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择端

 爱我rx 2016-02-15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少时游学汴京,精绘事,曾任宋画院的翰林待诏。在我国绘画遗产中,辉映千古的久已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清明上河图》,便是张氏的手笔。可惜张氏的生卒岁月和《清明上河图》的确切制作年代,文献已无可考。元代郑元祐跋:“择端作于宣和(公元1119-1125)间。”明李东阳记:“画当作于宣政年前,丰亨豫大之世。”从构图的丰富巧妙和描绘技巧的遒健精熟上看,一般认为该图是张氏中年追忆当年汴京之盛,所写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景物。

  当时北宋的社会,已属封建社会发展的中期,由于全国的统一和政权的相对稳定,人民暂时得到了休养生息;政府又积极扩大了国内外的贸易市场,增加了关税收入。因此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一时都市人口激增,商业行会、旗亭酒馆、勾栏瓦子,达到了空间的繁荣。《东京梦华录》曾记当年汴京的繁华情形说:

  “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序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举目则青楼画阁, 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街,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方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萧鼓喧空,几家夜宴。”

  又曰:

  “清明时节,士庶阗塞诸门,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欢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炊饼,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

  张氏当年曾目覩了京华的繁荣盛况,熟悉了现社会的多样生活,因以高度的观察能力。提炼综合了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御河两岸的万千气象,复以纯熟精细的写实技巧,创造完成了这一幅可作历史记录看的《清明上河图》。

  据云此卷传至明季,曾为宜兴徐氏所藏。徐归西涯李氏,李归陈湖陆氏,陆氏子负官缗,质于崑山顾氏。后有人以一千二百缗购送严分宜。据清代李玉写的《一捧雪》传奇来看,很多人说传奇中的莫怀古,就是王世贞,是曾在当时引起过复杂官司的情节。严氏籍没,此卷收入内府。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说:

  “严氏籍没,图书尽输入大内。世庙不甚嗜古图书,时朱庵意欲尽得之,谋于内廷当事者。遂奏请发朱氏,着令上价。临发,有小内臣业知《上河图》价重,遂启箱窃此卷。适当事者至,小内臣急以藏御沟石罅中。是日忽大雨,骤长没罅,连二日夜不歇。水消,从石罅索所藏卷,则已靡烂不可复理矣。”

  严氏于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8年)籍没,收没神品书画一千余卷。顾恺之《洛神赋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若《玄览编》所记是实,严氏所藏本既已尘烂,则此卷系又另一本。又据明都穆《铁网珊瑚》所载,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后有金大定丙午(公元1186年)张著跋。此卷后张著跋文与都穆所记相符。降至清季,又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后又为溥仪所劫夺。徐邦达同志新近重编整理的溥仪赏溥杰书画目(见《文物参考资料》第十二期)载,从宣统十四年(公元1921年)九月二十八日起至十二月十二日止,总计赏出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名画法书一千二百件,其中包括顾恺之《女史箴图》、黄筌《写生珍禽图》、董源《潇湘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赵令穰《湖庄清夏图》、张泽端《清明上河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等名作。溥仪兄弟们把这批国宝搬运到天津的住宅里。曾因经费亏空,卖出了一小批抵偿债务。等到伪满成立,又带至长春,贮藏在他的伪宫里。1945年冬日寇投降,伪满也跟着垮台。长春伪宫里的这一批珍贵书画,除了当时毁损一小部分外,其余陆续在东北市上发现。因此,也有落在国民党接收大员手里的;也有经过古董商人之手,贩卖给南北各收藏家的;也有流落出国外的。最终有一百二三十件,由我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故宫博物院、东北博物馆收回保存,归回了人民的手里。张择端画的这一卷《清明上河图》,便是这样挽救回来的。

  我们现在不必再追究是不是宋代张择端的真笔,但从它本身结构的宏伟丰富和现实作风的表现,就实在值得我们震惊。卷高约一尺余,长二丈有奇,绢本淡设色,以高度的写实技法,综合了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细腻而真实地描绘出了当时社会的情形。通过这幅长卷,使读者深深体味到了宋代首都汴京的经济繁荣,证明了史料记载的真实。它的取材布局,丰富到了使我们不可想象的地步。该图采用了长卷的形式,以汴京京水门外运粮河上的虹桥为主体,布置了汴河两岸百货杂陈、百态具备的场面,这散点透视的长构图,对它本身所表现的内容,是极为相宜的。

