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新录——沃兴华一日一贴》(15)

 朴庐主 2016-02-15

 

日新录

2月15日
 

 

 

 

 

 

 

 

 

前面介绍了七种手卷,风格各异,大致反映了我的书法风格和创作方法,这种风格和方法不是闭门造车的杜撰,都是通过临摹,从传统基础上一点一点变化出来的,因此最后介绍一本临摹册页,34X46厘米,谈谈我对临摹的看法。

 

取法于上,取法于众,取法于今,取法于道,这是临摹的四种境界。我学习书法四十多年,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一、取法于上

 

我第一次拿着字去向周诒谷老师请教,得到了当头棒喝:“你不能学我的字!”周老师说:“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取法于中,仅得乎下。”于是我开始走上正规的学书之路,特别喜欢颜真卿,先是楷书《多宝塔》、《勤礼碑 》、《麻姑仙坛记》,接着是行书《祭侄稿》和《争座位帖》,一本本写下来,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周老师教我临摹要像,如果你想追求心中的绿色,只能在得到蓝和黄两色之后,千万不能在取蓝时嫌它太蓝,取黄时嫌它太黄,否则调和不出你所想要的绿色。因此,我临摹很认真,尽量写一家像一家。这样的临摹多了,我逐渐认识到,名家书法的点画、结体和章法都高度完美,整体关系和谐融洽,作为一种极致,称誉当时,播芳后世,成为有普遍意义的规范,成为约定俗成的标准语言。我敬畏名家书法,即使后来再怎么强调个性强调创造,碰到困难,总是会回过头来临摹,获取各种各样的借鉴。

 

 


  

周老师还教我临摹不能盯着一本帖死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应当从相反风格的比照中去加深理解,任何风格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他们各自的特征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突显出来。这就好比在化学上,要辨别一种东西的原质,必须用他种原质去试验它的反应,然后才能从各种不同的反应上去判断它。因此我在学了颜真卿之后,又学欧阳询。颜体外拓,欧体内擫,在不同风格的比较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颜体特征的理解,表现时也更加准确了。

 

比照的方法让我一辈子受益,以后每当临摹一种字帖感到不能深入时,就会去寻找相反风格的字帖来写,久而久之,养成了我对传统的态度:历史上的名家书法都是一个个风格迥别的异端,每一种出色的风格旁边都有一种同样出色的相反的风格存在,一正一反,书法创作的真谛就是在正反两极中游移、运动、变化,并且将它们纳入到构成之中,在彼此对立时,建立起关系,并鲜明地为对方的特征增辉。为适应这种创作,在临摹名家书法时,应当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