为梵知是不可能伴随阿特曼轮回的。vidya与avidya是一种对立的状态,明是对经验事物的认知,而无明也就是认知能力的缺失,因此当是无意识状态。

(3)、非真知(《广森林奥义》IV.4.10)。奥义书哲学家认为,陷入无明的人们面对的是黑暗,而对误知感到满足的人则将陷入更大的黑暗之中。对一般的知识不能盲目地赞美,因为那些都是经验知识,是误知,只有远离了知与无知的对立的真知(梵知)才是使人们脱离生死的解脱智慧。因此,无明就是对真知的缺乏,或者是将经验知识误认为真知。祭式也属于一种非真知(行为,karman),也属无明。

 

词解

阿特曼:“自我”、“神我”、“精神”、“灵魂”,印度哲学术语。

附托:1.依附寄托。 2.假借﹐凭借。

 

灵性书籍下载连接:http://chenzhonge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