  卷的开始,是写汴河沿岸的村道。在垂杨蘸水、烟草铺堤的境界中,走着策骞的行旅和四垂遮映、用杨柳杂花装簇在顶上的游春贵人们的肩舆。接近市桥的岸边,排满了栉比的市廛。从景物的具体描写和远近市招的文字上,可以清楚地认出这里有脚店、酒店、药店、饭馆、命馆、染房、修车店、香烛店、锦帛店以及茶馆、杂货店、地摊等等的设置。再过一平桥,走不多远,便是一座巍峨的城阁。由此进城,是一条十分热闹的街市,密密地挤满了茶坊酒肆、画楼彩棚。在一排瓦房当中,更露出了“王员外家”“赵太丞家”的匾额。汴河虹桥两岸和城关的大道中,到处都是挤满了行人,有的骑马张盖,有的担簦提馌。正是李东阳在《清明上河图记》上所描写的“行者、坐者、问者、答者、授者、受者、呼者、应者”熙熙攘攘、肩接踵磨、车马喧阗的热闹情况。

  从这里又可以看到《东京梦华录》上所写的各种搬载杂货的车辆。有有箱无盖的太平车;有两轮前出,长木作辕的平头牛车;又有专坐宅眷的以棕作盖,前后有构栏门的垂簾车;也有前后两人把驾,前用驴拽的独轮车。真个是春容满野,骏骑骄嘶,雕车竞驻于大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骑飘香。

  更值得注意的是汴河中停泊了二三十艘船只。船的结构形式的繁简,以及远近方向、大小距离的多样变化,虽然不能说是完全合于科学的透视术,但已是巧妙地运用了单线勾勒,丰富了立体感和质的感觉,使传统的俯瞰法达到了最成功的表现。作者若不是费过长久的时间,亲身观察研究过汴河中的各种船只,把握了每一种船的撑篙摇橹把舵拉纤的每一种动作的具体形态,是绝对不可能完成如上的效果的。再看这些船只,有的静静地停在柳阴下,有的正靠近岸边装卸货物,有的正由许多人拉着纤,船夫们正在用上全身的力量,掌握着满载的船只,精神贯注地奋力与急流博斗。看他们那种共同操作、肌肉紧张的神情,就仿佛听到了“吭唷吭唷”的劳动呼声。

  《清明上河图》可贵的是能把“清明时节,士庶阗塞诸门,四野如市”的人烟稠密、景物繁复而又时时变动的大场面,处理得有条不紊。甚至担一货桃,一队骆驼,也用心作了真实的描摹。不仅在构图上和写实的技法上,表现了民族艺术的传统特点,完成了最高水平的表现效果,更通过画面上多样的人物形象,使我们认识到了当时社会上各阶层的形形色色,进而深深体味到了历史上北宋时代的繁荣。一时的政治面貌。人物的眉目衣著,虽然细微到难以辨认,但总的方面,作者已经充分地告诉了我们当时的达官贵人、农民商贩、以及舆人船夫的身份、形象,显明地表现出宋代社会的阶级差别。豪富者围坐楼头,开觞欢饮,和正在辛勤劳作的劳动者形成显明的对比。最为可贵的是作者用了许多笔墨,着意描写了市民和劳动者的劳动生活场景,从而突现出他们在创造社会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使这一幅重要的历史风俗画,具有了显明的人民性和现实性。作者在这里把北宋都城的经济繁荣,和从乡村到城市的生活状况,加以选择剪裁而有条理地作了“自远而近,自略而详”的记述。

  看了《清明上河图》,我们会为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而骄傲。在我国所遗留到今日的绘画遗产中,这确是一件富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大杰作。这是一件瑰丽无缝的天衣,是一首韵律抑扬的伟大史诗。它不仅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伟大的历史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