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氏奇穴针灸学

 实力9 2016-02-14

历史沿革

建设历史

董公景昌先生(1916-1975),山东省平度市人,始自其先祖曾以针灸医
董公景昌先生(1916-1975),山东平度县人
术救人,家道小康,十八岁在原籍设立针灸诊所,服务桑梓,不计诊费,抗战时期,离乡从戎,胜利后解甲归里,后在青岛设立针灸诊所。未几年重行入伍并随军到达台湾。
1953年,以旧病复发请准退役蛰居台北,重操旧业,并为军界同仁义务应诊。董氏羁身军旅,先后达十三年,每于军旅空偬之际,为同胞施针治病,卅年来诊治病患近四十万人,即登记可稽者达十万人以上。以董氏针法异于正统,取穴尤其奇验,在针灸学术上夙自令成学派,殊为针灸学者所推崇。
(摘自李国政《台湾董氏针灸经穴学》。)

取名源由

董公很喜欢马,故其许多穴位取名皆与马有关,例如足驷马、指驷马、马金水、马快水等,故此针法取名亦与马有关,称为倒马针法。另马跑得很快,即迅速之意,取马为名亦有速效之意。而且此倒马针法,更是名符其实的“倒马”,因为若是马缺少一只脚,剩下三只脚便会倒下,故此倒马的意思便是使“马倒”,即剩三只脚,运用于针灸治疗上,即是用三根针,针刺的意思。从董公所传之奇穴中,大都为三穴一组之布置即可体会董氏奇穴之真谛。此道理很容易便可明白。故可知三针倒马为主要,两针的运用较属特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