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难点及建议

 新房客立羽 2016-02-15


来源:《中国审计》杂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但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稳增长的任务艰巨繁重。为切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8月起,由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为国务院决策提供参考。本文就如何加强审计创新,开拓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新局面谈几点看法。

 

1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难点


  通过一年来的跟踪审计,审计机关在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组织方式、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成果利用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跟踪审计毕竟不同于常规项目的审计,与其他项目相比,具有以下难点:


  (一)审计内容点多面广


  国务院关于稳增长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内容包括简政放权、重大项目推进、税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救助等多个方面,涵盖了多个行业和地区。因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审计内容和对象较常规审计更为广泛。


  (二)审计时效性强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目标主要是推动中央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因此,在跟踪审计中,审计机关要实时关注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为政策措施落实保驾护航。根据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发挥审计作用促进稳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按月汇总上报跟踪审计结果,并对执行中的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充分体现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时效性。


  (三)审计风险大


  以往审计机关主要将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作为审计重点,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项目相对较少,跟踪审计经验比较缺乏,在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审计人员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背景、政策意图吃不透、把不准等情况,从而导致对问题定性、建议等出现偏差,由此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


  (四)传统观念制约审计工作开展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是一个新生事物,部分被审计单位及人员在配合审计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审计机关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超出了审计机关的职责范围,审计工作影响了本单位的正常工作,会产生对抗情绪,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给审计机关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带来一定的困难。

  

2
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建议


  破解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难点,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跟踪审计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审计效率


  在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需要掌握截至不同时间点,各地区和部门对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国家重点项目的推进及完成情况、财政资金的到位及统筹使用情况等多方面内容,大量的数据存在时间及内容的延续性。对此,审计机关在跟踪审计中,应及早筹划,通盘考虑,建立跟踪审计数据库。在跟踪审计前期,制订合理的审计计划,按照审计署跟踪审计的总体目标,对未来的工作安排有初步性的预估。结合总体工作思路及安排,审计组应明确在长期的跟踪审计过程中,哪些数据信息是审计组持续需要的,在一定时期内,厘清“长效数据”与“动态数据”,结合数据信息的特性,建立跟踪审计数据库。审计组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对一些长期性的规划、概算等数据信息,可通过数据库系统,建立查询条件直接使用,并在多个年度及地区的数据基础上,结合审计情况,进行按照年度纵向或按照地区横向数据挖掘分析,切实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


  (二)有机结合多种审计方式


  由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很广泛,有重大项目的推进情况,又有财政资金的拨付进度,还有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条件下,审计人员不可能掌握每项政策执行和项目进展情况,因此,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时,应将各种专项审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专项审计的优势。如对政府性债务、存量资金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对政策落实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情况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等。


  (三)尝试开展联网审计,对政策落实情况实施动态监控


  审计机关可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尝试开展联网审计,在被审计单位架构前置服务器,通过网络将前置服务器所获取的数据定时向审计机关传输。审计机关设置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将传输至审计机关的数据按照审前规划的主题重新装载、存储,并响应审计人员查询分析的请求,实现审计人员对数据采集传输的监控和审计疑点的处理,形成审计证明材料等文书。


  (四)灵活应用审计组织方式


  在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审计机关需要灵活应用审计组织方式,将扁平化管理与矩阵制管理相结合。在组建审计组时,打乱原有处室人员界限,成立综合组和若干审计小组,各小组对审计组长、副组长负责,综合组根据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小组开展审计。各审计小组的设置,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根据审计内容和重点划分,结合不同的审计内容,分成不同的审计小组,如在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中,可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各项促进稳增长政策,划分成简政放权审计组、重大项目推进审计组、重大措施落实审计组等;另一种方式是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划分,结合不同的审计事项分成不同的审计小组,在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中,可根据工作安排,分成资金审计组、会议文件审计组、外调延伸组等。上述两种分工方式各有利弊,因此在具体跟踪审计项目实施时,审计组应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审计内容与重点,灵活应用两种组织方式。


  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需要。审计机关和人员要开拓创新,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运用多种方式开展跟踪审计,灵活应用审计组织方式,全力做好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发挥好跟踪审计的作用,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审计署西安办 荣志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