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耕读传家

 忽看世界转繁华 2016-02-15

耕读传家

  (2009-01-30 16:44:0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生活

耕读传家

    上次写了《读书有用还是无用?》一文,就想到上午年乡村中老年人经常要提起的一个文绉绉的词语:耕读传家。“耕读传家”曾是中国人理想的农村家庭生活方式,现在基本上已经被人遗忘,估计这个说法都不会再有人提及了。前十多年的光景,我在闽粤一带农村还见到很多家庭与宗族祠堂的春联横批是用“耕读传家”四个字,这在我们湖北是极少见的;可见,只有在比较富裕的农村社会,家庭才不负“耕读传家”的匾牌。
  耕”是指种田,这是农民的本分,即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此安生立命;而“读”则是指种田的人在农闲时也以读书为乐,更因为“读”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所以,“耕读传家”的“读”,当然是读圣贤书,为的可不一定是做官,而是学习“礼义廉耻”的做人道理。这样形成的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村社传统,才能给人以安乐、宁静,和谐自然!

    农忙时耕田种地,农闲时浏览书籍;种田获取生活资料,读书获取精神营养。这确实是一种理想的农家生活方式。农民最怕官府折腾,向往那种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泰然自若之境。所以现代人需要的耕读传家,是享清风明月之境,得宠辱不惊之心平民百姓能够衣食不忧就是大福,成官成宦永远不是他们的权利。我觉得能讲得《中庸》、《大学》、《论语》的,当是有一定学问的人,绝不是农村一般私塾先生能够胜任的。如今大中专毕业生已经不包分配了,很多人认为读书没用了,有人上学纯粹是为了一张文凭。人永远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动物。脱离了功利目的,还有几个人愿意读书。

中国古代士大夫家庭或农村中的绅士阶层,门户上往往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耕读传家久,

  诗书济世长。

  农耕社会的特色,儒家文化的浸润,渗透于字里行间。

  曾国藩也是秉持这样的持家之道。他自己从先辈“半读半耕”的家风中成长起来,又结合自己治学、为官的人生经验,进一步发扬了耕读传家的传统,与妻子欧阳夫人一起,勤俭持家,教子育女,在封建社会末叶的残阳夕照中,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士大夫治家图景。

耕读传家

    开卷有益,益在何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又有几人肯在书籍的阶梯上攀登。即使有人攀登在书籍的阶梯上,还背着一个沉重的功利包袱,又能进步到那里去?耕读传家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以村落社区为文化地理空间,以家族为单位的乡民自发读书学习、耕读结合的教育习俗与文化传统.耕读传家习俗是文化濡化的一种重要机制和实践,它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巨大功能,而且可为今日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深刻的启示。追溯“耕读传家”观念在中国农耕社会中形成、发展和行将消亡的思想轨迹,可见封建社会中富裕农家和仕宦之家对于家族(庭)文化教育前景的企求实态,藉以说明“耕读传家”观念不仅由来已久,而且曾经深远地影响了农业中国的乡村社会。“耕读传家”是中国思想史所不能予以忽视的民间观念,而对“亦耕亦读”生活图景的向往和追求则是中国文化史应予关注的重要传统之一,对于工业文明社会中精神家园的人文重构具有重要启迪意义。浙江张氏家族世代耕读传家的精神乃是一个典范。

   入夜了,月光洒落在师俭堂凌形的石板地上,张文宗端坐在太师椅上,闻得墙外的阵阵麦香,茶几上的那几册线装书也伴着自己度过了无数个夜晚,闭目养神之时,他再次回味着耕读传家的意义。古代中国形成的耕读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小农经济和科举制度。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有知识有文化的士大夫为中心的四民社会,在士农工商四大阶级的等级分层中,士大夫阶级是社会的中心。通过科举制度从社会中选拔精英,保证了等级间的有序流动,也维持了社会秩序的整合和稳定。士大夫阶级是国家和社会相互联系的中枢和纽带。他们在朝为官,在野为绅,在乡为地主,是道统和政统的统一。在“家齐而后国治”的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一直重视家庭、家族的提升和发展,形成了所谓世代相传的“世家”、“望族”,也就是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世家大族。除了血缘关系以外,文化学术的传承成为维系世家延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纽带,形成了古代中国特有的以家学渊源或家学传承为特征的文化世家。

    一阵微风吹过,数朵梨花吹落在石桥的小径上,也吹落在鱼池的碧水中,淡淡雅雅,清清白白。看到眼前的这一景,齐召南不禁感叹一位田园读书人的洒脱与恬淡了。,“天下有家皆乐土,人间无处不春风。”说的真是耕读生活中的那份朴素与知足。孩子读书的声音,也已消失在时光的深处。一种湮没了的传统,一种不复存在的古朴,在这个世代耕读传家的宅院中,也只是一种记忆了。
   要读书,就要有教师。因为对读书的看重,上党人便格外尊重老师。在文化普遍落后的乡村中,教师处于特殊地位。村民即使再穷,也会设法给老师送些礼,即所谓再穷不能穷学校。而在富家望门,对老师更加礼遇,如沁县家塾教育,所请教师都是有名气的饱学之土,待遇优厚。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常以祖先为榜样,教育子女不能让祖先蒙羞。这种挟祖先以训教子女的方法,旨在提醒子女对家族所承担的责任,因为将来子女必须记住,若有功业,是几代人全体努力的结果。向祖先认同,也就是承认了自己在家族中的继嗣责任,从而也就强化了对家族,进而对家族所居的乡土的联系。上党人特别注意这一点,几乎在所有的场合都忘不了这一教育,如逢年过节的祭祀,平日的娱乐,集市上所演出的戏剧,以及挂在嘴边的歌谣,谚语等等。
   尚书曰:“平秩东作。”注云:“岁起于春而始就耕。”

渔樵问答:古琴曲,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1560年):“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

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