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羊毛作材质制造的苏区纸币 您见过吗?

 老刘tdrhg 2016-02-15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当时,由于敌人的军事围剿与经济封锁,苏区物资匮乏,生活困难。井冈山根据地地处湘赣边界山区地带,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林多田少,属于传统的自给自足农业经济区域,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现金流通量很少,不仅红军需要的武器弹药得不到补给,就连军民必需的生活用品尤其是食盐、棉花、布匹、医药也无从购入。

为了粉碎敌人的封锁,改善军民的生活,苏区政府决定建立红军造币厂,自己铸造发行钱币以解决商品交换中的现金流通问题。当时瑞金东固造币厂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组建成立了中央印刷厂,着手印制发行苏维埃国家货币。

由于国民党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印刷纸币所需的纸张、油墨等材料无法进入中央苏区,票样影制铜版也在从上海运回瑞金的途中被敌人截获。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通权达变,带领造纸工人采集当地特有的植物纤维作纸浆原料,再掺入适量细羊毛,经过无数次破坏性试验,终于成功地造出了质地细密柔韧、具有防伪性能的钞票纸。中央印刷厂的技术人员也因难见巧,利用江西工农银行原有的印刷铜版,剪贴改造成国币印刷铜版。1932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批国家纸质货币正式开机付印。图中这枚伍角券即为当时所造。此币规格为10.3×6.8厘米,上端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字样,其下为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中间为花卉图案,两侧为“伍角”大字。下端为“凭票贰张兑换银币壹圆”及英文签名。

这种钱币在苏区自由流通,可以购买根据地军民紧缺的食盐、布匹、棉花和药品等所需商品,对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经济封锁、活跃根据地经济和改善军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