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全巧克力指南(上)】所有对巧克力的爱和恨都在这里了

 云游看天下 2016-02-16

昨天的谷歌情人节doodle很治愈。


有盒子的纸巾和赤膊纸巾,跨越贫富差距的爱情……

摩卡壶和茶壶,跨越文化差异的爱情……

以及最催人泪下刺猬跟仙人掌,虽然有刺也要拥抱,连物种也跨越了的爱情……

昨天小伙伴们一起过了一场情人节,每个人都谈了下爱情观。其实大家想要的都很简单,等待的只是一个看对眼的,让自己改变的,愿意让ta快乐的。当然也有痞子逛街,想上就上的,好在有人说那就试试吧,希望明年的情人节,可以po你们在一起的照片哦。

@IT部的小贱 和 IT 部的小强。


知识分割线

CHOCOLATE


小编这辈子最爱做的事情,无非两件,吃好吃的巧克力、睡喜欢的人。在食物的历史中,没有一种食物能像巧克力这样在舌尖上逐渐融化、缠绵。巧克力以迅雷之势征服了全世界,并让素来喜新厌旧的人类,对它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长情。据说,任性的西班牙王室,曾将炮制巧克力的配方保密了超过100多年才公诸于世。




小编今天打算和你聊聊巧克力的部分。


这里说的巧克力,指的是精制巧克力(artisan chocolate)。一如咖啡有精品咖啡,啤酒有精酿啤酒,也并非所有巧克力,都是精制巧克力;事实上,这世界上超过9成的巧克力消费者,平时吃的都不是精制巧克力。



关于巧克力能聊的太多,小编预备和你分两次把这份缠绵聊透。先来看看巧克力的简史:

——

巧克力简史

 

说起历史大多枯燥,为了不败了诸位对巧克力的兴致,我们用一张图,带你看完巧克力的前世今生:

 

巧克力的分类

 

关于巧克力的分类,见仁见智。巧克力的生(raw)熟(roasted)与否、含糖量占百分比、是否有机、是否是素食巧克力……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这里按照最常见的两大分类介绍给大家:

 


i. 按照巧克力的形态分类 

 


1|Bar (巧克力块/棒)




巧克力bar是最常见的巧克力形态,比如大家从小吃到大的D芙家克力bar。随便往包里一扔,想吃的时候掰一块就好。

 

2|Water Ganache(液态巧克力)




Ganache是一个法语单词,原意是“纯可可和纯动物奶油的混合物”。Water Ganache可以简单理解成液态的巧克力,但因为过于浓稠不会拿来饮用。

 

Water Ganache按浓稠度可以分两种:Sauce(可可含量非常高的浓稠巧克力酱)和Spread(可可含量略低,一般浓稠度的巧克力酱)。


Sauce一般会用在西餐里来做甜品,比如歌剧院蛋糕;而Spread则更适合日常早餐涂抹吐司—巧克力eclair(闪电泡芙)里的巧克力酱用的就是Spread。

 

3|Shard(碎屑巧克力)




Shard即碎片形态的巧克力,大多用于甜品制作(比如蛋糕上洒满的巧克力碎片)。当然了,由于Shard的单位面积很小,入口即化。

 

Shard往往能用舌头不同部位的味蕾去充分体味,因此不少巧克力爱好者会专门去买不同巧克力品牌的Shard来进行平行品鉴。

 

4| Rocher(榛果威化巧克力)




如今,Rocher已经成为了一种许多巧克力工厂都在做的巧克力形态。意大利人Ferrero先生是这个巧克力品类上的鼻祖,费列罗也是在商业化上把Rocher做得最成功的品牌。

 

其实制作Rocher并不难:用薄脆的酥面壳包裹一整颗烤坚果(比如榛子)和坚果酱,再在可可含量30%左右的牛奶巧克力滚一圈,最后表面撒一层坚果碎,一颗Rocher就完成了。

 

5| Pralines (果仁巧克力)




Pralines最早在法语里意思其实是“糖块”。当巧克力蔓延到欧洲后,法国人毫不犹豫的在Pralines加入可可(见历史第6条)。如今,Pralines已经成了块状巧克力的代名词,而大部分的夹心巧克力也都以Pralines的形式呈现。

 

6| Drinking Chocolate(可可饮料)




就像在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历史上巧克力最早是以饮料的形式被人食用的。如今暖手必备的hot Chocolate(热巧克力)也是Drinking Chocolate最大的一个分支。

