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鸟画理论和创作

 爱我rx 2016-02-15
花鸟画是我国绘画艺术中的一种特殊艺术表现形式,它已经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发展历史。历代的花鸟画家们,在表现客观现实的实践中,发挥了天才的智慧,创造了宝贵的经验,继承和发扬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创作出了无数的不同风格气派的杰作。

  花鸟画从人物画的背景地位逐步过渡到一种独立艺术风貌的时候起,就为广大的群众服务。通过画家们画笔的巧妙的表现,出现在画面上的花鸟形象,达到了“活色生香”的地步,获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爱。千百年来,生动活泼的花鸟画,已经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了。

  但是,目前在花鸟画理论和创作中,还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花鸟画不能表现现实,不能为政治服务,甚至提出了对继承和发展花鸟画创作的疑问。这是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也就是对艺术为政治服务的狭隘理解。艺术为人民服务的道路,是极广阔的。绘画中的人物画能直接表现现实和阶级斗争,但我们也不能说花鸟画就不能表现现实。不过是花鸟画的取材不同,表现方法和形式也不同。因此,作为现实反映的花鸟画与人物画的作用也就不同。当代花鸟画家齐白石大师的许多花鸟虫鱼作品,特别是像“看尔横行到几时”等都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使观众得到鼓舞。难道这不是为一定政治服务的吗?

  当然,花鸟画还是比较偏重于抒情气氛,以作品中那些比自然更高更美的艺术形象而感人的。它和一首歌咏锦绣河山的抒情诗一样使人读了要加强对祖国的热爱,鼓舞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干劲。自然界的花鸟经过画家们的辛勤劳动和具体表现,使广大群众获得美的精神享受。这和每当晴朗的秋天,我们总是要去看看西山红叶;在明媚的春光里,要到中山公园去看看牡丹;或是在落红影里欣赏欣赏荡漾在绿波中的鹅群,可以解除工作中的困顿,增强身心健康,同样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理论指导下的花鸟画创作,当然是要具有政治思想性。许多画家也积极地想用作品为政治服务,这种热情是很好的,但也不应不顾花鸟画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而生硬地去结合政治。例如有些画画几条小鱼就题上“力争上游”,画几株向日葵就题上“发展生产”种种。偶一为之,作为题跋不是完全不可的。问题在于把它当成新的花鸟画的道路就不对了。近来也有人对花鸟画提出各种各样太具体的要求,或者认为花鸟画只能画某几种花,而不能画别的,等等。这种要求也是对艺术为政治服务的片面理解。当然,我们今天在轰轰烈烈的全民大跃进中,是不应该有丝毫的消极的感情的。因此,在我们的画幅里,伤春悲秋、荒凉索寞的情调,要扫除净尽。但不能简单地看成这可以画那不可以画。我觉得,凡是通过花鸟画创作能鼓舞人民的情绪、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都可以画。就以画残荷来看也并不等于是在表现消极的情感,问题在你站在什么立场什么角度上和以什么情感去表现它。例如齐白石画的残荷,不但没有消极情绪反而能使人感到荷花在萧杀的秋风中的顽强斗争的不屈精神,从而给予读者一种意外的启示。又如在清代统治者正以萎靡不振的自然主义的绘画垄断画坛的时候,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派诸家,以笔墨淋漓的豪迈气魄,以活生生的表现形象震惊了艺坛,抨击了颓风。他们的这种新风格,就受到了社会上的普遍欢迎。

  综上所述,不论是认为花鸟不能反映现实也好,或是用花鸟画去生硬地结合政治也好,都是对花鸟画的艺术功能没有很好研究的结果。鲁迅先生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一文中早就说过:“美艺是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我认为花鸟画就有这种作用。

  这样说来,是不是花鸟画就不要革新了呢?当然不是。旧形式的采用,必有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只有那些复古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才认为今天的花鸟画不用再破旧革新、创造发扬,可以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如果画家自己不先认真改造思想,只是在题词取材上玩弄花样,绝不会出现优秀的作品。“皮毛改新,心思仍旧”的结果,是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精神不能协调的。

  因此,花鸟画家必须先深入生活,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群众打成一片,在现实生活中发掘素材,破旧立新,努力创作,同时不断提高艺术技巧,努力学习古今中外绘画大师们的长处,这才能正确继承和发扬花鸟画的优良传统,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