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溥儒《碧山过雨图》

 江海寄余生书馆 2016-02-14
溥儒《碧山过雨图》

溥儒 碧山过雨图 嘉德2011 成交价48.3万元



作品鉴赏

张大千曾说:“中国当代画家只有两个半,一是溥心畬,一是吴湖帆,半个是谢稚柳。另半个已故去,那就是谢稚柳之兄谢玉岑。”于非闇在《艺圃》上以“南张北溥”为题写道:“张八爷(张大千)是写状野逸的,溥二爷(溥心畬)之图绘华贵的。论入手,二爷高于八爷;论风流,八爷未必不如二爷”。画作扑面而来一股萧疏高逸、古雅清寂中平添了一层韵味。他的画面上经常出现的亭台楼阁、高古人物,虽然气派豪华,自有一股王家气势,但又总要加上寒林、淡雪、孤帆,以至一番景致如静水映月,镜中之花,可望而不可得。溥心畬虽然有“北宗”山水代表人物之称,他早期绘画用的多是南宗画法。他在自述中也提到:“初学四王,后知四王少含蓄,笔多偏锋,遂学董、巨、刘松年、马、夏,用篆籀之笔。始习南宗,后习北宗,然后始画人物、鞍马、翎毛、花竹”。由南宗入手的溥心畬在继承北宗山水特征的同时,并没有失去南派山水的秀润之色,而是提出自己的认识,并在实践中有所突破。先生自言:“如若你要称我为画家,不如称我为书家,如若称我为书家,不如称我为诗人,如称我为诗人,更不如称我为学者”。先生在作品上大多用行书书写自题诗,其书写笔势流畅,气韵连贯,此四屏上的书法题款同样字字珠玑,书法卓绝不凡,飘逸潇洒。先生的山水画无论水墨还是青绿均取古法,用绢或矾纸为主,笔是弹性极好的狼毫。在动笔之前,他心中的山水早已成竹于胸,它们是大自然的形态与精神领悟有机的组合体。那些看似熟悉的小桥、山石、草木,对其本质的把握除了来自于画家长时期的观察,还得自于他敏锐的洞察力。目之所及,心之所思必然会在画面上有所反映。其山水画取景奇峻,构图既有密不透风,也能疏可跑马,充满意趣。他的笔墨技法放任自然,却恰到好处,收之为收,放当之为放,寒林重迭,楼观精致,严密中渗透一种萧散旷澹之象。他的画一般着色不多,但并不是不重色彩,而是强调色彩的意趣,设色主要以浅绛为主再施花青。画中的亭台楼阁虽有“界画”的特点,但设色淡雅,并不像一般界画那么工整华丽但却生动异常;近景小桥上的人物凸显著古意,流露出向往山林的归隐之心,反映了画家当时精神生活的幻想化状态。
题识:碧山过雨夕阳收,孤峰凌霄水自流。红树白云生画意,萧然忽作洞庭秋。宗尧兄属临唐杨升没骨画法。心畬。


作品资料

溥儒 碧山过雨
【估价】单位RMB60,000 — 80,000
【成交价】单位RMB483,000
尺寸:95×27cm
作者:溥儒
日期:2011-03-20
材质:纸本
装裱:镜心
钤印:天籁、旧王孙、溥儒
说明:张中尧上款。




溥儒《碧山过雨图》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