 

做hot chocolate很简单:是需在杯子里刨一些牛奶巧克力,到入巧克力粉和少许糖,用热牛奶搅拌融化至均匀就可以了。

 

不过如果你认真看完了之前巧克力的历史,你会发现古人是无法享用到现在随手可得、香甜的hot chocolate。


在1746年前,还没有人试过用牛奶冲泡巧克力。而且由于当时的白糖也很贵,古人的dirnking chocolate可以说是又苦又厚,要不是因为对神秘的生殖力量的狂热崇拜,估计也是喝不下去的……

 


ii. 按照巧克力的可可含量分类



1|White(白巧克力)



怎么说呢,白巧克力由于常用动物黄油为基底(而不是以可可豆中的成分),还会为了口感而加入大量的糖、香精、甚至奶精,所以大部分巧克力爱好者都会自动忽略这个分类。

 


吃了这么多年,目前只有 Mitizi Blue 和 Zotter 两个品牌的白巧克力让我为之惊艳。

 

对于那些注意身材的吃货们我还要好心提醒一下:白巧克力因为含有最高百分比的动物脂肪、可可脂和糖,你们要不要考虑屏蔽一下?(小编对白巧克力一直情有独钟)

 

2|Milk (牛奶巧克力)




在几个分类中,牛奶巧克力无疑是大家消费最多的巧克力。市场的喜好决定了巧克力商的生产偏好:在全球,每生产出100单位的巧克力中,就有85个单位的产品是牛奶巧克力。

 

究竟可可含量多少的巧克力才算是牛奶巧克力呢?

 

答案是:每个国家的食品监督局(FDA)都对巧克力中的可可含量没有硬性规定。在我吃过的“包装上自称是牛奶巧克力”中,有可可含量40%的,50%的,甚至脸皮厚到可可含量74%还称自己是牛奶巧克力的。

 


而一般而言,可可含量60%以上的巧克力都可以踢出这个类别了。要知道,60%的可可含量是巧克力风味和硬度的一个分水岭,风味上会和一般牛奶巧克力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3|Dark (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毫无疑问是巧克力粉的珍爱,但绝对不是因为它能减肥——和坊间传闻的正好相反,如果去超市里随便比较一块牛奶巧克力和一块黑巧克力,你就会发现单位体积内的两种巧克力所含的卡路里不相上下。


说黑巧克力能减肥,除了商家的噱头也不过是因为它在抑制食欲和保护心脑血管上有一定(但不大)的效果。

 

小编对黑巧克力的爱,是源自它能让我最靠近可可豆本身的原味。

 

对于黑巧克力,我自己的子分类又有:

 

|60%|



可可含量一旦达到60%,可可豆每个部分的所用比例就会有很大的改变,基本上可以迈入黑巧克力的行列了。


|70% |



|72% |




|75%|




|80% |




|85%|




|90%|




当可可含量到达90%的时候,巧克力会开始出现很高的酸度。至今记得当小编第一次把一块90%的巧克力放入口中时,被刺激得口腔内一下分泌出大量唾液,却还是无法缓和它超出想象的酸与苦。

 


|100%|




是的,真的有100%纯黑巧克力。


刚才提到的90%的巧克力,就是因为多了那么一丁点儿的糖、牛奶和香料,就使它们的味道比100%的巧克力友好太多。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其实每块100%巧克力背后的配方都是不同的:虽然没有任何可以隐藏或改变可可原始风味或质地的添加剂,但仅靠调整种植条件、烘烤温度和可可豆不同部位的使用,100%的巧克力会拥有截然不同的口感与层次。


下期小编会和你聊聊工业巧克力和精制巧克力,虽然他们都在超市躺着,但是差别真的不是一点点。小编会给你推荐最值得入口的巧克力品牌,既然都要胖,为什么不让它在你口中停留的时间更美好。


本文编辑整理自 最具公信力的美食自媒体 企鹅吃喝指南





吃巧克力,就必须去瑞士、法国、比利时。

凯撒精选四条线路,带着你尝遍世间最美味的巧克力。

2月21日至3月20间出发团组享受惊喜折扣价,该折扣价可与其他折扣叠加使用。


瑞士山水全新体验

原价488欧,折扣价468


炫彩瑞士4日游

原价328欧,折扣价311


恋上地中海之法西瑞7日之旅

原价468欧,折扣价448


西欧五国经典游

 原价299欧,折扣价2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