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迈太极步的26点要求(下)

 涤砚堂 2016-02-16
点击“太极健身汇”关注我

做最好的中国太极文化推广平台


步法详解

  
   14、松胯。左脚前伸应与腰胯左转同时开始。左胯松开,使胯关节周围较紧的韧带松弛,腿膝则灵活,迈步会轻灵;另外,松胯后又可以使迈步开阔,以确保左弓步两脚的横向距离。

    15、实腿送虚腿。右腿坐实,重心稳定,但左脚前迈时,右腿微微下蹲(当然不能太过,以免造成起伏),送左脚软着地。

    16、脚趾引领。出左脚时,宜用脚趾将腿领出去,有拉长动作的意念,而不是向前跨出去。

    17、边伸边落。左脚前迈时,应边伸边落,当左腿伸直(非挺直)时,脚跟正好着地,切莫在空中伸直后再慢慢着地。

    18、自然伸直。左腿伸直时,不可呈笔直状态,关节应略为弯曲,以免大腿肌肉紧张和影响腰胯转换。

    19、脚尖莫翘高。当左脚跟着地时,脚尖不可翘得太高,以免“三紧”,即踝紧、膝紧、胯紧。

    20、分清虚实。左脚跟着地要轻,如履薄冰,不要全脚掌同时着地,也不要如同打夯一样落地有声;另外,在着地的一刹那,其重心仍在右脚,不要前移。

    21、方向准确。左脚前伸后的方向要正(除搬拦锤等少数动作外),不要外撇,以免影响左弓步的步型和向前的劲力。

    22、平实踏地。左脚跟先着地,然后脚掌和脚尖着地,待全脚踏平后,再蹬右腿,这样容易扎地生根和弓到手到;反之,如果左脚跟一着地就蹬右腿,则不利于右蹬左撑和劲力透达,而且易患最为常见的上下不相随的弊病。

    23、步幅自然。迈步的幅度,以左脚跟随着地的距离为准。拳架高,步幅小,易分清虚实,但运动量较小;拳架太低,步幅过大,其运动量虽大,但易患换步不灵、起伏和断劲等毛病。总之,步幅应根据每人的体质和技艺而定。

    24、速度均匀。在迈步过程中,提脚和前伸应连续均匀,不可忽快忽慢,更不可在右踝旁停顿。

    25、身体莫起伏。在提脚前伸的整个过程中,拳架要始终如一,不要有忽高忽低的起伏现象。

    26、随遇平衡。左脚踏平后,重心才徐徐前移。其过程如图太极阴阳图慢慢地、均匀地转变,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70%,直到100%(坐实左腿),随遇平衡是正确调整重心的方法。接下来的迈右步也是如此,即左脚从100%的重心,又逐渐变为零。这样往复转换,一步一太极,故前人把太极拳的迈步称为太极步。


传统陈氏和杨氏太极拳养生班现在开始接受报名,新班开课,从头学起。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通过电话或微信来咨询课程情况,以及报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