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杭州东站 ——沪杭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工程总投资:19亿元 工程期限:2008年——2012年

杭州东站是全国铁路九大枢纽站之一,也是“长三角”最重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未来杭州东站枢纽将建成为浙江省以及杭州市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杭州市民和游客通过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磁浮交通、干线铁路、地铁、公路、公交、运河水运等,都能在在这里实现“零换乘”。
作为全国九个最大规模的省会城市火车站的“收官之作”,2007年11月份,铁道部启动了杭州铁路东站概念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工作,共有38家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单位报名参加,经筛选和专家评审,推选了7个方案,后又进一步优化,遴选出4个方案,其中包括英、法等国际知名设计师的作品。4个方案在杭公开展示,经铁道部和杭州市研究、杭州市民投票,最终确定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的一号方案“钱江潮”中标。“钱江潮”设计,以人为本,可实现铁路、磁浮交通、地铁、公交“零换乘”,并运用大跨度钢架、地源热泵、隔震、太阳能、降噪等新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据悉,全国铁路九大枢纽站之一的杭州东站2008年9月开工建设,投资约19亿元,属特大型交通建筑。
中南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李春舫介绍,该方案灵感取自“钱江大潮”和高速列车“动车组”,站房建筑主体中间高,两侧低,外立面用银灰色金属铝板,屋顶用半透明聚碳酸酯材料,整体感觉像舒展流畅、蔚为壮观的钱江大潮。将流线型作为建筑设计的手法,届时展现给人们的将是一个“现代化型火车站”。
东站枢纽一旦建成,站场规模将从现在的4台7线扩建至15台30线,再建设磁悬浮3台4线,此外还汇集了地铁、公路、城市公交、运河水运等多种交通,并有完善的配套服务,可以实现各种交通形式之间的“零换乘”。 整个站场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积就有8万平方米,5层结构,地上2层,地下3层。地上分别为高架层和火车站台层;地下一层为出站大厅,还设有出租车及社会车辆停车场;地下二、三层为地铁站台层。车站进出参考机场模式,采取“上进下出”,旅客从车站两侧高架以及广场入站,旅客出站则在地下一层,可直接坐出租车出站,也可再下到地下二、三层,乘地铁离开。
整个车站的立面宽度达到240米,纵深为473米,其中屋顶有三个大跨,最大一跨有64米。但建设的难点并不在此,而是车站内部的环保设计。
走进未来的杭州东站,整个屋顶是透光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可以完全靠自然光照明。东站屋顶将采用一种叫聚碳三脂的新型透光材料,除了光线好,还可以隔热、阻挡紫外线,且价格和市面上的中空玻璃差不多。
今后东站站内照明都将采用太阳能板,站内两侧的玻璃窗可以开启,帮助通风散热,春秋两季基本不用开空调。
这么大一个车站,旅客找站台会不会非常费时间?会不会迷路找不着北?未来的东站,有点像现在的城站火车站的交通布局,公交车在地面广场上,出租车在地下一层,地铁在地下二层,乘客出站可自由选择;如果进站,可以坐车从两侧高架桥直接到二楼候车大厅。从高架桥下车进候车大厅只有几十米路,并参照了机场候车引导的模式,就算没有指路牌乘客也能找到候车口。
“城东新城”伴随东站崛起
新的杭州东站枢纽只是个开始,随之崛起的是一个以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集现代生产服务业,旅游集散和居住职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城东新城”。 据了解,以东站建设为契机,杭州市还将投资230亿元对东站周边地区(即秋涛路、德胜快速路、沪杭高速、艮山西路围合范围)9.3平方公里进行改造和开发建设。优化路网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高品质的安置小区,强化现代服务业功能。日前,杭州市政府已正式批复了东站枢纽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