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医案拾例》(最新增补版·连载三)

 杏坛归客 2016-02-15

槐 情(之一)

原 作

乡野田畴麦涌涛,路边柳絮满天飘。谁言四月春已晚,绿到槐林雪未消。

改 作

野麦平畴一望遥,晓风吹起翠波高。春光也有遗忘处,绿到槐林雪未消。

欲写香槐,却先说绿麦,此欲擒故纵手法,是为得宜。只是一起字、词尚欠凝炼,故略加调整润饰,以便为后文留出馀地。次句扯到“柳絮”,笔墨未免游离,应紧承前意一气贯下,方能愈出愈奇。此处以“晓风吹起翠波高”代之,方见气象。“晓风”二字不可略过,因系连章体,时序上应有总体分工,故先从“晓”说起。结语虽从前人化来,但仍可圈可点,用“雪未消”比状槐花盛开之景,精彩绝伦。而前面衬以“绿到槐林”四字,全句便成了一种极富浪漫色彩的“错觉”。只是第三句铺垫不足,使“错觉”大为缩水,难免可惜。上句若改作“春光也有遗忘处”,这“错觉”便是石上生根,牢不可破了。通篇作如是改,不说是点铁成金,也可称脱胎换骨。否则麦苗柳絮都来凑热闹,好端端的槐花,席位便要被强宾所夺。去掉“柳絮”,“雪未消”三字才能成为槐花的专利;麦苗则必须留下,以作“绿”字之根。这样,槐与麦便构成了主宾关系,相得益彰了。诗得好句不难,得好篇为难,初学者于整体构思,不可不多加留意。

 

槐 情(之二)

原 作

是处香槐花簇鲜,碧湖晴暖欲浮烟。一丛浅草容闲坐,且放诗情春梦间。

改 作

簇簇香槐带笑妍,澄湖日午淡浮烟。一丛浅草容闲卧,好放诗槎到梦边。

此首整体构思不错,亦具浪漫情怀,不足处仍是缺乏锤炼。首句“花簇鲜”味不足,不若用拟人法易之。次句“碧湖”不若“澄湖”,变色彩为亮度,更见“浮烟”之趣;“晴暖”改“日午”,非其不佳,是为连章体时序安排需要;“欲”字易“淡”字,则是音韵效果上的精求,因前面的“湖”与改后的“日午”声韵相近,再着一近似之“欲”,有欠谐和,作“淡”字便朗朗上口了。此等小处,虽非格律所要求,然初学者稍作留神,自有意外收获。第三句“坐”不如“卧”,因其与末句“梦”字有关联也。结语放浪形骸,中寓豪兴,思维方向自是对头,只是神气不贯,有半途而返之嫌。不如略易数字,作“好放诗槎到梦边”,便通篇俱活了。其中“情”易“槎”尤宜领会,盖“情”字无根,“槎”则与“澄湖”暗中呼应,“诗槎”一泛,“情”便自生,又何必挂在嘴边耶

 

槐 情(之三)

原 作

一湖夜月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

改 作

一川夜月渚流光,暗树明花散异香。未置清樽心已醉,欲邀槐影舞成双。

此首写月夜情怀,于连章体机宜已得。起句着“湖”字不宜,因前章已及,场景难免重合,作“川”字避之便好。次句亦未佳,以数字开头略同前句,又非对偶,便显呆滞;末三字亦太过现成今易作“暗树明花散异香”,于月下槐林,或具几分真趣。第三句思路好,文字却未臻佳境;第四句俗,且失律,不可用。然而有第三句的“心醉”作种,酿出一壶佳醪并非难事。太白《月下独酌》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名句,今置身槐蕊林中,又当月夕,何不略取其意一二,另铸新型?若以“未置清樽心已醉,欲邀槐影舞成双”为转合,其浪漫程度未必便输于李诗仙也!

 

赏 槐(五首选一)

原 作

槐林四月雪,十里竟妖娆。日暖芳香重,暮春韵未消。

友朋结伴至,赏景涌心潮。中有风雅客,醉吟小石桥。

改 作

槐乡三月雪,百里竞妖娆。日暖香微度,春深韵未消。

良朋携手至,美景着心描。中有风骚客,孤吟立石桥。

作者赏槐诗共五首,以此篇最具情致。然声律之病与锤炼不工亦未稍免,须得例加润饰。首句“四月雪”拗,“四”应作“三”,阳历四月即阴历三月也,与下“暮春”恰合。“槐林”亦宜作“槐乡”,不必偏于一偶。次句“十里”原从“槐林”来,今前句已改,便当以“百里”易之。“竟”或系“竞”之误,亦须订正。中两联属对未工,难撑门面。第三句“芳香重”板滞,作者同题另篇中有“香微度”三字极佳,不妨移来此处,自枝嫁接,别有意味。第四句“暮春”宜作“春深”,不惟可免“孤平”,且与上联恰成巧对。五、六句重新翻造为“良朋携手至,美景着心描”,变平行为流水,稍存原意而已。结联别出心裁,颇见情趣。惟声韵稍有不谐,须为理顺。上句易“雅”为“骚”,毛病立除;下句小变为“孤吟立石桥”,则上下贯通,枝叶皆见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